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井冈山下一支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5-18
第2版()
专栏:

  井冈山下一支部
  本报记者 李久泽
农村党的支部怎样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怎样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怎样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江西省宁冈县河桥公社先锋大队党支部提供了一些好经验。
先锋大队位于井冈山北脚下宁冈县龙市会师桥的西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老根据地的一部分。互助合作运动以来,他们按照毛主席对老根据地人民提出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指示,坚决走集体化的道路,努力发展集体生产。党支部从一九五三年建立之时起,自始至终把领导群众走集体化道路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围绕着发展集体经济,党支部做了许多细致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抓住重点
支部书记张玉田谈他们的体会说:农村党支部的工作重点,必须放在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经常对党员、干部、社员进行思想教育这两个方面。抓住了这两项工作,就抓住了全部农村工作的根子,就能把群众集体生产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保证搞好集体生产。
过去有一段时间,他们对支部的工作重点认识不够明确,什么事都去抓,包揽了行政事务。大家(包括大队干部和党员)意见很多。但什么是事务性的问题,什么事支部该管、什么事不该管,起初却有不同的看法。正在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两件事情给了人们很大的启发。一件是,有几个青年向往城市生活,不安心农业生产,而且对别的青年已经产生了不良影响。这件事使大家吃了一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经过分析,认为从支部工作的角度来看,结论只能是这样:党支部放松了思想教育工作。支部做了许多日常具体工作,却挤掉了向党员和社员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教育工作。第二件事情是,过去支部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耕牛饲料、耕牛防疫之类的具体问题,但是耕牛养殖并没有起色。为什么?认真一检查,原来支部在抓这个问题时没有认真研究和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养牛社员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这些事实使大家认识到: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首先应该从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思想教育工作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为了做到这点,支部必须纠正包揽行政事务的现象,充分发挥大队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大队的领导干部重新明确分工,除重大问题先由支委会集体讨论外,日常的生产管理和行政工作都由管理委员会或大队长负责处理。同时,采取了许多措施支持和帮助管理委员会行使自己的职权。这样,经过了一个短时期以后,管理委员会的威信树立起来了,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了;从此,支部也就有时间和精力认真地抓党的工作了。
把政策彻底交给群众
党支部究竟怎样抓政策?先锋大队党支部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三条:一是坚决按照党的政策办事;二是把党的政策彻底交给群众;三是倾听群众意见,结合当地情况贯彻执行。
一九六一年秋,中共宁冈县委根据党的政策和上级党委的指示,对发展耕牛作了几条规定,其中主要的是提高养牛户的报酬,奖励繁殖小牛,此外,养牛户向队里送交粪肥,要给一定的报酬。
每逢上级发下政策性文件,这个支部都先组织党员和干部认真学习。这次,党支部又把县委的规定先拿到支部大会上组织学习和讨论,结果引起了一场热烈的争论。有的说,养牛户的报酬太高,对繁殖小牛的奖励也太多;有的人说,养牛户用集体的禾草积的肥也给代价不合理。他们认为,给养牛户这样高的报酬,谁都愿意养牛,就会出现争养牛的现象,以致影响生产。另外的一些人说,不是县委的这些规定不利于生产,倒是队里过去的规定妨碍了耕牛的发展,妨碍了生产。支委会支持这样的争论,并介绍了必要的背景材料,引导大家围绕着县委的规定作进一步的讨论。支部书记还在会上检讨过去党支部由于陷在事务堆里,没有认真研究和贯彻执行上级党委的指示,结果养牛户积极性不高,牛养得不好,小牛繁殖得很少,积的肥料也不多。这些情况摆出来以后,又经过争辩、讨论,最后大家比较一致地认识到:贯彻县委的规定,有利于养好耕牛、发展耕牛,有利于多积肥料。
可是,有几个党员又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为了防止发生争养牛和不交肥的现象,县委的这些规定只向养牛户讲,不要广泛宣传。党支部书记不同意这两点建议,并且向全体党员说明:必须将党的政策向广大群众宣传;并且坚决执行党的政策,不能留尾巴,打折扣;应该相信群众能够接受和正确执行党的政策。
接着,各个生产队召开了群众大会。会上把县委关于养好耕牛的指示,逐字逐句念给社员听。经过热烈议论,绝大多数社员都拥护这几条规定,都说贯彻这些规定,耕牛一定会发展。养牛户纷纷表示,要改进工作,养好耕牛,多繁殖小牛。可是,在第四生产队召开的群众会议上,中农社员谢康祥提出了一个建议:耕牛要轮流喂养。有少数几个社员也附和这个意见。果然,在支部大会上有人担心的那种争着养牛的苗头出现了。可是,不一会,社员萧黄河说话了。他对谢康祥说:“你从来没养过牛,你也根本不会养牛!今天你看到养牛有点好处,就想养牛,那可不行!”其他社员也反对谢康祥的建议,说无论如何不能轮流喂养,那样养好养坏责任不明,会把耕牛养坏。轮流喂养不好,到底该让谁喂养呢?大多数社员提出:要那些思想好,责任心强,又有养牛经验的人喂养。有的社员还建议根据这几条标准,重新民主评选饲养人员。大队领导方面接受了这个建议。养牛户交肥给一定代价的问题,在各队召开的会议上也都顺利地解决了。有几个养牛的社员还说,队里这样照顾养牛户,我们一定想办法多积肥料,并且保证按规定把圈肥交给队里。会上民主商定,养牛户每养一头牛保证每年向队里交一百二十到一百三十担肥料,这个数字比过去队里能够收到的肥料多二十到三十担。
贯彻县委规定以后,加上对养牛户进行思想教育,全大队养牛的社员积极性都很高。现在,这个大队的耕牛都长壮实了,普遍增了膘;一年当中还添了十九头小牛。
正面教育 以理服人
这个党支部抓思想工作,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强调抓先进人物、先进思想、先进事例,以群众自己的先进思想和事迹来教育群众。全大队坚持每个季度评选一次模范社员,在各个农事季节评选各种生产能手。对于有缺点错误的社员,也坚持耐心教育,以理服人。
有这样一件事:社员刘继德常常私自外出,搞个人副业。支部和队里多次向他进行教育,他都不听,社员们对他很有意见。有一次,刘继德又出外搞个人的副业去了,他的独生子突然在半夜得了急病,不省人事,家中只有妻子一人,急得只是哭。第一生产队副队长谢芳开想动员几个社员帮她把孩子送往县医院。可是社员们不同意,说刘继德不管集体,他有事,我们也不管。党支部书记知道后,对社员们说:刘继德只顾个人,不顾集体,不对,我们应该说服他,教育他;说服教育还不听,我们可以等待,让他看一看。可是他的孩子有急病,我们一定要管。于是书记带头,半夜里把刘继德的孩子送往县医院。第二天,支部书记又到医院看望他的孩子,并根据他妻子的请求,请别的社员照顾他家里的鸡鸭。刘继德回村后,为这件事感动得流泪,从此下决心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光靠支部书记来做是不行的,发动全体党员来做思想工作的问题便提了出来。怎么做法呢?这个支部的经验叫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说,要选择对被教育的人最了解又彼此谈得来的人去进行教育。例如,高小毕业生徐永龙一度不安心农业生产,主要是怕农业劳动艰苦。支部除了针对这种思想,在各种会议上、党团组织生活中,对青年人广泛进行教育外,还派党员徐易桂去帮助徐永龙。这两个人住得近,接触多,交谈起来很方便。徐易桂还请了早几年回农村的高中学生李友发做帮手。李友发思想好,劳动好,白天参加生产,晚上给队里当记账员,还当保管员,受到社员普遍赞扬。李友发生动的事例对徐永龙很有说服力。经过徐易桂、李友发等教育帮助,徐永龙终于安心农业生产了。接着,队领导又请老农徐春桂收他当徒弟,教他学习农业生产技术。不到两年,徐永龙已经成了全大队里第一流的插秧手。
× × ×
先锋大队党支部对组织生活抓得很紧,每月都开支部大会和党小组会,会上都要检查党员的工作,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支部还建立了“学习日”制度。在学习日,除了上党课,还经常学习党的政策性文件。因此,全体党员一般都能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克己奉公,模范地执行政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