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以积极态度对待市场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7-18
第2版()
专栏:

以积极态度对待市场的变化
静远
市场对经济形势变化的反应是灵敏的。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大好形势,都会直接间接地反映到市场上来。商业工作者要密切注意市场的变化,密切注意各方面经济发展对市场的影响,以积极的态度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能够赶上形势的发展。
最近时期,市场的变化很显著,市场情况有了进一步好转。引起市场变化、情况更加好转的因素很多,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农业生产的增长。农副产品更多了,副食品和其他商品的品种花色更丰富了,议购的小宗物资的价格也更平稳。市场供应日益充裕以后,消费者选择的标准也更高了。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收购的产品越来越多,可是货物销售却可能显得不那么迅速。这种突出的变化,城市里的商业单位固然感受到,农村里的商业单位更容易感受到。因为农村商业单位联系着广大农村的公社、生产队和社员,农业增产,商品量增加,就会“首当其冲”。面临市场情况的变化,应当怎么办才好?这是商业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
可能有人看到某些农副产品销售不快,就想“量出为入,适可而止”,减少一些收购量。看起来这似乎是一种避免货物积压的办法,然而实际上却不一定妥当。因为某些农副产品销售不迅速,只是一种现象,并不是今天市场的本质问题。事实上,某些好像销售困难的东西,只要努力想办法推销,往往不是滞销,而是不少方面正在大量需要的;不是应当减少收购,而是应当增加收购的。我们知道,国家对于重要农副产品的收购计划和外销计划,是在年初根据预计的情况确定的。现在执行的结果,有些地区有些产品的收购数量超过了原定的计划。这说明了原来的预计不很合乎实际情况。比如,浙江省义乌县今年一月到五月收购生猪四万零五百头,已经达到全年收购计划的百分之九十六点四。这样下去,全年能够收购的数量会大大超过原来的计划;而与此同时,外地还在继续大量需要生猪。在这种情况之下,义乌县商业部门是应当按照原来的计划办事,超过了就不再收购呢,还是应当把情况反映给上级商业部门,追加计划,继续收购呢?毫无疑问,应该增加计划,努力收购。同样,对于许多不是计划收购的小宗农副产品,如果生产队和社员愿意更多地出售,只要还能够进一步开拓销路,扩大供应,也要尽量多收购。
还有另外一些情况。例如,今年有些地方的苇席增产很多,可是其中某些品种目前销售不很迅速。商业部门要不要继续收购呢?这就需要作一些调查研究和具体分析。据了解,有一部分苇席是供粮食仓库和其他有关部门使用的,目前还不是大量需用的季节,要到秋季才畅销;有一部分上市的民用炕席,规格质量不适合消费者的需要。如果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了这些情况,苇席产地的商业单位显然不应当笼统地减少收购量;而要这样办:对于必须储备到以后再销售的,要收购和储存起来,以便到旺季充分供应;对于规格质量不合适的,要帮助公社和生产队改进生产,制造适合消费者需用的苇席。
像以上所举的情况,不只限于少数产品。大多数农副产品,只要规格质量合适,价格合理,一般是可以销售出去的。对于商业部门来说,为了适应市场状况的变化,要积极帮助生产队和社员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努力打开销路,扩大物资交流。这样做,对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都是有利的。
当然,确实也有一些农副产品,由于市场情况变化,销路减少了。在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努力推销以后还不能销售的,商业部门自然有必要根据具体情况减少收购数量。这样做,一方面不至于造成积压,有利于商业部门的经营;一方面可以促使生产队和社员重新安排生产,避免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生产队和社员常常会对商业部门提出另一个新的要求:帮助他们推销其他的副业产品,使他们能从别的方面开辟更广阔的生产门路,增加更多的收入。这是十分合理的要求,商业部门要重视,并努力设法帮助。在这方面,福建省建瓯县南雅供销合作社的做法值得仿效。
前些时,南雅供销合作社根据市场的变化,减少和停止收购竹片、竹筷、土箕、草鞋等几种滞销产品。这样,有些生产队的副业收入减少了,社队干部和社员群众普遍要求供销社帮助他们打开其他产品的销路,支持生产队开展新的副业生产。这个供销社的职工认真负责地对待这种要求,积极主动地帮助生产队和社员扩大生产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他们一方面到农村访问座谈,了解生产情况;一方面到外地同商业、工业单位联系,摸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当地的一些生产队副业有了新的增长。他们利用过去制竹片、竹筷的原料改制土纸,利用杂木发展香菇生产,并且恢复和扩大了当地曾经有过的一些传统副业,先后增加和扩大了桐油、笋干、茶叶、毛竹、薏米等十种产品的生产。这样,虽然因为一些产品的收购量减少,生产队和社员的收入将比去年少一万三千五百元;但是,由于新收购和扩大收购若干产品,预计生产队和社员的收入又可以增加五万七千元。增减相抵,生产队和社员收入还有较大的增加。供销社的经营也扩大了,今年头五个月的收购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二,超额完成了上半年收购计划。
农村有丰富的资源,有广阔的生产门路,现在许多地方的劳动力又比较充裕,农村人民经过社会主义教育以后从事集体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是发展各种农副业生产、进一步开展多种经营的好条件。但是,究竟应当生产什么,怎么样搞好生产?这就需要生产单位和商业单位共同配合,认真地分析生产资源和销售等情况,切实地统筹安排生产和收购工作。有些生产项目的技术、工具设备等问题,还特别需要商业单位帮助解决。目前,农村中常常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两个条件大体相同的、甚至于粮食产量也很接近的地区,由于多种经营有好有坏,副业产品销售有得法与不得法的区别,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社员收入、市场物资交流的水平,就会有很大不同。这说明:商业部门积极收购农副产品和合理促进农副产品生产,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是不小的。平常是如此,在市场状况变化时尤其是如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