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阅读
  • 0回复

关于旧剧和地方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1-09
第4版()
专栏:

  关于旧剧和地方戏
芷汀
三十七年十一月十三日,人民日报曾刊载专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一文,我赞同专论所指出的改造旧剧的重要性及方针、方法。但那只是对内容方面改革的意见,对形式方面却很少涉及。这里,我想谈一点个人的仅仅关于旧剧形式方面的零星印象和意见。
我们乡下没有戏院子,抗战前都是拉大篷、唱高台,我常常挤在观众中间站着半天不动的看戏。我小的时候,看的哈哈腔(柳子调)多;后来多唱河北梆子,抗战前几年唱皮簧的也不少了。也曾看了两台“丝弦”和“老调”班,那是一二百里以外的戏班串过来的一两次。那时,我年轻,不懂眼,更不管戏的内容、意义如何了。看戏完全是为了看热闹、解闷。虽然如此,但对几种不同形式的旧剧也留下些不同的印象。
(一)梆子和皮簧的唱词,大部分听不清和听不懂。例如,梆子的南天门(走雪山)一出戏,我从小看了不下二十次,但从来没听出一句来,只有最后道白“前面黑压压、雾沉沉,不是村庄便是庙宇,每次都能入耳。平剧(皮簧)的小嗓更难听清了。我看过不少次的“孙夫人祭江”、“天女散花”,用心听也没办法,只有大嗓唱的“定军山”中“夏侯渊武艺果然好……”还能听得出来。这恐不仅是调门及音乐的关系,词句不通俗也是一个原因。
(二)哈哈腔、评戏(蹦蹦、落子)等唱词清楚、通俗,绝大部分能使观众听清听懂;丝弦、老调除清楚、通俗外,音乐也很悦耳。且内容多是表演的平民事迹,和农村生活比较接近。
根据以上印象,我提出下面几点意见:
(一)在农村的旧剧改革工作,重点应放在地方戏上面。也不是说皮簧就完全不要了,经过修改的和新编的历史剧演给城市观众和干部看还合适,如果在乡间就不如地方戏。举例说:乡间二十岁以下的青年,对旧剧印象都很淡漠了。现在听起旧剧来,不论唱、道白、上场诗都不易听懂。现在又不学习文言,谁知道什么叫“金井锁梧桐,长叹空中几阵风”、“各为其主统貔貅”呢?如果创造新的历史剧,平剧也不好用现代化的口语。地方戏则一向是通俗的,所以在农村创造新历史剧最好也是用地方戏的形式,少用或不用平剧。我们不妨试验一下,把“河伯娶妇”一剧,用平剧、梆子、丝弦、评戏、哈哈腔、定县秧歌……各种不同形式演出,看看那种效果好。
(二)关于河北梆子(虽然也是地方戏),有人说这种形式不错,慷慨悲歌,适合北方的民性,这一点不是没道理,但唱出来叫人听不清怎么办呢?比方:“铡美案”中包公的唱词,越是他愤慨激昂的时候,也越听不清了,有人主张用“真”嗓唱,我认为那不是好办法,听来实在不够气魄。如何改造,希望研究音乐的多提意见好了。
(三)至于写现代发生的事件利用旧形式,地方戏更胜于平剧了。这方面成功的例子很多,“血泪仇”在陕北用秦腔、@@演出效果很好;“周子山”用道情调。一九四二到四五年陕北很多歌剧是利用@@、道情、秦腔等地方戏演出的。冀中也见到过夫妻识字、小姑贤……等。张家口在三十四年冬用评戏演出“枪决杨小脚”,冀中的“张金虎参军”用柳子调,这些戏效果都不错的。
总之,在广大的农村,对于旧剧的利用和改革工作,不应该忽视地方戏。人民日报的专论上也提到“应当特别着重地方戏的改革”,并且说:“这部分遗产的发掘,对于改革与建设中国民族的新歌剧将是极为珍贵的。”
当然,地方戏同样有它很多的缺点,内容的封建、落后、淫乱等毒素,必须严加纠正;在演技上、舞台作风上也必须改造。
上面我提的这些“外行”的意见,希望识者指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