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根据农村特点供应钢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4-26
第2版()
专栏:读者建议

根据农村特点供应钢材
安康专区各县现在积压着不适用的钢铁约一百四十吨。这批钢材积压的原因,并非是质量不好,而是由于钢材规格不对路,不适合农村加工中小农具。例如元钢长七八尺到一丈,太长太粗;扁钢也是大的多,而农村红炉小,锻打加工有困难。如岚皋等县积存的七十五毫米的元钢,粗大而长,红炉烧不化,截不断。
钢材太长太大,还很难运输。山区道路崎岖,一条近一丈长的元钢,或者是比两扇门板还宽的钢板,重百多斤到四五百斤,汽车只能运到公路沿线,再运到偏僻农村就得靠人力肩挑,有些山区就是因为钢材太重搬不动,只好不要。
钢材积压的另一个原因是品种过于单一。有些县只有一种规格的钢材,几年都用不完。由于运输这些钢铁占用劳力多,运费大;加工锻打,红炉烧的时间长,用炭多,费劲大,出品数量减少,使得农具的成本也相对提高。建议钢铁工厂和物资分配部门,今后在给农村供应钢材时,一定要加强调查研究,考虑到农村的特点,规格要小些,品种要多些,过长过大的钢材剪裁成适宜加工农具的小件后再下调。
陕西安康 廖世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