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边疆村寨佳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7-17
第2版()
专栏:在兄弟民族地区

边疆村寨佳话
高黎贡山西麓森林边沿有两个村寨,相距不过一里,都叫邦宛。一寨住的是崩龙族人,另一寨住着景颇族人。邦宛寨的崩龙族人和其他地方的崩龙族人一样,从来没有养过猪。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后,段老六和王角纳想养猪,可是没有猪种,而且又不知道怎么养,于是托区里的景颇族干部排早山帮忙。邦宛寨的景颇族人张勒丁、李乔保得知这个消息,就把怀了孕的五条母猪卖给王角纳和段老六。一天中午,当李乔保赶着五条猪从一条山间小径上来到崩龙族人的村寨时,许多崩龙族人都到寨门口迎接。他们怎么能不高兴呢?几百年来,在这条山间小路上只有崩龙族人背着谷子、公鸡去上“保头税”(解放前,傣族土司为笼络景颇族山官头人,以协助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划出一些村寨由有势力的山官当“保头”,征收鸡米。当地汉语称保头税)。现在还是这条小路,景颇族人赶来了母猪。李乔保和张勒丁还热心教给崩龙族人段老六、王角纳养猪方法。只有个把月的工夫,李乔保卖给王角纳的母猪,就生了小猪。从此,邦宛村的多数崩龙族人家都养起了猪。
这两个寨子,过去长期是冤家对头。远在二百五十年以前,景颇族山官派了六户景颇族人,在邦宛寨的背后山坡上建立了一个村子(也叫邦宛),监视崩龙族人的行动。每年秋收时,石板山官就住在这里坐催崩龙族人交纳“保头税”。谁不上“保头税”,谁就有死于非命的危险!
过去,崩龙族人把受景颇山官的压迫,看做是受整个景颇族的欺侮;现在深深地懂得了景颇族山官是景颇族崩龙族共同的压迫者,两族劳动人民是真正的亲兄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