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恩平县供销社改善经营一箭双雕 农具售价连续降低 企业亏损变为盈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5-25
第1版()
专栏:

恩平县供销社改善经营一箭双雕
农具售价连续降低 企业亏损变为盈余
新华社广州二十四日电 广东省恩平县供应农村的中小农具,最近一个时期连续两次降低了价格,而经营这些农具的供销合作社却由亏本变成盈余。去年下半年这个县的供销社共供应农村各种价廉物美的中小农具三十一万多件,盈利一万五千多元;今年第一季度供应农具十二万多件,又盈利一千五百多元。生产中小农具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也获得了百分之三的利润。
一九六二年上半年以前,恩平县供销社有部分职工对降低中小农具的成本和销售价格缺乏信心。同时认为,只要农具数量能满足农村需要就行了,价格高一点问题不大。以后,县供销社组织职工们分析了农具成本的构成情况,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都有很大降低农具成本和价格的潜力。从企业内部来说,减少商品的流通费用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过去,经营中小农具由县供销社统一加工、统一调拨,对保证农村需要曾经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做法却增加了县供销社这一级经营环节,加大了商品管理费用,同时也造成了一部分商品的迂回运输,增加了运输费用。经过分析,从一九六二年下半年以后,恩平县供销社就改变了经营办法。他们根据各公社加工能力的大小,确定他们所需的中小农具凡是能在本公社加工解决的,全部就地加工、就地供应,县供销社负责供应一部分原料、材料。本公社不能加工解决的,则组织产销挂钩,由销区直接到产区进货,县供销社在计划上加以平衡。一些主要的、必须在全县范围内统一调济的农具和原料材料供应较少的农具,继续由县供销社统一加工、统一调拨。许多就地加工、就地供应的农具,由于流通费用减少和成本相应降低,销售价格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也相应降低了。例如沙湖公社就地加工的禾桶,每个售价十九元六角,比过去降低百分之七以上。
恩平县供销社分析,原料材料的耗用比较大是影响农具成本较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从企业外部说,过去,有的供销社采购员到外面采购原料材料时,不管价格高低,有货就买;组织手工业部门加工时,也不认真计算原料材料的消耗。去年下半年以后,他们重视了这个问题。除去加强采购工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回收一部分旧料、废料以外,还协助生产农具的手工业合作社,精打细算,核实和降低各种原料材料消耗。例如,过去生产一张铁锄,规定的耗用钢材量是四点三五斤。去年下半年县供销社派出干部,到铁器农具生产合作社帮助他们精确计算,合理选用钢材,使每张铁锄的钢材耗量降低了零点三五斤,成本因此降低,而铁锄仍保持了原来的质量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