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阅读
  • 0回复

一代风尚——记上海几个工业先进生产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5-01
第2版()
专栏:

一代风尚
——记上海几个工业先进生产者
新华社记者 陈迟 季群 张杰
上海,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老一辈的工人阶级战士在这里为推翻压在全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流过血,为缔造人民共和国作出了贡献;新一代的工人阶级战士又在这里为建设社会主义流着汗,为子孙万代的幸福付出辛劳。一切斗争的考验都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不愧为我们伟大的党的好儿女,不愧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好主人!”我们在上海,每一天都为工人阶级的英雄业绩所激动。最近,这里举行了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工作者大会,工业战线上的六千多名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正在全市广为传颂,产生巨大的影响。这里记下几段我们感受最深的故事。
挑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担
建设社会主义的担子很重,落在工人阶级肩上的责任很不轻松。郁永康,上海大隆机器厂的工人,就是千千万万勇于挑重担的人当中的一个。一九五○年以来,他每天站在车床旁边,加工那些时间急、要求高的石油机械、化肥设备和冶炼设备上的关键零件。整整十三年,四千七百多个工作日,他加工了数不清的零件,从来没有出过一件废品!
这一次,又一副重担摆在郁永康面前。
厂里在试制一种重大的新设备。所有的零件部件都加工备齐了,只等最后一个关键零件加工好,就可以安装试车。
这个零件加工的确困难。六七个富有经验的老工人,加工了一个又一个,但是一个又一个地报废了。
时间紧迫,车间主任把任务交给了郁永康。
同车间的几个老工人真为郁永康发急。十三年来不出废品的荣誉,还能保持得住吗?郁永康加工这个零件也有困难:他手边还有一批要求很高的零件,需要加工;他用的卧式车床,并不适宜加工这样的零件。可是,他记起了党的教导:工人阶级是最能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国家正需要这台设备,这台设备就等这个零件,现在把它交给自己,绝不能挑精拣肥。看到难活不想做,把重担推给人家,还算什么先进生产者?
郁永康开始加工这个零件了。他对自己说:“任务这么急,我要再报废就更严重了。”他去请教加工过这个零件的几个老工人,又对着工艺操作规程把毛坯仔细琢磨,终于发现:按照工艺规程加工,零件还是会报废。他提出了修改工艺规程的建议。建议被采纳了,这个关键零件很快加工好了,质量合乎要求。
郁永康说过:“我加工的活,都是国家急需的设备的零件,质量好不好,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可不能有一点马虎。”这个敢于挑起一个又一个重担,做到一年又一年不出废品的人,就是基于这种认识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我们记起厂工会主席介绍过的一件事。一个休息日前夕,郁永康做夜班,加工一根三吨重的轴。加工到一半多,就快到下班的时间了。要是把这根轴搬下车床,过一天再搬上去,加工的质量就不能保证。不搬下来,三吨重的东西压在车床上,车床的精度又难免要受影响。干完了再休息。郁永康得到工段长的同意,一个人又继续干下去,直到完成任务,才轻松愉快地走出车间。
这位工会主席说得好:“郁永康是一个一丝不苟地对待劳动的人,他简直把交给他的任务看得跟自己生命一样重要。”
没有什么“份外”的“小事”
具有工人阶级先进思想的人,当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抛开一切个人得失,毫不犹豫地挑起重担,表现出革命的英雄气概;那么,在长年累月的平凡劳动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一些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小事情”上,同样也能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光辉。请看上钢八厂六分厂辅助工戚荣繁是怎样对待“小事情”吧!
一个雨天,戚荣繁路过借伞室门口,偶然听见工人说:“雨伞借不到。”他跑进去一看,雨伞倒有几十把,可是全都坏了。大家干了一天,淋着雨回家,怎么行呢?他一声不响地利用业余时间,把所有的破伞修好了。
又一个雨天,一个工人把一双新工作鞋穿回家了。戚荣繁知道了,就对那个工人说,这样做不对,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不要光为自己打算盘。
他曾对厂里个别不爱惜工作服的人说:这么新的衣服,没穿几天就破了,要是你自己花钱买的,一定舍不得。要把公家的东西看得比自己的东西还宝贵呀!
戚荣繁就是这样以“百事管”在厂里出名的。
戚荣繁原来是炉前工,因为受了工伤,才调到检修组做辅助工。扫地、揩工作台、帮助老师傅抬抬要加工的活,这些就是他的份内事。可是,对于一个爱厂如家的人来说,什么才是份外事呢?戚荣繁把检修组的事情忙完了,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工作岗位。
在车间里,有些工人贪图方便,机器旁边的泥地上,常常有被随手丢掉的一只一只垫圈。戚荣繁昨天拾了,今天又有,今天拾了,明天还有。他想,这不是办法。找材料员一商量,原来夜里物料库无人值班,工人可以自己进物料库拿东西。物料库晚上不开放,不行;锁起来把钥匙交给夜班工人,也不行。我来管管看!戚荣繁得到领导上的同意,就从集体宿舍搬进物料库的大木柜上来睡了。
一个冬天的深夜,戚荣繁睡在物料库的大木柜上,一觉醒来,感到车间里宁静得很,平时呼啸着的鼓风机的声音,听不见了。他连忙披上衣服到车间一看,原来这天是厂休息日,工段忘记派人来提前生加热炉。生一次炉子要六小时,夜间不把炉子生好,早班工人怎么生产呢?他马上穿好衣服,点火生炉,炉子烧红了,又把钢坯推进炉膛,一直忙到天亮。等到早班的工人走进车间,他还守在炉旁。
这是一些平平凡凡的小事情。它们和随时注意拾起一根铁丝,收集一团废布,随手关好电灯,拧紧自来水龙头等等这类的小事情一样,考验着每一个人的集体主义思想。
“一部车床车不出社会主义”
“靠一部车床车不出社会主义来。”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这是许多先进工人说过的两句话,也是许多先进工人以集体为重,以助人为乐的高尚风格的最好概括。
陆毓庆,上海第一纺织机械厂的车工,就是这样一个不怕吃亏、不计较个人名利的人。厂里工人送他一个绰号:“无名英雄”。他是厂里的生产能手,干起活来比别人快,但是在记录牌上,他名下的工分,却常常比别人多不了多少。这个“秘密”后来被揭穿了。原来,他和别人搭班干活的时候,总是把自己多做的工时,平均记在两个人的账上。别人要给他多记一点,他总是说:“活是大家一道做的,应该大家一样记。今天你比我做得少些,明天你可能还比我做得多些。光靠我一个人,这些任务能完成得了吗?”
有一回,陆毓庆的大车床上,加工一种叫作来回磨辊的大零件,数量多,一个人来不及干。领导上把一个原来在小车床上做活的工人调过来,跟陆毓庆分两班生产。这个工人技术不差,因为患过关节炎,听说要在大车床上干重活,心里不免有点紧张。他来到大车床上,第一天,活儿不重,第二天,还是一些轻活,一段时间下来,反而感到比在小车床上干活轻松。从月度完成的生产任务来看,并不是没有吃力的活儿呀!这不能不引起这个工人的疑惑了。以后,他就注意观察,一观察问题就发现了:大车床上一些又重又难的加工件,都给陆毓庆在他自己的班上干完了。这个工人找到陆毓庆,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说:“毓庆,你的意思我懂,以后重活大家做吧。”
又有一回,天色已经很晚了,陆毓庆还在车间里帮助搞技术革新的同志车制零件。钳床组的一个姓孙的老工人急匆匆地拿着一只零件走过来,等到走近了,看到陆毓庆身边还摆着一堆等着加工的零件,又不禁犹豫起来。他想悄悄地转回去,陆毓庆看到了,便问:“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是要我帮你车车吗?”说着就把零件接过去,当天晚上就加工好了。
还有一回,陆毓庆走到车间门口,看到一只厂内从未见过的大零件。他一打听,原来是上海酵母厂增设一个车间急需的“洋井头子”(抽水设备上的一个零件),特地来请厂里加工的。厂里没有加工这个大零件的设备,只好让它躺在车间门口。陆毓庆知道了,他想:一只零件能不能加工好,关系到一个车间;一个车间能不能开工,关系到一个厂的增产;酵母厂能不能增产,又关系到全市的供应。没有设备,能不能想些办法呢?他马上找有关科室联系,主动把“洋井头子”的加工任务接下来,又设法把它架到车床上加工。第二天,上海酵母厂准备另外找工厂加工这只零件的时候,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洋井头子已经加工好了!”
陆毓庆一心为公、专门利人的故事是说不完的。有些人曾经开玩笑说:陆毓庆有“三苦”:一是任务多得苦,二是关键攻得苦,三是帮助别人最辛苦。陆毓庆却笑着回答:“不对,不对,我是‘三乐’:一是搞生产快乐,二是帮助别人快乐,三是对国家有益最快乐。”陆毓庆真是一个最懂得快乐的人!
永远保持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
是什么力量,使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保持朝气蓬勃、永远旺盛的革命精神?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坚持艰苦奋斗、奋发前进的革命意志?又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具有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革命风格?从上海国棉六厂老工人出身的工程师范东科身上,可以找到回答这些问题的线索。
今年六十八岁的范东科,同许许多多老一辈的工人一样,有着永远不能忘怀的经历。在旧社会,他吃过千辛万苦。地主逼死了他的祖父和父亲,挨过帝国主义分子的拳头、木棍,更不要说受资本家对他的欺侮和凌辱了。万恶的剥削制度束缚了、扼杀了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他的聪明才智才充分地发挥出来。成了人民的工程师这怎么不叫人欢欣鼓舞呢?但是范东科并没有在欢欣中忘掉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他身边一直留着“三件宝”。
第一件,一些革命先烈的名单。一九五○年,范东科平生第一次享受劳动保险的时候,还是一个半文盲,他请别人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刘华、汪寿华……这些曾经领导上海工人进行革命斗争的先烈的名字。范东科说:“我们工人过去作牛作马,不是革命先烈领导工人斗争,哪里会有今天?我们的生老病死,哪里还有保障?他们牺牲了,我们一时一刻也不能忘记他们。”每当范东科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看看这些革命先烈的名字,就给他带来了无穷的力量。
第二件,一本世界地图。那是好几年以前,当他第一次听到他不熟悉的国家名字的时候买的。最初,他只是把它作为学习地理的工具,后来,世界地图就成为他的革命教材了。每一个解放了的国家,他都画上一个记号。他经常翻阅地图,提醒自己:“我们是解放了,可是,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没有解放,那里还有许多工人在受苦。天下工人是一家,我们忘不了他们……”
第三件,一份《工农三字经》。这是大革命时代党的一位负责同志亲自编写的。范东科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工农三字经》,可是没有看见过。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上海《解放日报》副刊上登出了《工农三字经》的片断,范东科就把它剪下来,夹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这以后,范东科经常用它来鞭策自己,也用它来教育一些青年人,教青年人念:“天地间,人最灵,创造者,工农兵……工人们,劳不停,苦工做,晨到昏……”,给青年人讲述旧社会工人的痛苦生活。
范东科入党的那一年,已经是近六十岁的人了。当年秋天,大潮汛突然袭来,紧靠苏州河的国棉六厂,到处浸了齐膝深的水。厂里是有防汛围墙的,河水是从哪里进厂的呢?总务科的干部四出查探,也没有找出原因。当时,范东科是管电气的技术员,这自然没有他的事。可是,他很着急。一天下午,下班以后,他一个人跑到阴沟洞旁,撬开盖子,沿着窄窄的木梯,钻进满是臭水的沟里,用手一摸,发现是闸门松了,挡不住潮水。第二次,他又带着工具钻进阴沟,扒开拥塞的污物,把闸门关好。没有东西撑住闸门,潮水不是还会把它冲开吗?他找到一根木棒,第三次钻下去,把闸门牢牢撑好。等他再钻出洞口,人已累得筋疲力尽了。第二天,他照常上班,对谁也没有说起这件事。直到领导上发现他脸部红肿,他才汇报了全部情况。当别人为这件事赞佩他的模范行动的时候,他却说:“要是我早两天就下去修好了闸门,大家就可以少吃一些苦头了。”
去年六月,范东科退休了。但是,从办理退休手续的那一天开始,直到现在,范东科照样天天在厂里作自己原来的工作,早出晚归,从无间断。我们问他:你不是退休了吗?他说:厂里就是我的家嘛!我还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尽我一份力量哩。
做勤勤恳恳的接班人
对于工人阶级的年轻一代来说,怎样才能继承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作一个勤勤恳恳的接班人呢?长江光学仪器厂的艺徒何美娣懂得:既要学习老工人的技术经验,更要学习老工人的思想品质。
两年前,何美娣刚刚来到这家生产光学仪器和照相机镜头的工厂,她多么希望一下子就把老师傅的技术学到手啊。过了半年,她慢慢地懂得了一些技术,也慢慢地熟练起来了。可是老师傅每天可以校验七只照相机镜头,她还只能校验两三只。为什么还赶不上老师傅?这一天,她校验到第六只镜头的时候,眼看就要下班了,她为自己快要赶上师傅而暗暗高兴,匆匆忙忙,就把镜头送到一道工序——包边组去包边了。第二天,包边组的老师傅来找何美娣,送来了几块破碎的镜片。何美娣校验的时候没有装好,一包边,镜片落下来打碎了。
这天晚上,何美娣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她想起师傅干活像姑娘绣花那样细心的样子,想起自己的哥哥在旧社会偷偷学习技术被机器压断了脚骨,也想到自己为了逞强使一块镜片跌碎浪费了国家的财富,她还想到天天说要向老师傅学习,偏偏把向老师傅学习对待劳动的严肃态度忘掉了。
这是对何美娣的头一个考验,也是促使这个十九岁的姑娘决心勤勤恳恳,努力向上的起点。从此何美娣决心做一个无愧于工人阶级优秀传统的好接班人。
学习校验照相机镜头的技术,先得学会看一种仪器——平行光管。老师傅告诉何美娣,看的时候要两只眼睛集中在一个中心点上,才能看清里面的线,把精密度很高的照相机镜头校验好。开始,何美娣的眼睛老是不听指挥,时间一长,头晕眼花。她跑进暗室闭一闭眼睛,或者用冷水揩一揩脸,像老师傅那样一丝不苟地继续看下去。她想起:望远镜上有两个镜筒,不是可以用来练习看平行光管这个基本功么?她买了一只玩具望远镜,回到家里,按照老师傅教的姿势,对着镜子和窗外的电线杆,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经过一些日子的勤学苦练,何美娣终于亲手装校出第一只质量合格的照相机镜头。
何美娣跨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她张开了还不丰满的翅膀,要作第二次无畏的飞翔。
当时,厂里生产的照相机镜头,一级品还很少。何美娣在改进工艺方面作了多次试验,尽管没有什么效果,却给她发现了一个秘密:装校好的镜头明明是二级品,有时还是一级品,经过车床包边,却都变成了三级品。她去问老师傅,说是镜头的中心点不准。为什么一包边就会使中心点不准呢,得问包边组的老师傅。何美娣决心揭开这个秘密。她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包边技术,经过几十次失败,问题终于找到了。她利用旧的镜片,壮着胆子在车床上试验,找寻解决的办法。开始做,车头太快,轧不牢,她就把车速扳到最慢的一档还嫌太快,索性关了马达,用两只手转动车头。一不小心,手指被车刀碰破了一条伤口,也顾不得痛。这样试了五天,终于试出了一只一级品。后来,全小组都用这个新的操作方法去做。镜头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一级品增多了。
厂里有两书橱的书,没人管理,何美娣就主动担任业余管理员;车间里的凳子、窗帘坏了,她就一件一件地给修补好。下班以后,何美娣不是在为厂里工人递送订阅的报刊,就是在打扫公共活动的场所。要不然,她准是在一笔一划地抄写黑板报,或者在读书记笔记。从这个青年艺徒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工人阶级的接班人在生气勃勃地成长。(附图片)
上海国棉一厂纺织女工、著名先进生产者杨富珍(右),虚心好学,她不仅认真学习本厂工人的先进经验,还经常到外厂取经献宝。十一年来,她月月均衡出色地完成生产计划。这是杨富珍和上海国棉六厂、上海市先进生产者章玲凤一起交流挡车经验
新华社记者 卢鸣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