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把窗子开向春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4-21
第6版()
专栏:

把窗子开向春天
罗大冈
这些日子,窗外行人哼着的曲调跟平时颇有些不同。听起来,声音渐渐趋向柔和、轻快,并且带一点兴奋。柔和轻快的调子,一天比一天显著,压倒呼呼的风声。
有不少人,我也是其中之一,成天成月坐在小小的工作室里,不是摸摸书本,就是抓抓笔杆。按照终日坐着不动的劳动方式看来,这路人很类似鞋匠或缝工。瞧他们从清早到晚上,埋头在窗前,这边缝缝,那边补补,忙个不停。
说实在的,我个人十分钦佩和羡慕鞋匠和缝工。他们的劳动效益是多么具体、实际而且直接。为了把我们祖国建设成真正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伟大国家,多少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摩顶放踵地劳动着,战斗着;多少人栉风沐雨,多少人奔波在崎岖的道路上。而这些人身上穿的,脚上登的,哪一桩能不借重缝工或鞋匠的劳力?可是像我这样的人,虽然也腰驼背曲,坐在窗前,一天忙到晚,但工作的成果,对于那些为建设社会主义而辛勤劳动着的人,能像缝工和鞋匠的劳动产品那样,满足大多数人最迫切、最实际的需要吗?这个问题,常使我心中困惑。这就是我的窗下伏案生涯的心情之一种,因此提到窗子,就不能不联想起来。
应当老实招供:我手在忙,眼睛在忙,思想在忙,而我的注意力,却常常抵抗不住窗子的吸引。尽管我没有工夫常到窗口去眺望,我的心,却好比童话中小王子的那只珍爱的鸟笼,经常挂在窗口。
窗子,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和劳动在斗室中的人,确实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但给我们带来光线和空气,尤其是使我们和外间的广大天地打成一片,息息相通。常言道:“眼睛是灵魂的窗子。”能不能说:“窗子是灵魂的眼睛”?不但是眼睛而且也是耳朵。通过窗口,传来胡同中行人的脚步声、谈笑声和歌声。这些声音并不搅扰我们,反而成了我们在寂静中不可缺少的同伴。每到中午和傍晚,尤其是傍晚,受过了这种长期训练的听觉,不由自主地在期待窗外行人的声音。早晨情况稍微不同。那时,以比较急促的脚步声和自行车的轮声、铃声算为主调。歌声、语声比较少。这是因为大伙忙着赶去上班,惦记着在新的一天里将要开始的工作。中午和傍晚,下班归来的行人,既经完成了自己的活计,心情舒畅,有说有笑,随便哼着不成曲调的曲调,这也是十分自然的事。
记得前些年,曾经有过一个时期,胡同口外的十字街头,好心肠的人们在电灯杆上装了几只强有力的“电喇叭”,整天哇啦哇啦地播送激昂慷慨的歌曲,没有疑问,在街上广播音乐和歌曲,足以造成一种喜洋洋的节日气氛。然而也带来了一些不方便。且不说街上行人和附近居民受到音乐不停地震荡,神经不易消除紧张,即便街上车辆往来,喇叭声和铃声,有时很可能听不清,至于交通民警指挥交通的喊话,更不知有多么费劲。这种经常性的街头音乐广播,后来取消了。于是,窗外胡同小道上的歌声、笑语声、脚步声,每逢下班的时分,像欢乐的小溪流一般,淙淙潺潺,听起来更清楚,更亲切,更令人愉快。这些平凡而琐屑的声音,难道不是我们新社会里最自然、最朴素、最动人的一种街头音乐、生活音乐吗?
惯于谛听窗外行人动静的耳朵,久而久之,学会了从歌声和笑语中,辨别大千世界的种种变化,诸如天际风云,社会大事,季节更迭,日色阴晴,以至里巷居户的家常生活,街上蔬菜副食的供应情况,等等。这些日子,窗外人声里似乎洋溢着上文提到的和畅之感,压倒天边呼呼的风声。这使得窗里的人,忍不住推窗眺望:原来是春天到了。远处的杨柳梢头,已经泛起一层近乎淡黄的嫩绿,邻人小院里,一树疏淡的李花,好比一位刚从学校毕业,新来参加工作的姑娘,见了面生的同事,不免稍含羞涩然而毫不畏葸地微微一笑。
在古代的诗词中,常把春天比作娇艳的美人。其实不然。你听,天边这怒吼的狂风。这就是我们这儿的春天在高唱豪迈的进行曲。她在和严冬的余威作无情的斗争。她从严冬手里,一寸寸地夺取战场,占领大地,把胜利的彩幡逐一插在桃李枝上,杨柳梢头。我们这儿的春天,是不平凡的春天。她矫健、泼辣、坚强、壮丽。她常常在和飞沙走石的狂风搏斗中,回过头来,对我们嫣然一笑。面对敌人,她向来不缺少钢铁般的战斗意志;而她抱着满怀温爱和热情,面对人民。我们这儿的春天,象征这儿人民的灵魂。他们必须和寒流和狂风作坚决的斗争,才能保卫春天,使她从容地在我们的土地上织出层层的锦纹。
在我们伟大国家广阔无边的土地上,春天以不同的时日,不同的面目出现。生长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温柔明媚的春光中的江南人,乍到北国,对于这儿的横枪跃马,高歌呐喊的战斗的春天,或许不大习惯。我亲身有过这种体验。可是,人们不难明白,真正的春天,应当是奋勇斗争的季节。没有春天的激战,哪里有夏日的繁荣和秋季的丰收?不经过艰苦的斗争,就没有真正的幸福。如果说我毫不怀念江南,那倒也不合乎事实。只是怀念江南,并不妨碍我怀着深深的敬意,热爱北国之春。
阵阵狂风,吹得我们心头燃起烈火,仿佛听到我们这儿的春天,向着全国各处的建设岗位和战斗岗位,在吹动雄壮的进军号角;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场新的战斗开始了。即便是最平凡的,点点滴滴的日常工作,如果要用战斗的姿态去完成,也必须心头燃起这样的烈火。不顾塞外的寒流和戈壁尘沙,我们还是要敞开窗子,让浩荡的春风吹入胸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