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治山整地 保持水土 发展生产 徂徕山林场协同周围社队造林护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6-23
第2版()
专栏:

  治山整地 保持水土 发展生产
徂徕山林场协同周围社队造林护林
本报济南二十二日电 记者李荷亭报道:山东省国营徂徕山林场七年来出色地完成了在荒山大面积植树造林的任务。
位于山东中部的徂徕山区,东西四十里,南北二十里。全场共有荒山面积十三万亩,几年来已造林的面积占宜林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只有一万六千亩国有荒山尚未造林或待改造。这个林场在这几年中还推动和帮助周围公社、大队造林五万多亩。这样,整个徂徕山区已植树造林十五万多亩,有半数以上树木郁闭成林。由于栽后及时抚育,大部树苗生长旺盛。一九五七年至一九五八年栽的洋槐,现在高达四、五米,松树高达二米。从去年开始,林场工作重点已转为抚育管理。
荒山造林和结合造林进行的治山整地工程,使这个山区的水土保持和农业生产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据山东省水利厅调查:在这个林区四年生的林地内,每年平均土壤流失量,在一平方公里内仅为三十九立方米,比未造林前流失八百六十六立方米显著减少。自合作化、公社化以来,这个山区修建了一百五十九座塘坝、一百一十二座小水库。由于造林增强了水源涵养能力,这些塘坝、水库大都能长年蓄水,浇地面积普遍扩大。未造林前,山区有十多条大沟,每逢汛期洪水含沙挟泥急流而下;造林后,水量小,而且水中所含泥沙也减少了。一九六二年七月十三日,半天之内降三百毫米的暴雨,基本上没有发生严重的冲地现象。山区东部的崅峪公社枣行大队,过去由于水土流失,将一条河沟淤平,两岸五十多亩粮田无收。封山造林后,泥沙不再淤积,五十多亩粮田全部恢复。徂徕大队一九五五年时,粮食平均年产量为一百八十四斤,造林和整修塘坝水库后的一九六一与一九六二年,平均单产分别提高到六百二十七斤和六百八十六斤。封山造林后草多枝茂,使这个地区的烧柴、牧草问题得到了解决或部分解决。天宝公社涝洼大队,由于饲草增多,牲畜增多,近几年每年有大家畜支援外地。
这个林场十分注意同周围公社、生产队密切配合,互相支援。农忙时,他们帮助生产队抢收抢种;生产队造林就支援种苗,进行技术指导。一些生产队烧草、饲草不足,林场在秋收后与有关公社、生产大队共同组织护林割草指挥部,让社员割草。去年下半年,林场又在山权、林权、领导权仍旧归国家的前提下,划出五万亩成林幼林委托给七十三个生产大队管理,以保护林木,解决群众的烧柴、饲草和小农具用材问题。几年来,周围生产队支援林场的合同工,经常保持四五百名;每逢春冬等突击造林季节,平均每天有一千五百名社员来帮助造林。从建场到现在,全林场有百分之九十的林木是社员们协助造的。林场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主要是起组织、带头及技术指导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