• 60阅读
  • 0回复

电灌地区仍需保留一定数量水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3-28
第2版()
专栏:

电灌地区仍需保留一定数量水车
本报记者 蒋青萍
农田排灌基本实现电气化、机械化的江苏省武进县,根据目前农田耕作条件的需要,仍然保留适当数量的旧式提水工具。这个县的经验和教训,是可以提供一些地区参考的。
武进县是江苏省的一个粮食高产县。全县电力灌溉面积已达九十六万多亩,机械灌溉面积为二十九万多亩,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过去,这个县在有了机电排灌动力设备之后,认为农田排灌中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有的队把人力、畜力水车卖掉,有的队对旧式水车不再注意维修和保管。不少社员说:“有了电灌站,水车只能作个纪念品。”
有了机电灌溉设备之后,旧式提水工具究竟有些什么用途?记者曾经和有关领导部门的负责人、基层干部和社员交谈过。他们根据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普遍认为按现在农村的耕作条件,水车的用途仍然是多方面的(当然各个地区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武进县是个水稻产区,秧田需要浅水勤灌。前几年,有些地方缺少水车,为了几亩秧田,也要用机电灌溉,这样就要灌满很长的渠道,才能把水送到秧田里,浪费水、电的现象十分严重。有的生产队灌一亩秧田的水费高达九至十元。特别是机电灌水流量过大,不利于秧苗生长,有时还将没有扎根的种子冲杂。同时,秧田播种灌水时,又正是麦类作物抽穗灌浆的时候,为了灌秧田,渠道里的水势必渗进麦田或经过麦田,这对麦子的生长极为不利。看来,秧田灌水还是用人力或畜力水车比较适宜。
在一个几千亩、上万亩的灌溉区内,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总会有一些零星高地和边缘死角田,灌水比较困难,或者灌不到水。这些小块高地如果硬要机电挺灌远灌,一方面会造成水、电的浪费,增加灌溉成本;另一方面也影响大面积农田适时适量的灌溉。武进县所采取的办法是比较合理的。他们对于面积比较大的边缘死角高地,用机器灌溉;对几亩、几十亩的零星高地,用人力、畜力水车配合灌溉。有些地方还需要用水车车塘水积肥;在遇到旱、涝灾害的情况下,水车还可以发挥一定的抗灾作用。
水车是否要保持原来数量?武进县的经验是,基本实现机电灌溉的地区,一个生产队保留一至二部水车是比较适当的。
在机电灌区内,使用水车灌溉还需要有合理负担的政策。武进县有些灌区已经取得鼓励使用水车的经验。安家舍公社北新桥电力灌溉站担负的灌溉面积近八千亩,其中水稻田近七千亩。在这个灌区内地形较高、灌溉困难的水稻田有一百多亩。过去几年,电灌站要生产队用人力水车灌溉,生产队依赖电灌站灌溉,互相推诿,弄得这些田每年都不能适时适量灌溉,亩产量比一般田要少一二百斤。生产队埋怨电灌站说:我们出了钱,出了劳动力,不能受益。电灌站推卸责任说:我们要你们用水车,你们不用,怪谁?去年电灌站和有高田的生产队共同协商,实行了“倒包水”的办法,即生产队把全部水稻田包给电灌站灌溉,每年根据用水、用电等情况,交灌溉费。电灌站再将高田倒包给生产队,用水车灌溉,并按照扬程的高低,分别付给生产队一定的车水工费。这样责任分明,有水没有水都由生产队负责,去年就没有发生受旱现象,双方都很满意。有的电灌站把水灌到高田附近的沟塘,再由生产队用水车灌到田,灌溉费减半。有的电灌站就说明对少数高田不灌溉,也不收费。这些办法,都是比较合理可行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