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天桥商场领导干部经常站柜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7-18
第1版()
专栏:

密切联系职工群众 不断改善经营管理
天桥商场领导干部经常站柜台
为了保证干部参加劳动的时间,他们精心安排会议,加强集体领导、明确分工负责,并建立了定期“碰头”制度,汇报在劳动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研究处理办法,然后分头去办。领导干部在参加劳动时,一方面和普通售货员一样认真卖货,一方面注意发现问题,有计划地改进工作。
本报讯 记者孙世恺报道:基层商店的领导干部只有经常站柜台参加售货等劳动,才能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并且带动职工群众不断改善经营管理。这是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经验。
天桥百货商场是一个中型的综合性商店,现有职工八十多人,经营近八千种商品,每天销售额近六千元,星期日常达万元以上。商场的日常管理工作比较繁忙,可是,站柜台出身的商场党支部书记崔广成、经理张继斌、副经理赵维新,一直坚持以普通售货员的姿态,经常到货场卖货。他们从多年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站柜台,经常同职工一起劳动,才能够正确地进行思想领导和业务领导。
崔广成向记者谈起他坚持参加售货等劳动的认识时,追忆到五年前整风运动中的情况。那时,职工群众对商场领导干部整天坐办公室,极少和职工群众接近,很有意见,便张贴大字报提出批评。这件事引起了刚从售货员提升为商场主任的崔广成的深深警惕。他想,自己是本商场的老售货员,绝不能一脱产当干部就脱离群众,而应该像以往一样经常和群众一起劳动。于是,他和其他管理干部每天到柜台卖半天货,跟售货员一起扫货场,擦玻璃,下门板。售货员们看到商场领导干部带头卖货,大家的干劲更足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九五八年二月间,他们和职工群众一起研究了改善服务态度的问题,并且订出服务公约,向全市商业职工提出了改进商业工作的倡议,得到广泛的响应。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又实行了干部参加劳动、职工参加管理、顾客参加监督、改革企业经营管理的“三参一改”的办法,使领导干部摆脱一般性的事务工作,有较多的时间参加售货等劳动。几年来,他们正是抓住这条做好工作的根本性的措施,始终保持劳动者的本色,促进商场的业务蒸蒸日上。
商店干部站柜台参加售货等劳动十分有利于改善经营管理,这是天桥百货商场领导干部的切身体会。他们从实践中认识到,零售商店的经营管理工作,如进货的选择、劳动组织的安排、货场的陈列以及营业时间和营业方式的确定等等,都必须以市场的情况和消费者的要求为转移。同时,商店的经营思想、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又都在柜台的业务活动中集中反映出来。商店领导干部要及时、切实地掌握这些情况做好管理工作,必须经常深入货场同售货员一起劳动才成。有一次,崔广成到搪瓷组同售货员一起卖货,看到两位顾客买了一套茶杯和茶盘,还想买一面大镜子。售货员热情地对顾客说:“我们没有大镜子,请到前门礼品部去买。”顾客们称赞了售货员的服务态度,同时说:“商场百货品种不全,是美中不足。”崔广成感到顾客提的意见很对,当场想起商业行业中的一句老行话“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点头自来”,心想,这不就是说明做买卖不但要服务态度好,还要花色品种齐全,顾客才能满意吗?当天晚上,崔广成就和搪瓷组售货员一起研究顾客的意见。第二天,组长便去批发部进货。销路果然很好。有一个时期,张继斌在柜台卖货,看到新来的几台高级收音机总是无人问津,心里有点纳闷。一天,有一位老年人来买收音机,挑来选去看中一台,可是一打听价钱,二话没说扭头就走了。这本来是柜台前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张继斌细细地琢磨了一番。他想,天桥商场附近一般居民多,机关工厂少,永定门外郊区农民到这儿买货的不少。因此,商场进货应当注意这个特点,主要经营中下档商品,才能适应顾客的需要。于是,他及时和其他领导干部、职工共同研究了商场的经营方针,扭转了盲目追求经营高级商品的思想,并分析了顾客的意见,不断增加对路适销的商品。赵维新在站柜台时也经常及时解决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今年三月间,她在百货组卖货时,发现许多顾客都喜欢买上海牌洗衣粉。没几天功夫,库存的上海牌洗衣粉就卖光了,可是还存八箱其他牌子的洗衣粉。她对组长说:“上海牌洗衣粉挺受顾客欢迎,我们要继续进货。”组长却说:“再进上海牌,咱们库存的其他牌子的洗衣粉更卖不出去了。”赵维新心想,这种经营思想对头吗?难道为了推销库存商品,可以不顾顾客的需要吗?在第二天晚上的小组碰头会上,她又听到售货员反映:这些天有些顾客买不到上海牌洗衣粉,都带着失望的心情走了。次日,她就通知采购员采购上海牌洗衣粉。商品对路适销,柜台上的买卖又活跃起来。
言教不如身教。这个商场的领导干部经常站柜台参加售货等劳动,以自己的行动在职工群众中树立了好榜样。食品组新职工王玉琴刚到商场,看到这样大的买卖,自己也大手大脚地工作,对使用包装用品很不在乎。后来,她看到支部书记在自己小组参加售货等劳动时,见到掉在地上的纸绳都拣起来,心里很感动。她想,领导干部这样爱店如家,正是自己学习的榜样。从此,她就下决心珍惜国家的一点一滴的资财。有个时期,王玉琴卖纸烟,看到每条烟的包装纸都很好,如果像过去那样随便打开掷到废品堆里真是怪可惜的,便好好拆开剪成一块块送给五金、百货组做包装纸。在十多天里,她就帮助那两个组节约了七八斤好包装纸。 
人们一向认为商店的经营活动是复杂、繁忙的。那么,干部经常站柜台参加售货等劳动会不会影响管理工作呢?天桥百货商场领导干部的回答是:安排得当,就不会影响工作。他们开始站柜台参加售货等劳动时,也觉得劳动和工作有矛盾。有时感到业务忙,接待来访任务大,没有时间下去。结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忙着处理日常事务,就是出外参加会议,很少参加售货等劳动。党支部及时讨论了这个问题,认为这里既有干部的思想问题,也有实际工作的安排问题。在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以后,商场的党支部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切实改进工作方法,保证干部有参加售货等劳动的时间。
头一条措施是精心安排会议。把日常的会议固定在早晚营业外的时间;尽量少开店务会或组长会,有事由干部分头到组传达;必须召开的会议,会前作好准备,确定会议重点,以缩短会议时间,提高会议质量。
第二条措施是加强集体领导,明确分工负责。支部书记、正副经理和工会主席都有明确分工,不论参加上级会议,或者部署工作,都由主管干部去做。平日只留一人在办公室值班处理日常事务,接待来访客人等,其余人员一律上柜台。
第三条措施是建立领导干部定期“碰头”的制度,汇报在劳动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共同研究处理办法,然后分工去办。
这些措施和安排能否坚持下去呢?从天桥百货商场的经验来看,首先要看商场干部对于参加售货等劳动有没有决心和毅力,同时也要看有关的上级部门是否相应地改进工作。如果上级召开的会议和要的表报很多,商店干部就是有参加售货等劳动的决心,也难抽身去参加。张继斌今年上半年的情况完全说明了这个道理。他在三四月份,几乎每天不是参加会议或听报告,就是接待来访客人或写汇报材料,一个月也难挤出几天上柜台。进入五月份,情况大大改变了。有关领导部门改进了工作方法,很少召开会议,有事就派人到商场来了解情况。他们对来访的工作也作了适当的安排;加上商场内部妥善安排了工作和会议,这样就保证了商场领导干部每周能参加售货等劳动三天以上。据统计,五月份,崔广成参加售货等劳动十四天,张继斌参加十四天半,赵维新参加二十五天。
干部走出办公室到柜台参加售货等劳动,自然是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作为商店的领导干部如果仅仅满足于到柜台顶一个售货员干活,显然又没有达到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要求。那么,究竟怎样才好呢?这个商场的支部书记和经理对这个问题反复思考过讨论过。他们开始参加售货等劳动时,觉得下去卖卖货,顶一个售货员,不特殊化就成了。那时,哪里忙就到哪里去,看到哪个组结账太晚,就去帮助结结账;有的组进货多,又去帮助搬搬商品;更多的时候是临时去替替班,卖一两个钟头货又回到办公室了。对这种做法,职工们感到不满足,觉得“领导干部下来是好事,就是不解决问题”。干部们也觉得不能抓住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不能真正和职工打成一片。于是,党支部又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干部参加售货等劳动和售货员劳动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站柜台要遵守劳动纪律和制度,和普通售货员一样踏踏实实地卖货;不同的是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比一般职工站得高、看得远,善于在劳动中发现问题,有计划地改善经营管理工作。因此,他们采取了蹲点的办法。譬如今年五月份,张继斌到搪瓷组参加售货等劳动,就是有意去了解这个组最近销售额下降的原因。他在营业空闲时间和新老职工交谈营业情况,又在卖货时留心顾客买货选货情况。他发现全商场的夏凉商品摆布不够合理,搪瓷组卖凉席,百货组卖扇子、旱伞,鞋组又卖草拖鞋。这样分散经营,既影响销售,又使顾客感到很不方便。他又了解到搪瓷组组长是新调来的,不熟悉这方面经营的情况。他把这个问题提到店务会上讨论后,采取了新措施:由搪瓷组开设夏凉商品部,把全商场各组卖的夏凉商品集中到一处,又调一个熟悉这方面业务的老售货员去经营。这个商品专柜开设后,受到顾客的欢迎,营业日益活跃,销货额比以前增加了两倍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