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细心养护 连年整修 合理砍伐 岭下大队竹林管得好产量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4-25
第2版()
专栏:

细心养护 连年整修 合理砍伐
岭下大队竹林管得好产量高
本报讯 江苏省宜兴县茗岭公社的竹子集中产区——岭下大队,合理管理竹林,促进了竹子生产的发展。
岭下大队有竹林九千八百九十多亩,占大队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竹林收入,占大队和社员总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近几年来,竹子年产量和蓄积量逐年增加。一九五七年产竹十九万支,一九六一年产二十万支,一九六二年产二十五万支。竹子的蓄积量一九五七年为九十万支,一九六一年增加到一百三十万支,一九六二年达到二百万支。过去,林内小竹较多,现在大竹多,有些竹子的围圆达到一尺七寸。
管理工作合理细致,是岭下大队竹子生产发展得快的重要原因。这个大队特别重视护笋养竹这一环节。一棵笋就是一株竹。过去这个大队每年挖笋量,占全部竹山出笋量的三分之一,严重地影响了竹子的生长和蓄积量。解放后,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党支部的不断教育下,社员们认识了合理留笋的重要性,积极地护笋养竹。他们确定了“好笋一支不挖,坏笋一支不留”的原则。每年挖笋,都由有经验的竹农指导进行。在出笋季节,大队还组织护笋专业组,日夜看护竹笋,防止野兽偷吃。
岭下大队连年坚持整修竹山,保证竹林有较高的生产能力。公社化以后,大队合理安排了粮食和其他各项生产,第一年就把过去遗留下来的四千多亩荒芜竹山全部垦复过来。这几年,每年都利用黄梅雨季或“白露”前后气温高、湿度大、杂草容易腐烂的有利时机,修整竹林。大队还制定了合理的工分报酬,以提高社员修山的积极性,保证修山质量。公社化以前,这个大队的竹林,每亩只有竹子一百株左右,每支竹子只重二十斤左右;现在,每亩竹山有竹子一百五十株左右,平均每支竹重二十四五斤。全大队的竹林,基本上做到没有荒草、灌木,竹子发笋多,生长快。
这个大队还注意合理砍伐。砍竹的季节不对或一次砍得过多,都会损伤竹子的元气。公社化后,每片竹林每年的砍伐量,都由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和老农一起,根据各片竹林的情况和国家分配的任务,仔细研究确定。岭下大队几年来一直坚持大年多砍,小年少砍;蓄积量多的竹山多砍,蓄积量少的少砍;砍弱留壮,砍弯留直,砍密留疏,砍劣留优等。
岭下大队党支部还不断地教育社员节约用竹,尽可能多向国家出售竹子。一九六二年,全大队共节约了三万多支毛竹,出售后增加收入一万八千多元。
由于竹子生产的不断发展,大队的集体经济更加巩固了,社员的收入也增加了。一九六二年全大队总收入达三十二万元,比一九五七年增长了百分之七十三。一个劳力一年收入一千多元。全大队平均每人收入一百六十四元。
目前,正是春笋生长的旺季。岭下大队的社员们为争取今年增产更多更好的竹子,正在积极保护春笋,培育新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