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一丝不苟为集体——记简阳县优秀记工员李同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8-09
第2版()
专栏:

一丝不苟为集体
——记简阳县优秀记工员李同发
本报记者 彭自襄 孙跃冬
李同发从工厂下放回到自己家乡——四川简阳县石钟公社和平大队第二生产队,第二天天不亮就同社员一起出工了。这个放牛出身的青年人,吃苦耐劳,能写会算,很快就被大家选为记工员。
白天,李同发和大家一块儿在田头劳动;收工以前,在田头就地登记工分;晚上,或者下大雨的日子,他便埋头在一张小方桌上,聚精会神地清理工分账目。他负责记工以来,这个生产队做到了工分当天算清,工分账目十天一小结,一月一公布,丝毫没有差错。社员们谈起这些事,都禁不住竖起大拇指,夸奖李同发办事细心。
工分,是每个社员劳动多少、好坏的标志。记工记得准确,才能体现出按劳分配的原则,更好地调动社员出工的积极性——李同发就是抱定这样一个认识来做工作的。他平时不是简单地记录工分,而是首先帮助各个作业组把工分评好,和大家一起检查验收农活质量。由于他积极负责,大家评工时也就十分认真,社员把这叫作“战地验收”。
今年二月一天的傍晚,李同发来到一块棉地旁边登记当天的工分时,看见大片棉田整得又平又细,满心眼里高兴。但仔细一看,中间有几行地的土块比拳头还大,土面像癞蛤蟆的脊背一样,七凸八凹地摊在中间。
“你们一道做的活,为啥有的地整得细,有的整得那样毛糙啊?”李同发不禁问道。
“我们是各人包干平整几行地,从头到尾各自负责。”人们回答说。
“这一小片地的活要返工才行,要不,会影响全队的棉花播种质量。”他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但是大家都不开腔,他又接着问:“这几行地谁整的呢?”
“是你妈整的!”社员们指着站在一旁的蔡维芳大娘说。
李同发望着自己的母亲说:“妈,这活做得太粗呀!”
“我看这满行了,你说不行,少评几分工算了。”
想不到自己的母亲很不耐烦地给碰了个软钉子。这时,社员们都望着李同发,不知他在这道难题面前怎么办。哪知,李同发却说:“按队上规定,这块地得返工重做。”
站在旁边的社员,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对蔡维芳说:“大娘,看你娃子干活多认真,你今天这活不返工怎么行?”也有几个人劝说着:“算了,娘儿俩一家人,说得过去就行了。”李同发这时又说话了:“公归公,私归私,不能因为是我妈,就坏了队上的规矩。”
晚饭时,一家人围着大方桌,边吃饭边聊天。妈妈还企图说服儿子,自己情愿少评几分工,将就点算了。李同发仍然不同意,开导她说:“妈,你老人家经常给我们谈起过去,那时我们穷得没地没牛,尽管天天勤耙苦做,日子还是很难过呀!现在靠大家齐心干活,我们已得到许多好处。如果不能保质保量搞好集体生产,怎么能行呢?”母亲这时只顾埋头吃饭,不再开腔了,他便进一步说:“我们是贫农出身,事事要行得正立得直,做个样子。”这一番道理说得一家人都点头称是,坐在桌旁的妹妹表示,明天代妈妈去返工;不料,这番好意被母亲拒绝了,她笑着说:“该我返工,不要哪个代替。”第二天天刚亮,蔡维芳就扛起锄头下地重新把土块打细整平,直到中午,才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来。
就在夏收夏种前夕,当全月工分账目公布之后,生产队长张志高看到自己这个月只有十三个劳动日,他愣住了。心想,自己经常参加劳动,以往每月都要得二十多个劳动日,为什么这个月工分这样少?一定是小李把工分记错了。他找到李同发,要求查一下工分账。当他看到工分册上,自己只有十多个劳动日时,他还不大相信,再仔细一查,原来在自己的名下有十多天都是空白,没有记工分。
“小李,这些天你忘了给我记工分啦!”张志高指着空白处笑嘻嘻地说。
“那段时间你没有出工,我怎好记工分呢!”李同发答道。
这话提醒了张志高,他想起了那一阵自己在公社开了好几天会,后来又参加了生产大检查,因公耽误了十多天劳动。他连忙解释,要求李同发补记工分。
“队长,按上级规定,干部误工要有公社和大队的证明才能补记,你还是补个手续再说吧!”
当时,张志高认为公社和大队的干部都知道这件事,何必一定再要证明,他有些不同意李同发的意见。李同发坚持说:“不行呀,队长,规定是公社定的,大家都该执行;现在如果依你说了算数,以后别的干部照样办,工作怎能搞得好呢?”这时,在一旁的社员代表王正和和几个老农都支持李同发,说:“这不是不相信队长,是因为要照规定办事。”张志高听了这些话,感到自己做得不对,连声说:“好,好,你们说得对,制度靠大家遵守,我当队长的也不能例外。”
李同发说服自己的母亲重做返工活,在队长面前坚持原则坚持制度,这两件事像长上了翅膀一样,在社员中传播开了。人们为他不徇私情、一丝不苟的精神所感动,从此以后,大家都很重视农活质量,社员们为有这样一个好记工员而高兴。
李同发还经常和社员们讨论减少非生产用工的办法,研究评工记分中的问题,主动积极地向队委会提出合理化建议。今年春节后不久的一天,快收工时,一个反常的现象引起了李同发的注意:同样是挖沟,男社员的进度比女社员慢,女社员一天挣六、七分,而男社员只有三、四分。难道是男社员都偷懒吗?显然不是,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当天晚上,李同发要求队长派自己去挖棉田排水沟。第二天,他跳下沟就用劲挖土,挖了半天,尽管累得汗水直流,掘进的速度却慢得很。原来这个地方全是茅草根,土块又硬,挖土很费劲。李同发弄明白了,这段地的活费工,工分定额偏低,影响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他及时向队委会汇报,当天晚上就调整了这段农活的包工定额。
这个生产队由于干部和社员齐心协力,生产搞得好,不久前被评为简阳县先进集体单位;李同发也被评为“五好”干部。在全县生产队经营管理会上,李同发被指定介绍了自己做记工员的体会和经验。共青团简阳县委向全县青年介绍了他的模范事迹,号召青年们向他学习。但是李同发谦虚地说:“我只不过是按党的指示办事,争取把党交给我的任务完成得更好些;要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做一颗发光的螺丝钉,还得加把大劲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