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总结农民实践经验 反复进行科学试验 农业科学工作者找到盐碱地保苗办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5-25
第1版()
专栏:

总结农民实践经验 反复进行科学试验
农业科学工作者找到盐碱地保苗办法
农业科学家们通过在河南新乡和华北平原等地的试验研究,提出了许多解决不出苗、死苗和防治地下虫害的简便易行措施,使盐碱地长出庄稼。他们还同水利、地质等方面的研究人员一起,基本上探明了我国滨海和内陆盐碱土的种类及其形成分布的各种因素,并对华北平原的土壤盐分运动规律作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改良和利用盐碱地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新华社二十四日讯 全国各地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在总结农民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许多使盐碱地保苗的有效措施。农业科学工作者们认为,如果因地制宜地推广这些措施,可以使盐碱地区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
据华北盐碱地区的广大农民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盐碱地上种不成庄稼的主要原因是不出苗、死苗和地下虫害。现在,科学家们都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基点在连续三年的试验研究中发现,豫北大部分盐碱地的盐分都集中在十厘米深度以内的表层土里,这一层正在播种深度范围内,种子撒下去受到盐碱危害,当然不可能出苗。农业科学工作者和当地群众一起,通过多次试验发现,如果在播种前用六六六等农药消灭了地下虫,再犁成四寸左右的深沟,使盐分多的表层土集中在两侧,并筑成垅,然后再把种子撒在沟底,使它躲开盐层,就可以获得全苗。在盐碱地区,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坷垃蛋(土块)吃饭饭”、“一碗坷垃一碗油”。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河北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根据在华北平原研究试验结果,认为这些谚语都有科学道理,如果将盐碱地耕后晒垡,随后把表层土耙碎,造成零点二到一厘米直径大小的坷垃层,既能调节土壤昼夜的温差,保持水分,又能使盐分集中在坷垃的表面,这种办法很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出苗。
各地的农业科学工作者还找到了防止死苗的许多办法。他们的试验表明,勤锄松土,可以把上下土层的土壤毛细管的联系切断,阻止盐分向根层移动。雨后灌水也能抑制返盐,避免庄稼死苗。除此之外,在盐碱地上增施有机肥料,选用耐盐的作物品种,增强种子的耐盐能力,或者提早某些作物的播种期等办法,也都有利于盐碱地的保苗。
各地农业科学研究部门认为,在当前水利设施一时还不可能健全的情况下,应该大力推广这些既简便易行又容易为农民所接受的农业技术措施,这对尽快地恢复和发展盐碱地区的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
除了上述农业技术措施以外,最近几年,各地的农业科学工作者还同水利、地质等方面的研究人员一起,查清了一些有助于改良盐碱地的情况。他们对许多大河流域、滨海地区的土壤进行了大面积的科学考察,目前已经基本上探明了我国滨海和内陆盐碱土的种类及其形成分布的各种因素。对于我国盐碱土主要分布地区之一的华北平原的土壤盐分运动的规律,北方各省的农业科学工作者曾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长期观测的资料一致表明,华北地区全年土壤的盐分是随气候的变化而上下移动的。大体上是三月至六月份是积盐时期,这期间由于雨量少、蒸发量大,土壤里的盐分随着地下水的蒸发逐渐来到地表;七月至八月气温高、雨水多,盐分经过雨水淋溶而下移,然后随地下水流走,这两个月是土壤的脱盐时期;九月至十月盐分又重新向地表集中,十一月至二月是相对稳定时期。这些研究成果,为因时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良和利用盐碱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