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7阅读
  • 0回复

祖国需要这样的新型农民——记高中毕业生宋喜明改造红壤低产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4-03
第2版()
专栏:

祖国需要这样的新型农民
——记高中毕业生宋喜明改造红壤低产田
新华社记者 袁木 赵永安
在江西省最近召开的一次全省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农民,身穿黑布袄,脚蹬粗布鞋,长满老茧的双手拿着发言稿,走上讲台向来自全省各地的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者们介绍了改造红壤低产田的经验。
他的发言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科学论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兴趣。
整个会场在他发言的时候始终是肃静的。人们听了他的发言,有的在鼓掌,有的在赞叹:“我们国家的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中,多么需要这样既有觉悟又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啊!”
这个新型农民就是六年前的高中毕业生宋喜明,他现在是江西省金溪县琉璃人民公社曹泗生产队的队长,也是江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特约研究员。他六年前刚从江西省临川县中学毕业,就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怀着一颗把青春献给祖国农村的赤热的心,回乡参加农业生产。他六年如一日,不怕艰苦,坚持锻炼,做到了样样农活都能拿得起,即使当地最有经验的老农也不能不翘起大拇指表示称赞。他在自己的家乡领导一伙青年改造低产田取得成绩以后,又到本公社的另一个生产队——曹泗生产队落户,同这里的社员们一起,在瘠薄的红壤低产田上连年夺得大面积增产,使得原来的缺粮队变成余粮队,穷队变成富队。去年,他们全队的粮食平均亩产超过周围一般队的一倍多。六年来,宋喜明从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农村是改造知识青年的熔炉,他们到农村不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大材小用;而是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宋喜明是怎样成长为能文能武的新型农民?这故事不能不从头说起。
学会劳动,是知识青年立足农村的第一关。宋喜明也不例外。头一天下田,队里分配他去刨地。他看别人挥起锄头挺轻松,既不费力,刨得又深,认为刨地这件事很简单。可是他使尽了全身气力,锄头碰到硬土直打晃,只刨了一层地皮,虎口倒震得生疼。他放下锄头学犁田,犁耙抓不稳,牛不听使唤,一扬鞭子,牛拉着犁猛跑,甩得他跌了个跟斗。队里分配他去给田里的红花草灌水,他却蹲在田边发呆。他想:书上明明写着红花草是旱作物,怕淹,为啥还要灌水?路过的社员看到他对着庄稼发呆,乐得直打哈哈,笑着对他说:“种田可不能死守书本子,还得看天、看地、看庄稼。天旱成这般光景,不浇能行?”他猛醒过来,按照队里的吩咐浇了水,不几天,发黄的红花草变得绿油油的,长得又欢又壮。这些,使得宋喜明深深地懂得:在劳动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放下架子,老老实实地向农民学习,他把自己的体会告诉社员们,社员们都热心地帮助他,告诉他要有耐心,莫要心慌,力气不要一下子使尽。队里还指定有经验的老农宋树生,专门当他的老师。犁、耙、耘、锄、割稻、打场,怎样蹲架式、拿工具使力气,宋树生都一样样把着手教给他。各方面对他的帮助和爱护,更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他白天参加劳动,边干边学,夜晚有时还在月亮底下练本事。就这样,大约一年的光景,他基本上掌握了田间劳动的十八般武艺,闯过了立足农村的第一关。
一九五八年冬天,他从北京参加了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回来,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一到家就要求公社党委派他到最艰苦的岗位上去。公社党委看他有决心,有志气,干劲大,就决定由他带头,组织一伙青年,由两位有经验的老农给他们作指导,到山窝里去改造那一百多亩撂荒了的低产田。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是一场考验人的意志的战斗。当时已经是北风呼啸的十二月。他们接手的那一百多亩田离村很远,长久没耕过,硬得像石板。田里禾蔸没有挖,田埂两边荆棘荒草长得有一人来高。使尽力气去锄草,草根常常把锄头弹了起来。为了提早翻这些田,他们就住在村外一座破庙里,睡地铺;碰到晚上下雨,他们撑着伞,挤在一起坐着睡。在这样困难面前,这伙年轻人仍然充满乐观主义的精神。他们早晚唱着歌儿出工收工,白天迎着寒风挥汗劳动。他们到山下几十里远的地方去担灰挑砖,自己动手修理房子,在山上开荒种菜,改善生活。他们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穷山窝里创家立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咱们年轻人吃点苦不算啥。把这些撂荒的低产田改造过来,对巩固集体经济,对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是贡献。”可是,因为事情太艰苦,中间有少数人产生了畏难的情绪。宋喜明根据公社的指示,组织大家一起学习了毛主席在《红旗》杂志一九五八年第一期上写的《介绍一个合作社》的文章;还热烈地议论王国藩他们三户贫农在走集体化道路中克服困难的精神,最后,大家表示“搞社会主义不能没有困难,这担子咱不担叫谁担?天塌地陷,决不后退。”心齐力量大,经过他们一冬一春的辛勤劳动,这一百多亩田全部翻过,上了底肥,灌了水,早稻及时插了秧。
正是早稻发蔸分蘖的紧要当口,因为田底子薄,有三十多亩苗发了黄,急需追施速效肥。有人主张伸手向上面要化肥,宋喜明坚持依靠自己想办法。他记起生产大队长李福宝说过,后面山上的一个山洞里有蝙蝠粪,就找李福宝带路去挖蝙蝠粪。他们冒着大雨,在松林密布、人迹罕到的半山腰里找到了蝙蝠洞。宋喜明让同来的伙伴用粗麻绳系在他的腰里下到了几丈深的洞底,探手一摸,一堆堆蝙蝠粪油渍渍的。他们在这里连挖了三天,掏出了九百多斤蝙蝠粪。这一年,这些“低产田”的早稻产量,比往年提高了两倍还多;晚稻也获得了丰收。
面对着自己用双手创造出来的丰硕果实,年轻人那股子欢乐劲儿就不用提了。就在这时,公社党委决定调宋喜明到出名的穷队曹泗生产队去长期落户,帮助那里改造更难改造的红壤低产田。这时刚入了党的宋喜明,开始思想上有点犹豫,但很快就高兴地接受了任务,他还在心里告诫自己:“共产党员对党的需要任何时候也不能讲条件,为人民服务不能有半点私心。”
红壤低产田的脾性怎样,怎样着手改造,开始宋喜明是一无所知。最初,他看到别的地方挖塘泥增厚土层,对改良土壤很有好处,就带着几个青年社员也去担塘泥,搞试验。结果,他们那里的黄泥土干了以后像石块,反而把田里的禾苗压得直不起腰来。他们又试验到山上铲嫩草皮来沤田,有经验的老农却批评他们这是“杀鸡取蛋”。因为铲了草皮,山上水土不能保持,不但改造不了低产田,而且后患无穷。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使他灰心,而是更加促使他从连续的失败中去找教训,学本领。党组织及时帮助他总结了经验。他深切地感到过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发动群众,他从失败中感到自己知识浅薄,还要“专”;但是他感到自己尤其需要的是“红”,是要有真心实意地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的思想。因此,他跑遍附近村庄,访贤取经。他领导成立了队的科学技术研究小组,其中有干部,有青年,还有老农;把这个研究小组作为领导生产的“参谋部”。他同队干部们发动全队人人献计献策,让“参谋部”讨论社员提出的建议,决定先搞试验,有了成效再推广。就这样试验着改造红壤。宋喜明还挤出时间阅读《土壤学》、《作物栽培学》等书籍,从报刊上学习改良土壤的办法和经验。
知识青年要红在农村、专在农村,这就是宋喜明走过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他正迈开大步继续前进。在最近全省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宋喜明介绍的改造红壤低产田的经验总结,既是全队社员群众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他向又红又专的目标迈进中的心血结晶。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今年他们队里打算在改良土壤、水稻丰产、良种培育等方面继续作许多新的研究,在社员中进一步普及科学文化。红壤上能不能种棉花,他们今年也要破天荒地试一试。宋喜明说得好,如今农村中需要做需要学的事情太多了,对于我这样过去完全脱离实际的知识青年,农村可以说是一个更丰富多采的学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