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一件小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8-10
第5版()
专栏:

一件小事
吴滤
这个题目,是从鲁迅先生那里借来的。
一九二○年,鲁迅先生用这个题目写过一篇短文,收在《呐喊》里。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件小事便是“民国”六年一个冬天的早晨,鲁迅先生因为生计关系,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一路上几乎遇不见人,刚进S门,忽而一个老年女人横过马路,衣服兜着车把,慢慢地倒在地上。虽然“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车夫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并且毫不踌躇,搀着她的臂膊,一步一步地向前走。鲁迅先生写道:
……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鲁迅先生最后谈到这件小事时,他说:“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读了今天报上《1000号三轮车》的读者来信,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当我们看到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三轮车工人自告奋勇,载着一位携有重行李的旅客,向水雾迷蒙的远处蹬去时,当我们看到这位三轮车工人一路体贴乘客,把他送到宿舍门口,不以为苦,反以为荣时,当我们看到正待乘客要在意见簿上留些感谢的话,这位三轮车工人却很快地蹬着车子走了时,当我们看到这位三轮车工人不是别人,而是杭州市三轮车服务处的党委书记王春森同志时,我们也不禁感到了鲁迅先生曾经感到的那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
然而,这后影,却又比鲁迅先生《一件小事》里那个车夫的后影,不知高大了多少倍。他,一个党委书记,这在从前就是所谓做官的,却没有半点官气,反而像普通三轮车工人一样地蹬车,而且别人不去的远处,他第一个去;支配他这样热情工作的,不是什么物质的刺激,也不是什么良心的驱使,而是一个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自觉。这形象,真是要“仰视才见”的啊!
“民国”六年,距今将近半个世纪了。半个世纪前的中国,正是豺狼当道的时候,鲁迅先生耳闻目睹的国家大事,总是些尔虞我诈,倾轧排挤——只是教人增长了坏脾气,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唯有在劳动人民的身上,才能增长些勇气和力量。如今,换了人间,像王春森这样高大的形象,在我们的社会里,不再是凤毛麟角,而是难以尽数的了。在田地里,在工厂里,在商店里,以及在三轮车上,正不知有多少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像普通劳动者一样地辛勤劳动着。我们耳闻目睹的国家大事,也不是使我们增长坏脾气,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而是使我们心情舒畅,意气风发,更加热爱党和国家,热爱我们的人民。这是我们比鲁迅先生幸福的地方。
不过,面对着王春森这样高大的形象,我们也应该像鲁迅先生那样反躬自省,看看自己有没有惭愧的地方才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