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熟悉和表现我们时代的先进人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7-07
第5版()
专栏:

熟悉和表现我们时代的先进人物
胡朋
每当一些演员同志们碰到一块,谈起创造先进人物问题的时候,总是谈得兴致很高,看起来,这是一个为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在我们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里,只要是反映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就总会描写到我们时代的先进人物的。而创造出生动的先进人物形象,又是广大观众所迫切要求的。这样,对于我们演员来说,也就面临着一个不可推卸的任务:怎样演好我们时代的先进人物,怎样通过他们的表演把他们的精神品质展现在舞台上,使它产生出激动人心的力量,发出有力的感召作用,鼓舞作用,从而尽到我们演员的时代责任。
只有扮演先进人物的愿望是不够的,纯熟的演技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要想很好地表现他们,就必须真正地熟悉他们。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出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在这个问题上,对我们是有很大启示的。舞台上出现的一群真实生动的先进人物,固然和剧作的成功分不开,可是我们也深深感到,如果演员们不是和这些人物有过长期的接触,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细致的了解,恐怕是难以把这些人物创造得这样鲜明动人的。最近又读到该剧连长鲁大成的扮演者宫子丕同志写的文章,了解了他怎样从生活中产生出人物形象的过程,就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看法。
如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不熟悉,没有确定的理解,或者理解的不对头,和实际生活里的人物有很大的出入,或者选取的外部形态,不是从生活中吸取来的,而是从别处借用来的,那么,在舞台上就会出现不真实的或者是一般化的表演。
如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熟悉,有了解,有感动,那么情况就不同了。在研究角色的时候,就会联想到生活中许多类似的人物,并且勾起许多有关这类人物的记忆,就会根据对人物的切实理解和感受,去塑造人物的精神状态,并且能够从充分的生活素材中,挑选到最准确的、最有说服力的外部形象。
跟劳动人民有了较多的接触,在思想感情上比较能打成一片的时候,再扮演他们,就有可能掌握他们的气质,体现出他们的细致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调,从而获得真实感。我们有时看戏,觉得有些表演有战士味,有农民味,有工人味,我认为这“味”,正是从长期生活中得到的。
演员扮演的人物,要是观众看了觉得不像,觉得不是那么回子事儿,就不容易受到感动。怎么叫观众相信呢?这要演员自己首先相信“我的人物应该就是这个样子”,演员的这种信念,只有对这类人物熟悉,才能得到。
我们说,熟悉人物,绝不只是掌握了人物的外形、姿态和声调,因为,人物的一切外部表现,都是一定的思想感情的流露,我们对角色的信念,应来自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真正理解,宫子丕同志在他的文章中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由于他跟鲁大成这样的连长们长期相处过,他就能够理解到,这样的人物到了南京路会产生怎样的感情;他对待当时犯了错误的排长,会表现出怎样的心情;对待新战士又会怎样想;对待指导员,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种体会,又使他自然地联想到人物的外部表现,产生出每一场戏的表演设计。
在对待生活的问题上,我们演员中间认识的并不是那么一致的。有时候,希望到生活中去寻找几个“鲜明形象”,并且满足于搜集到的外部特征。我是这样看,如果不从生活出发,不从人物出发,毫无根据地为人物加上些外部动作,不仅不会成为“鲜明形象”,相反的常常会损害了人物。我想我们到生活中去的目的,如果只是热中于听到几个故事,或者着重搜集一些人的姿态、动作、音容笑貌,这种作法,恐怕是不完全妥当的。因为这并不能解决对人物真正熟悉的问题。
对人物的真正体会,和演员本身的思想改造是分不开的。经历过某一斗争,在斗争中体验和观察到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对人物就更容易理解,并产生对角色的信念。不然的话,虽勉强安排了表情动作,也会貌合神离的。听说有的人,对雷锋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品质,觉得不可理解,这样的人,如果是演员,恐怕是演不好雷锋的。
演好先进人物的问题,对我们演员来说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课题。它要求我们通过接触生活,投入人民群众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来真正熟悉我们时代的先进人物,为我们的创造打下结实的思想感情的基础。我觉得毛主席号召我们到火热的斗争中去,“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道理就在这里。
为了能深刻地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物,一切生活现象,我觉得对我们演员来说,进行不间断的政治学习是很重要的。毛主席的著作,我党为反对现代修正主义所发表的文章,当前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这些都是指导今天现实斗争的最具体最实际的马列主义,这正是我们用来观察生活的光辉指针。我们时代的先进人物,他们之所以先进,正是因为他们的行为体现着党的思想,就从熟悉体会先进人物来讲,政治学习也是必需的。
斗争的锻炼和革命理论的学习,当然决不仅仅有助于认识先进人物,它帮助我们认识整个社会,包括一切人,一切阶级。这里,我想举出前线话剧团演出的《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林媛媛为例,这是一个既被赞扬又被批判的人物,林媛媛的扮演者,如果不是以劳动人民的感情,以无产阶级的观点来批判地对待她的人物,是无法把这个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幼稚心理和可笑的神态,揭示得那样真实,那样深刻的。
演员对人物取什么态度,赋予怎样的感情,这和演员的思想锻炼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创造我们时代先进人物的任务,也就要求演员,能够通过斗争生活的实践和思想修养,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强调这一点的时候,我并不想贬低演技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技巧的锻炼,理解了的东西,就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不过话要说回来,如果对人物不熟悉,不理解,那么演技也是无能为力的。(附图片)
影片《槐树庄》中的郭大娘(胡朋饰)正在看儿子的立功喜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