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运用村史家史经常进行阶级教育 曹家院队青年觉悟提高爱憎分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6-22
第1版()
专栏:

  运用村史家史经常进行阶级教育
曹家院队青年觉悟提高爱憎分明
据贵州日报报道 毕节县海子街公社曹家院生产队的党、团支部,采用讲村史、讲家史的办法,对广大社员进行阶级教育,提高了青年一代的阶级觉悟。
“唱曹家院子的戏”,——这是这个队讲村史的通俗说法,社员们很爱听。从一九五五年合作化起,这里的社员就有“坐夜”的习惯。天煞黑,许多社员就到队委会来,听队干部们安排活路;干部们热情地同他们一起商量完工作,就组织大家讲曹家院的村史。青年们听得上了瘾。
曹家院子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生产队,但是解放前的每一折“戏”,都是阶级斗争的血泪史。干部们还善于结合队上每个时期的工作来“唱”,这对青年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有一次,讨论粮食分配方案,有的青年社员觉得自家劳力强、人口少,主张“硬斗硬”地全部按工分分配,不考虑队委会从照顾全局出发提出的按人口和劳力相结合的分配办法。这时,队干部就在“坐夜”谈村史时,组织老社员给他们讲有力无处使、出力无代价的故事。现任生产队长曹占臣,过去有个绰号叫“煤头”。“煤头”的绰号由何而来呢?在旧社会,他力气好,又勤快,但是没有田种,只得去背煤。背煤二十年,压弯了腰,得了咳痨,一直是个黑脸光棍。解放后他分了土地,两手有力用得上,才娶了妻,有了子。讲了这件事情后,青年社员们认识到,应该讲阶级友爱,照顾全面,认识到目前按人口和劳力结合办法来分配粮食是合理的。
曹家院共青团还常常请老人来“谈身世”。去秋以来,老人曹廷辉就给团小组讲了三次课。共青团员和青年们,听长辈们诉说旧社会的辛酸日子时,眼睛里湿漉漉的,非常气愤。有个叫小巴子的青年,给队上看两条牛,有一条母牛瘦得只剩一个骨架子。他认为这是生小牛时吃了衣胞,不能再喂壮,等着进汤锅算了。他听曹廷辉老人谈在旧社会里说的一句俗话:“床上难置四只角(被子),圈里难置四只脚(耕牛)”,为了挣到“一只牛脚”多不容易。小巴子听了很痛心,下定决心要把那头母牛喂壮。现在这头瘦母牛长得背圆毛亮,又新产了牛崽。
曹家院许多贫农、下中农社员家里,还保存着旧社会留下来的实物。社员曹德香保存了三代人穿过的“疙瘩衣”,这件衣服经过缝缝补补,有地毯厚,十多斤重;社员曹德宽保存了盖过好几代的“百结被”,有四十多斤重。各家都有自己的“传家宝”。社员们靠着这些向自己的子女讲家史。他们要把这些“传家宝”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永久记着旧社会的苦。
不间断地进行阶级教育,使这里的青年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曹家院的青年已经成为集体生产的一支生力军,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为了夺取丰收,今年插秧前,青年们背上铺盖,带头到二十多里远的金银山上积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