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东北讨论耕作制和机械化等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5-07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东北讨论耕作制和机械化等问题
东北三省耕作学术讨论会最近在吉林省公主岭举行。会上讨论了东北耕作制和机械化等问题。
关于固有垅作耕作制形成和发展的因素问题。许多人认为这是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对这两个条件哪个起主导作用则有不同的见解。一种意见认为,自然条件起主导作用。理由是,耕作制度是人们向自然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不管掌握什么样的工具与技术,都必须利用自然条件的有利因素,克服其不良影响。而固有耕作制,能早春增温,夏季耐涝,便于中耕除草。原垅?种能够保墒,是适应东北地区早春低温、春旱、夏季雨水集中等自然特点的。如果过份强调社会经济条件在技术改革中的作用,就可能做出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来。另一种意见认为,社会经济条件起主导作用。理由是,自然条件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的,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革是迅速的,人们掌握的工具与技术的进展,就促进了耕作制度的演变。黄河流域一带以前是垅作,现在变成了平作,与东北地区气候类似的其他地方,也是平作。垅作耕作制是地多人少和粗放耕作的产物,不用全面翻耕,不用整地,利用简陋工具也可以多种地,多打粮。如果过份强调自然条件的作用,就不能大胆地进行技术革命。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不能笼统地提出哪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而应该具体分析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某一技术措施上,可能是自然条件,也可能是社会经济条件起主导作用。
对固有垅作耕作制度的评价,多数人认为它的优点是:豆科
(大豆)与禾本科作物(玉米、高粱、谷子)轮作,有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作用;轮耕与原垅?种,能利用耕翻后效,并适应主要中耕作物特性的要求,集中轮施底肥、分层施肥,有经济用肥、充分发挥有机肥料后效的作用;终年保持垅形,有集中熟土、早春增温、防风保土、夏季耐涝、防止土壤板结、便于除草等作用,而且作业工序少,成本低。大家一致认为,垅作耕作制中的扣种,主要缺点是耕层浅,播种质量粗放,不利保墒保苗。
有些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平作具有垅作所没有的优点,即能够全面耕翻,可以充分发挥土壤潜在肥力,消灭杂草,以及保墒保苗等。垅作虽较平作有提高地温的现象,但对作物产量没有多大作用。
关于固有垅作耕作制的继承和改革问题。大多数人认为应该继承以大豆为主的中耕作物轮作,轮耕与原垅?种,集中轮施基肥等,应该改浅耕为深耕,改粗放耕作为精耕细作,提高播种质量。
关于机械化耕作制的发展方向问题。有人认为,垅作耕作制是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垅翻有利于集中施肥,作业工序少,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适应固有农具系统中简单而又效力高的特点。设计垅作机具,比平作机具节省钢材用量。在群众经验的基础上,稍加改革,容易实现机械化。有人认为,今后机械化耕作的方向应以平作为主。垅作(秋翻后起垅)比平作(不起垅)虽有提高地温的趋势,苗期生育较好,但在生育中、后期看不出垅作的好处。两者在产量上趋向一致,并无什么差别。雨水多时,排水防涝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垅平作之间没有差异。平作的优点是:能够全面耕翻,加强耕层,消灭杂草,耕种分开,整地、播种质量好,有利于保墒保苗;便于田间作业,容易实现机械化,能充分发挥现有平作机具的作用。有人认为,将固有垅作耕作制中的“扣种”,改为秋季深翻,翌年春天平播,可以保墒保苗,中耕时起垅压草防涝,具有平作与垅作的优点。
会上还提出了关于东北地区当前实现农业机械化耕作制的几点建议。在生产上实行深耕(六至八寸),可以充分发挥土壤潜在肥力,改善耕层构造,提高作物产量。在深耕基础上,小麦、亚麻实行平作,肯定是可以增产的。中部地区,大豆可采用平播后起垅;在中南部地区,玉米也可以采用平播后起垅。高粱、谷子在大豆、玉米茬上可应用现有各种农具,实行原垅?种或耙茬播种。
(张开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