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0阅读
  • 0回复

异途同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7-09
第2版()
专栏:

异途同归
本报记者 陈健
在河南省的农业科学学术讨论会上,五十多岁的老农、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良种栽培所特约研究员龚文生,谈起农业科学问题来很像知识分子;年轻的知识分子、河南省农业劳动模范张履鹏,谈起农业科学问题来却使用农民的语言。他们的年龄、像貌、气质很不同,但人们总觉得他俩很相像。他们两个,一个是六个优良小麦品种的培育者,一个是我国第一个谷子杂交种的培育者。
两个不同的起点
龚文生是豫南内乡县人。他在个儿还没有麦秆高的时候,就跟爷爷在地里选种。老人选种极为严格,麦籽不饱满不选,麦穗不够长或者长得不端正不选,甚至两头不一般粗也不选。爷爷告诉幼小的龚文生说:“母大子肥,这是祖辈选种的经验。”龚文生的父亲也是选种能手。临到龚文生,他家已是远近闻名的选种世家了。然而在解放前,这个选种世家却连一巴掌大的土地也没有。解放后,龚文生分得了八亩地,他首先挑出七分多最好的地作种子田。土地改革后的第一年,他精选的良种抗住了虫害,获得了丰收。县的领导同志去他家访问请教,说选种是门科学,鼓励他好好研究,选出又多又好的良种,让全县农民都获得丰收。龚文生第一次听说选种也是一门学问,决心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年,他从过去精选的一批农家小麦品种中,挑出二十八种最好的品种点播在自己的种子田里。每天晚上,他向上中学的儿子学文化,他知道要掌握育种科学知识,首先要有文化呵!
张履鹏和龚文生的出身不同。一九五○年,二十一岁的张履鹏,从一个农业专科学校出来不久,根据国家的需要,他选择了谷子育种这个研究课题。在学校里,他就懂得,科学研究必须以丰富的生产经验作基础。他下决心到农村去,到农民群众中去,吸取自己所缺少的营养,并把自己的知识献给农村,献给农民群众。就这样,他背上背包到了农村,迈开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一个向科学进军
在龚文生的种子田里,一九五一年,出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麦品种,是他从南阳农业科学研究所带回来的。粒大,籽饱,产量高,群众叫它“大籽麦”。一打下,你一把我一把就分光了。第三年,内乡县种了十几万亩。龚文生到群众中去收集反映,农民说,大籽麦好是好,不过还有难于脱粒、麦壳坚硬的缺点,问龚文生能不能选个比这更好的。龚文生决心改造这个品种。那时玉米人工授粉的新技术在农村开始推广,龚文生受到启发,便在自己的种子田里选出几个能弥补大籽麦缺点的品种,和它杂交试验。
龚文生的研究工作,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他儿子的文化知识已满足不了他的要求。这时,他经常到县城的新华书店里去。有一次,他买回一部《田间育种学》,靠他自己苦学苦钻和儿子的协助,居然读下来了。米丘林关于遗传性和变异的学说,使他入了迷。他反复地回味米丘林说的话:人类不应该消极等待,而应该积极干涉植物的本性,使之依照人类愿望,发生定向的改变。这些道理把龚文生的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他大胆的向有关部门写了一封热情的求援信。十五天后,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和省的有关部门派了四位种子专家来到龚文生家里。
专家们惊住了,原来大籽麦就是南大2419。这是一种春性小麦品种,解放前,有些种子专家认为河南的农民有早播的习惯,只适宜种冬性或半冬性的小麦品种,不适宜种南大2419。解放后,南阳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也曾试验了两年,但没有成功。现在,龚文生竟试验成功了。专家们对龚文生这项成功的试验作了很高的评价。从那以后,他的研究工作,在专家们的帮助下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九六○年,经过杂交后的南大2419,已定型为一个新品种,大田推广后,每亩单产六百二十一斤,比南大2419每亩平均单产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四。这年,中央有关部门向全国推荐了这个品种。这就是“内乡五号”小麦。之后,内乡十九号、二十号、三十六号和四十一号等五个优良小麦新品种也陆续诞生。
一个向实践学习
当龚文生随着自己的育种活动逐步向科学理论进军的时候,张履鹏却在另一个天地里开辟了自己的道路。他用一年多的时间,徒步跋涉,访问了豫北的二十多个县、上百个村庄。为了搜集一个优良的谷子品种,他登上过王屋山、林县的蹯龙山,还去河北、山东等地访问过张希顺、董长生等种谷能手。他和他的同伴收集了许多种农家谷子,记录了上百万字有关谷子丰产的经验资料。这个青年人,沿途考察县志和碑文上有关谷子生产的记载,采集研究流传在民间的古农书……。这一切为张履鹏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张履鹏和他的同伴,一面把一批经过试验的农家谷子品种向周围大队推广,一面又积极进行其他的杂交试验。谷子粒小花小,杂交比较困难,而国内外关于谷子杂交育种的文献资料又很少,成功的杂交种当时还没有一个。他连续试验了两年,都没有成功。
他知道自己还没有完全掌握谷子的生物特征,还需要向农民学习。于是,他背上背包又走了。他到了温县马庄,找到河南省劳动模范、谷子亩产千斤的种植者张图书。他跟张图书同吃同住一年多,白天一起劳动,学习锄地、匀苗和管理谷子的一套技术;晚上,帮他搞副业,谈心。就这样,张履鹏真正了解了农民的过去和现在,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在马庄,他用很高的政治热情和他的同伴合作,由他执笔写成第一本书——《谷子丰产经验》。这本用浅显的科学理论总结出张图书种谷经验的书,一直在河南农村中广泛流传。
一九五五年,张履鹏和他的同伴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谷子杂交种的第一代。但是,要使它定型为一个新品种,还要继续培育好几代,在正常情况下,需要六、七年。张履鹏想起农民急需要谷子新品种的要求,决心缩短新品种的繁育时间。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愿望呢?他想起了他的老农朋友,于是又背着背包上了山。
辉县井峪村的一位老农,向一心为农民培育新品种的青年人,献出一本祖传的古农书,书中转录了《畿亭全书》中“冬月种谷法”的原文。大意说:秋收后,久旱不雨,不能及时种麦;直到过年一月,仍可种谷子,比麦子只晚熟二十天。这段文字,使张履鹏联想到这个县赵窑村村头一块古碑上留下的另一段文字:麦收后,久旱不雨,不能及时秋种,直到七月仍可种谷子,十一月还有收获。这是群众度荒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张履鹏反复琢磨,思想逐渐明朗起来,不是吗?“一月到七月,七月到十一月”,谷子一年可以两熟呵!
一九五八年,我国第一个谷子杂交种“新农冬二”缩短一半时间诞生了。之后,张履鹏和他的同伴又培育出“新农三○”、“新农七二四”、“新农九四一”。这些新品种有的已在河南大面积推广。据一些地方的调查,这个杂交种比当地品种增产百分之二十五到五十。
达到了同一个目的
为了使龚文生在更好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领导部门决定让他在内乡县良种繁育场专门培育良种。记者访问他的时候,他打开“全国小麦分布图”介绍:“内乡五号”参加二十四个省区的区域试验情况和河南大面积推广他培育的几个新品种的增产数字。龚文生看得很远,抱负很大。他认为,“内乡五号”作为一个春性品种,适应程度还有局限性。四年前,当这个品种在他的家乡大面积推广时,他就研究了河南的气候条件和土质情况,特别是群众麦播期的习惯,开始培育出一批冬性和半冬性品种。现在,他的试验田里八十多个正在培育的小麦品种,有十六个已显出很好的适应能力和增产效果,被专家们认为是很有希望的优良品种。十几年来,龚文生在科学理论上迈进了一大步,他经常收到北京、河南农业科学研究机关和有关部门的图书资料,也经常参加那里的科学讨论会。一九六○年,他作为《中国小麦栽培学》这本书的审查人之一,在北京和许多国内知名小麦专家会聚一堂。现在,他经常手不释卷地读着米丘林的遗传学,小麦栽培学等书。
而张履鹏呢,他一直是新乡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技术员,他在豫北几个村子里扎下了根,作为他科学研究和帮助社员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基点。农民们都把他看成亲人,过一个时期不去,就到研究所来找。他在科学理论水平上的提高更为明显。十几年来,他写了《粟及其栽培技术》、《粟的杂交育种》等书籍和许多科学论文。这些书和论文,都由北京、上海有关出版机关和刊物出版,有些已经列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主要参考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