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阅读
  • 0回复

战地救护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1-19
第4版()
专栏:

  战地救护法
钱信忠
编者按:钱信忠同志这篇“战地救护法”,是根据他丰富的战地救护经验,具体而扼要的介绍了全部战地救护工作,许多方法比较简单易行,不仅从事战地救护工作的医务卫生人员应当懂得;其中如裹伤法、止血法等,全体战斗部队的指战员,身临火线的担架民工民兵,及边缘地区武装工作队人员,都应该学会并且能够学会这些办法,以备急时之需。特将全文介绍如下:
                       
一、互助裹伤法
负伤后,第一次里伤很重要,裹得早而恰当,免去了许多痛苦,使伤口不化脓,不流血,是伤口好得快慢受痛苦多少的决定关键,裹不好还能影响到残废及生命。因而每个卫生员,卫生战士,都要学会包扎,全体战斗部队的同志,都得学会,今将简单的方法,提供于下:
一、要保持消毒,不要用手摸盖伤口的纱布块,更不要用手摸伤口,即使黑夜能注意尽量注意,因为摸脏了就会使伤口痛、发炎、化脓、好得慢。
二、缠绷带要平、要稳、要紧、要严密,这样少流血,少受痛,尘土也不容易进去。各部绷带缠的方法:四肢绷带,象缠裹腿一样,每圈压住每圈的三分之二,或缠成八字形,如大腿、小腿肚、各关节部,都缠成大八字形绷带,上下来回交叉的缠,才不易脱落。身体上的绷带:一圈压一圈的三分之二,由上往下捆,胸部还可以加一条吊带,即先用一条绷带挂在脖子上,一端由胸前肚脐下,一端到乳房下,捆住长的一端,候绷带缠好,长短两端结住,使挂住而不易脱落。头部绷带:可用一块四方布,盖在纱布上,再用一条绷带绕前额后头捆住这块布,或用四角巾,四个角交叉捆住,两角结在后头颈部,其他两端结在下颚下。下颚绷带:将绷带两头撕开。交叉结在头顶上,两绷带在耳前,两绷带头在耳后,交叉不致滑脱。眼睛绷带:亦用两头撕开的绷带,留出好眼,在耳上耳下交叉打结在头侧。腹部腰部绷带:最好用多头带,即一大块长方形的大布,两端撕裂成六至八条,中间不要撕通,先放在伤员的身子下,两端开叉之带,对正一个压一个,最后一条用扣针扣住,或者互相结起来,没有这种绷带,可用宽长绷带缠法同胸前。
三、绷带不要捆在衣服外面:只要条件许可,应将衣服脱去,或剪开衣服和裤腿,要沿着衣服缝剪或撕开,即容易又节省,但脱剪衣服时,先要用块纱布按住伤口,否则容易弄脏,多受痛苦,多流血。
四、骨头打断的伤员,更要特别小心,缠好绷带后,下肢用一步枪,或刺刀鞘,捆在腿的外侧,把伤腿再捆到好腿上,若是上肢的话,就稳稳的捆在躯干上(即胸脯上),这样做,即使搬动一下也不会很痛苦,并减少危险。若骨尖刺入肌肉内。痛不能忍,刺破大血管而大出血,以后麻烦更多,希望大家练习一番,熟习这种操作很重要。
五、人人学会,大家互助的包扎,对人人有利,各营的医务人员,要积极教会每个指战员,尤其是卫生员与卫生战士,每人学会捆简单的绷带,能减少战场上伤员的死亡、残废与痛苦,因此发动普遍包扎运动,关系极重大。
二、急救止血法
一、出血的种类:分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管实质出血。动脉出血,血象喷射泉,一般很快的喷出,血色鲜红。静脉出血,实质出血,血流出较缓慢一些,不象动脉血那样鲜红。
二、止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应有半分钟的迟慢,如遇到伤员流血,先要用块干净的手巾,或救急包内的纱布块、或绷带,盖在出血的伤口上,用一双手紧紧的压住,压它十分钟,再慢慢的放松一点,看是否还流血,如不流了,就紧紧的缠上绷带,再加一夹板,或步枪等,固定伤肢,高举肢体,慢慢的移动伤员。
三、止血的各种办法:(甲)止压迫止血法:如上述,在伤口上先加压力,而后用紧而平稳的压迫绷带,大部分出血用压迫绷带法可以止住出血;(乙)高举止血法:即用了压迫绷带后,高举伤肢,往往发生惊人的效力。(丙)止血带,是在不得已时用。用一条橡皮带,或自行车内带,或宽布带在出血部上端紧捆住,但必须捆紧,否则反引起更多的出血。因为捆的不够紧,把回去的血管压住了,而出来的血管,仍在流血(即压住了静脉未压住动脉)。(丁)指压急救止血法:遇见了一个大的血管出血,临时为了防止流血空子,就要用指头压住血管的来路,压时要用一双手压,即用一手压住血管,另一只手加压在上面,免得疲劳后松开,不能持久,今将各部止血法列于下:(一)上肢有四个压迫止血点;第一个压迫止血点;在锁骨下中央,用大拇指向下,内方压住锁骨下的大血管。第二个压迫止血点;在腋窝,用第二三四指插入腋窝中,大拇指压在肩上向里向上压至骨头上(肱骨),即能压住上膊出血。第三个压迫止血点;在上膊内侧肉沟(二头肌内侧沟)裹,向里压迫上膊骨,即能压住下面跳动的血管。第四个压迫止血点:在肘弯正中略靠内侧(即肘关节二头肌腱之内侧),向下压住,即可止住前膊出血。(二)下肢有两个压迫止血点:第一个压迫止血点,在大腿跟正中跳动处,向外后压迫(即鼠蹊部中央略低一寸)。第二个压迫止血点,在膝窝里稍偏外侧一点,病人俯卧位,向前压,即可止住小腿出血。(三)头部面部出血;可压住颈部两侧之血管,压时向后内压,不要压住气管,病人不能出气。(四)臀部出血:可用枕头放在肚脐下,用膝盖跪在枕头上,向下即能压住不出血。这办法,瘦人容易,胖人不易达到目的。 
       (未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