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的伟大的一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5-05
第5版()
专栏: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马克思的伟大的一生
顾锦屏 李宗禹
今天是人类最卓越的思想家、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卡尔·马克思诞生一百四十五周年。
马克思的伟大功绩在于,他同恩格斯一起为世界无产阶级创立了完整的、科学的共产主义理论,给人类指出了一条通向共产主义的光明大道。马克思以前的工人运动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只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出现于历史舞台以后,工人运动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有了自己的真正的领袖。
马克思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马克思的学说是在同各种资产阶级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正像列宁所指出的,它“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
马克思是以革命民主主义者走上政治斗争舞台的。他在一八四一年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反对普鲁士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一八四二年马克思主编《莱茵报》。这个报纸在他的影响下,从原来是自由资产阶级的报纸,变成了具有明确的革命民主主义倾向的报纸。马克思在这个报纸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普鲁士反动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从这个时候起,他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一八四三年,马克思去巴黎从事革命活动,同卢格筹办《德法年鉴》杂志。他在一八四四年出版的这一刊物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两篇名著。在后一篇文章中,马克思第一次指出了无产阶级是能够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力量,提出了“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个著名原理。这些文章表明他已经从唯心主义转到了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到了共产主义。
一八四四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了。从此他们就结成了伟大的战斗友谊,共同投入了争取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斗争。为了给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传播开辟道路,为了用革命的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他们一开始就同当时的各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潮展开激烈战斗。
在一八四四——一八四六年期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了《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巨著。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战斗唯物主义者的姿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分子鲍威尔兄弟的鄙视群众、鄙视无产阶级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指出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这部著作正如列宁所说的:“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础”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学派的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的掩盖人的阶级本质、宣扬泛爱的唯心主义社会观,揭露了当时在德国广泛流行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反动本质,阐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证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时,还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为了消灭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必须首先夺取政权。这里已经包含了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萌芽。
一八四七年,马克思在经济学方面进行了反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无政府主义者蒲鲁东,在他的《贫困的哲学》一书中,掩盖资本主义矛盾,把小私有制理想化,鼓吹改良主义思想。马克思写了《哲学的贫困》一书,揭穿了蒲鲁东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实质,批判了他的改良主义幻想,同时阐述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分析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组织的基本形式,提出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纲领和策略。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进行艰巨的理论斗争,而且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一八四六年初,马克思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为了在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团结各国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一八四七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把“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工作,清除了“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格留恩和平均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同盟内部的影响。在同盟的代表大会上明确地提出了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敌对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财产的新社会”;并且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新的战斗口号,代替了旧的“人人皆兄弟!”的口号。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这就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纲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四十年代对科学共产主义的研究的总结。正如列宁所评价的:“这部著作极其透彻鲜明地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叙述了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叙述了辩证法这一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叙述了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学说。”②
在这部著作里,马克思和恩格斯规定了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③,指出无产阶级必须“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所有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即集中在已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更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④。这些论断包含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对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气魄宣布: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那些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颤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自己颈上的锁链。而他们所能获得的却是整个世界。”⑤最后他们又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一八四八年,欧洲爆发了狂风暴雨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克思立即投身于革命运动。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到了当时革命斗争的中心巴黎。马克思在那里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的委托,组织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并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他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在革命中的政治纲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它也就是无产阶级在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政治纲领。为了直接参加德国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不久就离开巴黎到了科伦。一八四八年六月,他在科伦创办了《新莱茵报》。马克思利用这个报纸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工作,捍卫了他所制定的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和路线,成了鼓动和组织无产阶级的伟大武器。因此,它不断遭到普鲁士反动当局的迫害,马克思两次被提交法庭审讯。最后,报纸在一八四九年五月被迫停刊,马克思也被驱逐出境。
一八四八——一八四九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到达了伦敦。这一时期欧洲的反革命势力猖獗,革命运动暂时处于低潮。为了积蓄力量,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马克思和恩格斯集中主要精力,系统全面地总结了这次革命的经验,写了《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重要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极为重要的理论原理。他们深刻地论证了革命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指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马克思第一次运用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科学概念。他指出:革命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间断革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把这种专政作为必经的过渡阶段,以求达到根本消灭阶级差别,消灭一切产生这些差别的生产关系,消灭一切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改变一切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观念”⑥。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明确地指出,过去的一切革命都是使旧的国家机器更加完备,而不是把它摧毁,而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
“集中自己的一切破坏力量”来打碎旧的国家机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中继续发挥了不断革命的思想,号召无产阶级“不间断地进行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的统治都消灭掉,直到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直到无产者的联合不仅在一个国家内而且在世界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内都发展到使这些国家的无产者间的竞争停止,至少是直到那些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力集中到了无产者手里的时候为止”。⑦马克思还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阐明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原理。他指出:“在革命进程还没有把站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国民大众即农民和小资产者发动起来反对资产阶级制度,反对资本统治以前,在革命进程还没有迫使他们承认无产阶级是自己的先锋队而靠拢它以前,法国的工人们是不能前进一步,不能丝毫触动资产阶级制度的。”⑧
五十年代是马克思生活中最困难的时期。极端的穷困压得马克思喘不过气来,各色各样的敌人对他进行诬蔑、诽谤,几乎所有的报刊都对他关上了大门。但是,他没有在革命的道路上后退一步。这一时期他成年累月地在不列颠博物馆里研读政治经济文献,埋头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多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成果,就是一八五九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这部著作系统地阐述了价值学说和货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特别是这部著作的序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它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下了经典的定义,阐明了关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原理,表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用列宁的话来说,这篇序言,“对运用到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史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周密说明”⑨。
这一时期,马克思虽然紧张地从事于科学研究工作,而且还不得不为生活问题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是仍然满腔热情地关心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他写了大量关于中国、印度和波斯问题的文章,揭露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在这些文章中,马克思发挥了关于资本主义国家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思想,奠定了无产阶级在民族殖民地问题上的理论基础。
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又开始高涨起来,各国无产阶级在斗争中已逐渐了解到加强国际团结的必要,实现马克思关于建立无产阶级国际组织这一宿愿的时机成熟了。一八六四年九月在马克思的领导下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在第一国际存在的整个历史时期,马克思始终是它的领袖,它的灵魂。他为第一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许多其他重要文件,阐明了第一国际的斗争纲领、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
国际一成立,马克思立即同当时在工人运动中流行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展开斗争。在国际成立初期,他主要同蒲鲁东主义者进行斗争。蒲鲁东主义者反对政治斗争、罢工和组织工会,主张由国家贷款组织交换银行和成立合作社,要求把国际变成世界合作协会,认为国际的任务就是研究如何和平地通过合作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在为国际起草的一些文件和文章中,彻底批判了蒲鲁东的这些机会主义的和改良主义的观点,认为这些主张是“十足的小市民的幻想”。在马克思的指导下,国际的几次代表大会,对蒲鲁东主义者进行了胜利的斗争,批判和否定了他们的荒谬的建议和要求,终于在国际内部清除了蒲鲁东主义的影响。
在国际后期,马克思又同巴枯宁主义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巴枯宁是无政府主义的著名代表,他否认任何权威和纪律,否认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主张立即消灭国家,并且企图篡夺国际的领导权,在国际内部制造分裂。国际在马克思的领导下批判了巴枯宁主义者的无政府主义观点,粉碎了他们的分裂阴谋,最后把巴枯宁开除出国际。此外,马克思还在国际内部进行了反对拉萨尔主义和工联主义的斗争。
第一国际在团结、组织国际无产阶级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列宁在评价它的作用时指出:第一国际“奠定了工人国际组织的基础,使工人作好向资本进行革命进攻的准备”⑩。
马克思在组织和领导国际的同时,继续从事经济学的研究,写作《资本论》。到一八六五年,马克思写出了《资本论》三卷的手稿。一八六七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资本论》的出版不仅是马克思一生中的最大的事件,而且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辛勤劳动的结晶。为了写作《资本论》,他花了四十年的时间,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甚至严重地损害了自己的健康。他在给齐·迈耶尔的信中说:“为了它,我已经牺牲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这部巨著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的结晶。为了给马克思以物质上的帮助,使他能够完成《资本论》的写作,恩格斯不得不把将近二十年的宝贵时光花在“该死的生意经”上。马克思在看完《资本论》第一卷的校样后,给恩格斯写信说:“这一卷算是完成了。其所以能够如此,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作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
这部著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政治经济学中实现了根本的革命。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科学地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它成了无产阶级在反对资本主义斗争中的最锐利的理论武器。恩格斯在评价这部著作时说:“它是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表述。这里涉及的不是鼓动性的词句,而是严密的科学结论。任何人,不管他对社会主义采取什么态度,都不能不承认,社会主义在这里第一次得到科学的论述……。”?
一八七一年三月十八日巴黎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巴黎公社。虽然马克思在伦敦,但是他密切注视着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热情歌颂巴黎无产阶级敢于斗争、敢于革命、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同时也给了他们积极的指导。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及时地总结了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在巴黎公社失败后的第三天,马克思发表了《关于一八七一年法兰西内战的宣言》。它是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著作之一,它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原理: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用巴黎公社类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来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在晚年,又同德国工人政党内部的机会主义进行了斗争。一八七五年,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领导的爱森纳赫派同拉萨尔派合并成立统一的社会主义政党,爱森纳赫派在党的纲领问题上对拉萨尔派作了一系列的机会主义的妥协。马克思写了著名的《哥达纲领批判》一书,彻底批判了拉萨尔派的机会主义的观点和口号,科学地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深刻地分析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发展阶段,并且在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提出了一个重要原理:“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与此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同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杜林展开了一场斗争。恩格斯为了使马克思有充分时间写作《资本论》,主要担负了批判杜林的任务。但是,马克思也亲自帮助恩格斯收集材料,并为《反杜林论》写了批判杜林对政治经济学史的观点的一章。
马克思一生的最后几年,几乎完全是在病痛中度过的。长期的紧张劳动和贫困的物质生活,使他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但是,他仍然坚持工作,坚持斗争。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马克思坐在他的安乐椅上与世长辞了。
马克思离开我们虽然已经八十年了,但是,他的生平和学说永远放射着不朽的光辉。今天,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无不胜的武器。马克思的理论已经掌握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变成了伟大的物质力量。愈来愈多的革命人民,在马克思的革命学说和战斗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进行了坚决的、英勇的斗争。马克思的伟大理想已经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中取得了胜利,也必将在全世界取得胜利。
①《列宁全集》第二卷,第七页。
②同上书,第二十一卷,第三○页。
③④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四七九、四八九、五○四页。
⑥⑦⑧同上书,第七卷,第一○四、二九二、二二页。
⑨《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三七页。
⑩同上书,第二十九卷,第二七四页。
??《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第一九七、二○四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第十六卷,第三八一页。
?《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二卷,第三一页(个别译文根据原著作了订正)。(附图片)
马克思和工人群众在一起。(油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