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革命家的本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4-07
第6版()
专栏:

革命家的本色
郁松
从古以来,许多革命阶级的政治家,常常有这么一种通病:只能和群众共患难,不能同群众共安乐。革命胜利以前,他们尚能同群众在一起,革命成功以后,他们就远远地离开了群众。历史上,只有无产阶级,才是最革命的阶级。历史上,只有这个阶级的、并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所武装的革命家,才是最坚决、彻底的革命派。只有这样的革命家,才能够在革命成功后,始终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而永保革命家的本色。
近在报上看到,山西省昔阳县从县到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的各级干部,长期以普通社员的身份,积极参加劳动,在参加生产中领导生产,和群众建立了亲密关系,形成一种勤劳的社会风尚。
过去的“官”都是人民头上的老爷,一旦为“官”,即便是个小官儿,也都神气活现,臭架子十足,土里土气的老百姓,那是不在眼下的,怎么能期望他们像农民一样地去翻泥巴。
共产党教养出来的干部完全不是这样。在革命时期,他们和群众一道,出生入死,坚决地同敌人斗争;在建设时期,他们又和群众携手并肩,一起进行劳动。江西有个甘祖昌,河南有个顾贵山,山西有个侯兴民,湖北有个方和明;此外还有,真是举不胜举。他们先前或者是解放军少将,或者是八路军干部,或者是红军团长。多老的资格!为革命,为人民,他们有的流过血,受过伤,本可以疗养疗养,享享革命成功后的清闲生活。但是他们不这样,而是主动要求回到家乡,来到农村,又翻起泥巴来了。对人民,他们“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革命也自然有分工,不可能人人都去翻泥巴、开机器。工人阶级革命家,即便处于领导的岗位,也仍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勤务员,仅只肩负不同的责任而已。因此在工作中他们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同时,还尽力之所及,尽可能地参加体力劳动。昔阳县干部说:“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应该比群众更辛苦些,如果当了干部就不积极劳动,光指手划脚,非脱离群众不可。”现任广州某仓库主任的老红军战士王育才说:“可别忘了过去的生活,一定要把延安时期艰苦朴素的作风带进城市。”我们的干部应当都具有这样明确的思想,并真正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去。人民群众是劳动者,要和他们真正在一起,就要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而且尽可能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和群众共患难,同呼吸,水乳交融,休戚相关。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能经受住战争的严峻考验,而且能经受住和平环境下的考验,这是我们比历史上一切其他革命阶级政治家高明的地方。做到这一点,保持这一点,我们就会力量无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