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论“土包子住洋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5-08
第6版()
专栏:

论“土包子住洋楼”
吴滤
去了一趟上海,有机会拜访了“南京路上好八连”。这个连队艰苦奋斗的事迹早已传颂一时,不用多说了,却想说一说他们的住处。
好八连住在一幢洋楼里。说它是“洋”楼,一点也不假。高高的围墙里探出绿树浓荫,推开大门,走过小巧的庭院,只见一幢结构玲珑、有着宽大的阳台的三层楼房立在眼前。这楼房,这环境,都是很“洋”气的;并且,过去确实是“洋”人住过的。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连队——他们大都出身于农民,住进了这幢洋楼。若用解放初期某些“高等华人”的眼光来看,这叫做“土包子住洋楼”。说这样的话,当然是看不顺眼的意思。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无产阶级革命一定要胜利,普天之下的一切财富都要收归劳动人民所有,岂只一幢洋楼而已?
可是,“土包子”怎样住这洋楼,却也是很值得想一想的。如果我们的战士都穿上锦缎睡衣,趿着绣花拖鞋,口衔吕宋雪茄,躺在绵软的“席梦思”上,这在那些“高等华人”的眼里,可能是同这幢“洋”楼协调一致,再没有不顺眼的地方了。然而,这样的“战士”,却又怎么能冲锋陷阵呢?他们同洋楼协调一致了,却同无产阶级革命精神背道而驰了。这样去住这幢洋楼,就会把部队住垮了。
“南京路上好八连”住这幢洋楼住得好。他们没有让这幢洋楼改造自己的生活方式,却用无产阶级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改造了这幢洋楼,给它灌输了新的生活内容,使它焕发出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光彩。请看:楼下的这一间房子,从前可能是窗帘低垂、壁灯幽暗,绅士淑女们婆娑起舞的地方,现在是八连的“荣誉室”,它用一件件这个战斗的集体多少年来艰苦奋斗的发光的实物,教育着每一个新来的战士。二楼和三楼的这几间房子,从前大概是老爷太太和少爷小姐们的卧室,现在则是战士们的宿舍,这里架着木板,铺着草垫,并列着一只只轻巧的背包,一切都处在警戒状态。可以相信,只要一声令下,马上就能整装待发……
从住窑洞到住洋楼,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意味着革命的发展,意味着由战争环境转入和平环境,由生活困难的时期转入生活稍有改善的时期。战争环境是一种考验,和平环境也是一种考验;生活困难是一种考验,生活改善也是一种考验。“南京路上好八连”最好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既经受了战争环境的考验,又经受了和平环境的考验;既经受了生活困难的考验,又经受了生活改善的考验。他们在和平的环境里,保持着无产阶级革命队伍的高度警觉性,他们在生活稍有改善的条件下,保持着无产阶级革命队伍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这,正是无产阶级革命队伍的英雄本色。
由战争环境转入和平环境,烽火万里的战场消失了,阶级斗争并没有消失,拿枪的敌人少了,不拿枪的敌人仍在活动。怎样对待阶级斗争,怎样对待不拿枪的敌人,这是一种考验。这种考验,现在,很多人都是明白了的。由生活困难转入生活改善,竟也是一种考验,却是有些人还不十分了解的。生活改善果真是一种考验吗?是的,是一种千真万确的考验。有的人就没有经得起这种考验。革命的胜利果实,成为阻碍他们继续前进的包袱。当然,当他们感到不足时,他们追求的,已不是革命的目标,而是个人的享受。这样的人,怎当得起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光荣称号呢?
三间瓦房,可以成为小生产者的全部理想。一幢洋楼,也可以成为知识分子的整个天地。我们,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志趣,却是要在人类社会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艰巨的事业,完成这个事业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在实现这个事业的过程中,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逐步改善,我们的生活也会有相应的改善。任何艰难困苦,都不能使我们望而生畏;这种或那种生活条件的改善,也不能使我们止步不前。这便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生活态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