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论以田养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5-07
第5版()
专栏:

论以田养田
高惠民
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技术经验非常丰富,合理利用土地、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是重要的一环。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标志,在于“因土种植、因时种植、农牧结合、用养结合”,实行巧耕种、巧安排。提高土壤肥力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为广辟肥源,增施肥料,实行施肥养地;一为巧耕种,巧安排,实行种地养地,即以田养田。为了保证全面提高土壤肥力和持续增产,必须是巧耕种与巧施肥相结合,就是在巧耕种的基础上进行巧施肥。在这里,主要是论述巧耕种、巧安排,实行以田养田的问题。
以田养田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就目前而论,我国的化肥生产不多,有机肥料的供应也感不足。即便有机和无机肥料都丰富了,以田养田的增产作用仍然占着重要地位。根据一般反映,在有机肥料的积、制、运、用等方面所花费的劳力和畜力约占全部生产过程中总劳动日的百分之三、四十。特别是有机肥料的运输量很大,往往是有了有机肥料也运不到地里。如果运用以田养田的增产途径,可以节约不少劳动力,从而加强精耕细作的作业。另外,化学肥料固然肥效快,运输量小,增产作用很大,急需扩大生产,但仍需要通过以田养田的增产措施来不断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性状。因此,以田养田是全面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基础,要在以田养田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技术改革中的化肥化。
巧妙地安排茬口,实行合理轮作,是以田养田的重要途径。实行合理的轮作换茬,既经济可靠,又简而易行。只要把不同的茬口关系安排得好,就能给作物创造出较好的土壤条件。例如,禾本科作物和豆科作物换茬,深根作物和浅根作物换茬,需肥多的作物和需肥少的作物换茬,以及水稻和旱作物轮换种植等等,一则能使不同作物相互创造营养条件,再则可以因不同作物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改善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实践证明,这样的轮作安排,是用中有养,养寓于用,既可充分用地,又能积极养地。否则,就会造成肥力下降,因而减产。
豆类是一种很好的前茬作物,根部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一亩豌豆根瘤菌大约可以固定十斤氮素。它给后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营养条件,“倒茬如上粪”的农谚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在华北和西北一些地区,实行豌豆和小麦换茬,已经成为一种惯用的轮作制度。在晋南一带,有的三年一倒,即三年小麦,一年豌豆;有的四年五种,即上述豆麦轮作期间增种一季夏播杂粮。在东北地区,对于大豆→高粱→谷子的轮作换茬方式应用很广。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大豆根系生长比较深,高粱次之,谷子又次之。三种作物根系分别达到土壤的上、中、下三层,能够充分利用各层土壤的养分。第二,高粱、谷子需要氮肥较多,大豆能把根瘤菌固定的氮素补给高粱、谷子的需要。而高粱、谷子需要磷钾肥较少,大豆需要磷钾肥较多,土壤中的磷钾肥可以较多的供给大豆。因此,三种作物实行轮作换茬,又具有协调养分供求的作用。在华北一带,还有采用豆科作物和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的方式,实行小倒茬。这也是一种流行较广的种植方式,是我国充分用地、积极养地、用养结合的独特经验。
在轮作周期中,适当安排一些绿肥作物是一种养地的有效措施。特别是豆科绿肥,不但具有豆类的固氮作用,而且经过翻压利用,可给土壤增加大量的有机质。生长良好的绿肥,不仅能够解决本田的培肥问题,还可供给邻田施用。而且绿肥就地施用,可以少费很多劳动力。因此,种植一定面积的绿肥作物,是实行以田养田,全面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
绿肥作物在南方水稻地区应用较广。一些单季稻改种双季稻的地方,由于增种了冬季绿肥作物,不但提高了土壤肥力,而且扩大了复种面积。在华北水浇地上,也有压绿肥的成功经验,但目前还未普遍应用。这主要是因为有的地方存在着绿肥和粮棉争地的矛盾,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解决。据了解,在一些肥力较低的地区,从整个轮作周期来看,麦收之后把一部分夏杂粮改种绿肥还是上算的,因为当地复种夏杂粮收成很低,往往是两季不如一季收成多。还有的地方,要合理地利用空间和时间,种植短期绿肥,或者实行间作套种。因此,必须善于钻空子,抓两头,以便有效地解决绿肥和粮棉争地的矛盾。在一些干旱地区种植绿肥,主要应该考虑如何保苗,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利于生长发育的问题。各地经验证明,利用两季播种,水热条件适宜,不但容易保苗,而且有利于快速生长。此外,为了解决绿肥和粮棉争地的矛盾,必须掌握有计划按比例地逐步发展的原则。既要照顾养地,又要注意用地;既重视单产的提高,又不忽视总产的增加。
实行精耕细作,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性状,也是以田养田的有效措施。我们的祖祖辈辈对于这方面非常重视,相传至今,积累了许多适于当地特点的耕作经验。各地对于有计划地进行春耕、伏耕和秋耕以及适时中耕都很注意,特别是对于耕翻以后的耙压、耢、耱等一系列的整地作业尤为重视。因为只有把地整得松紧适宜,才能更好地符合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太松太紧都不合适。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必须把土壤耕松以后,再经过齿耙作业过程,使土壤保持“上虚下实”的状态,才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因为“上虚”能给心土整出一个复盖层,使下层的土壤水分不能直通地面,有利于养墒防旱。“下实”的作用在于克制土壤过松和通风透气太多,为农作物创造一个理想的土壤环境,有利于土壤和种子的紧密结合,促进幼苗和根部的正常发育。此外,适时中耕不仅能够调济土壤水分,而且有利于防止杂草生长,可以直接间接地发挥养地的作用。因此,广大农民对于“旱锄田”非常重视,这就是人们常讲的“锄头有水”。此外,在土壤水分过多的时候,通过锄地散开多余的潮气,能调济土壤水分状况,并能使杂草不易滋生,从而克服了杂草与作物争光争肥的矛盾。
南方的犁冬晒白、北方的伏耕晒垡,都是当地农民惯用的耕作措施。这些耕作方法,不同于一般的轮休,更不同于轮荒,而是有计划的精耕细作,也就是对于耕地的积极调养。在我国西北地区,有实行夏休闲的习惯。利用伏耕晒垡,接纳较多的雨水,可以防止地面径流,蓄水养墒;在一定时期的日光曝晒下,可以促进土壤熟化。在东北地区,则有冬前秋耕的习惯。经过漫长的冬季和早春,由冻垡到消垡,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此外,各地对于腾茬早晚很重视。因为早收获,早腾茬,可以早耕地,既能提供短期晒垡的机会,又能促进土壤的熟化。根据我们连续三年的观测,证明小麦的不同前茬对于土壤肥力和小麦产量都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伏耕晒垡的土壤变化很显著,主要是土壤温度提高,腐植质转化较快,速效养分大大增加,而且土壤物理性状也发生了改变。根据零至二十厘米土层的分析结果,伏耕晒垡地的腐植质含量降低了百分之零点二九,而硝酸态氮则显著上升。综合上述群众生产经验和观测试验结果,虽然耕作本身似乎不能给土壤增加什么东西,但是如果耕作合理,确实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的耕作性能,而且能够提高有效养分。
合理安排农牧结合的作物配置和生产布局,能够自力更生地为以田养田提供可靠的基本肥源。实行以田养田的全部内容,不仅包括精耕细作和合理安排茬口,而且包括把自己耕地上的农副产品,通过人畜粪便和秸秆沤制归还于土壤。因为这些肥源是经常能够供应的,是最可靠的。解放以来,党和政府一再强调农牧结合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了“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的辩证关系。凡是重视了农牧结合的生产单位,已经收到了提高土壤肥力的实效。
为了系统深入地总结研究以田养田的增产经验,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把这项工作列为每个农村试验基点的共同任务。要求大家在进行自己的专题调查研究的同时,分别以一个生产单位为实验对象,在摸清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其肥力水平和生产水平。算好肥力平衡和均衡发展生产的细账,饲料、肥料、燃料全面照顾。否则,只有人吃人用的,没有猪食马料;只有饲料,缺乏积肥垫料;只有肥料,没有燃料,都达不到以田养田的全面要求。因此,需要广泛总结农牧结合的养地增产经验,为以田养田做出样板,以便因地制宜地扩大推广。
根据调查,进一步证明了农牧结合较好的生产单位,肥料有保证,产量也比较稳定。农牧结合得差的生产单位,虽然积极利用老墙土、老炕土、草炭和塘泥等肥源,也能获得增产的效果,但是有的不是年年有,有的不是到处有,供应没有保证,因而产量也不稳定。唯有来自本单位的人畜粪尿和作物秸秆之类的肥源,才是最能经常供应的肥料。至于农牧结合的比例究竟多大才合适呢?实践证明,它与生产水平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必须逐步发展。生产水平高,养畜比例可以大一些;生产水平低,养畜比例可以由小到大。就北京郊区顺义县十里铺生产队来讲,全队共有耕地四百四十亩,其中有黑土和鸡粪土二百八十亩,土壤肥力好一些,实行二年三熟制,春玉米亩产三百至六百斤,夏玉米二百至四百斤,小麦亩产二百至三百斤。还有黄土一百六十亩,土壤肥力差一些,主要是一年一熟制,适当地发展了一部分二年三熟制,春玉米亩产二百至三百斤,夏玉米亩产一百五十至三百斤,小麦亩产七十至一百五十斤。全队四十五户,二百一十八口人,七十个整半劳力;十头牲口,五十头猪。每人约有耕地二亩,四十四亩地一头牲口,九亩地一头猪。每年一个人大约提供粪便三百六十斤,一头牲口能积厩肥一万五千斤,一头猪可积优质肥料四千斤,全年共积人粪八万斤,牲口厩肥十五万斤,猪粪二十万斤。一亩地可有人粪一百八十斤,含氮量为百分之○·六;牲口粪三百四十斤,含氮量也在百分之○·六左右;猪粪四百五十斤,含氮量为百分之○·三六;共折合氮素四·七四斤,相当于二十四斤硫酸铵。当然,这些数据都只是根据估计和概测而来,其有效利用率还有一定比例的折扣。但是可以肯定,这一部分有机肥料的供应,不仅增加了土壤养分,而且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根据调查了解,这个生产队的产量是逐年上升的。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注意了队内人畜粪便和秸秆的利用,为以田养田提供了物质基础。
此外,我们在湖南祁阳板木塘生产队进行的调查研究中,还估算了稻草和其他秸秆的生产利用问题。一亩水稻平均可收稻草三百至三百五十斤,一头牛每月要吃一亩田生产的稻草,全年需要十二亩稻草。全队共有耕地九十九亩,耕牛五头。六十亩耕地的产草量可供全部饲草的需要,其他地段上生产的秸秆可作积肥垫料使用。板木塘生产队的耕牛饲草是能够适当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大力发展养猪,因为当地土质差,大部分是鸭屎泥。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多施猪粪和增施磷肥,都有显著的改良土壤效果。特别是猪粪,是一种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因此,在板木塘生产队一类的地区,把种植业与养猪业紧密结合起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既要重视猪饲料的生产,又要注意猪粪垫料的配合。
为了把以田养田的工作做得更好,必须摸清土壤的底细,以便因土种植,因土耕作,从而定向地培养土壤肥力。并且要进一步掌握衡量土壤肥力的各项观测指标,以便探明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为用地和养地提供可靠的依据。实践证明衡量土壤肥力的高低,决不能局限于只从养分着眼,必须根据耕作性能,养分状况和生产性能的综合反映作出科学的论断。广大农民在这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识别经验。
就耕作性能来讲,农民常用“口松”和“口紧”来形象地表达它。起坷垃的情况和粘着犁具的程度,即耕作的难易,是区别耕作性能的另一种标志。根据生产的经验和科学的分析,土壤的耕性又与土粒组成、结构状况、水分状况和腐植质含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而且是综合反映的结果。当然,个别因素的改善,对土壤耕性改善也有其一定作用。胶土僵土和板土是耕性不良的土壤,原因在于粘性大,结构差,腐植质少,土壤孔隙小,通气不良,不利于保蓄水分。如果实行伏耕晒垡,注意适时耕作,就能改善土壤构造和水分状况,使耕性变好。当然,要把上述不良的耕性彻底改善,那就不是单靠改变构造所能奏效的,必须增加大量的有机质。耕性良好的土壤,一般都表现又绵又软,土壤结构呈蜂窝状,既便于保水,又有利于保肥。它常常是干而不硬,湿而不粘,保持着湿润和松散的状态。
关于养分状况的观测,一般来讲,主要根据有机质的积累情况而定。有机质多,土壤肥沃度就高;反之,肥沃度就低。农民群众多采用肉眼识别土色的方法来判断土壤的肥瘠,因为一般腐植质多的土色较浓,腐植质少的土色较淡。但是,这种观测标准也不能机械地到处运用,而且不是有机质越多产量越高,各种因素必须配合适当。比如,有些地区的泥炭土中有机质相当高,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并不一定那么好。同样,当施用过多的有机肥料时,也有类似的反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场属于肥力较高的土壤,腐植质含量不足百分之零点二,每亩可以获得六、七百斤的小麦产量;常见的油土,其腐植质含量也往往与此数无大悬殊。当然,这并不是说有了这么多的腐植质含量就不需要再增加了,而是说各种肥力因素都要相应的提高才好。在华北地区的耕地上,有机质含量大半不高,一般不到百分之一,亟需积极培养提高。就全国来讲,中、下等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培养地力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实行农牧结合的重要意义也在于此。
判断土壤肥力好坏的一个最灵敏的标志,是土壤的生产性能。广大农民常常用农产品产量和作物生育状况来划分土地的等级。有些土壤发老苗、不发小苗,也有些土壤发科大、结实少或者品质不良等等,这些土壤都是需要培养加工的。培养的理想目标,要求符合农作物各个发育阶段的需要,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土壤的各个肥力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肥力因素得不到改善,也会抑制其他因素的发展。例如,有机质的多少,就直接影响着土壤的耕性和生产性能;而土壤的耕性好坏又会影响土壤的保水保肥保温和通气能力,而且都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关于土壤中水、肥、热、气等因素反映在耕性、养分状况和生产性能方面,也是相互作用着的。例如,土壤水分过多,空气就感不足,有碍根部的呼吸,同时土温也不容易提高,微生物的活动就弱,因而养分的转化缓慢,以致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发育。因此,必须在摸清土壤底细的基础上,实行以田养田,并在以田养田的同时,严密地注意各项肥力因素的协调关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