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8-11
第6版()
专栏:


杜静波
清早,红莲从城里回到村,叫着爹妈跳进院里,农家小院立时欢腾了。柱儿喊姐姐的惊喜声,妈喊“莲莲”的亲昵声,爹藏在嘴里的隐笑声,使这小院充满了生气、温暖、快乐。
爹问累不,妈问住几天,柱儿乐得说:“姐姐长胖了。”
“咴咴”,院墙外一声骡子叫,爹从腰里掏出条洋肚手巾裹在头上,看了红莲一眼,对柱儿说:“把饭给我送到苗圃去。”说着扛上犁出了门。
这时妈妈抓住闺女的手又放开,拉拉衣襟,抚抚头,看着女儿的穿戴:素裤黑褂,蓝球鞋。半年不见,出脱得好俊啊!“莲,想妈不?”妈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想。不想,莲能回来啊!”随着说话声,支书走了进来。
“你真是串门‘虎’,大清早就来了,快坐下。”
“城里的‘大先生’回来了,我还不来看看!”
“你的消息好灵通,莲到家还没三分钟,风就传到你耳朵里了。”
“瞒不住我。”支书快活地说:“你大兄弟耳朵长。”
红莲诡秘地笑了。她是一下火车,就先拐进支书家去的。
“莲姐,你回来啦!”唧唧喳喳一阵喊声,一群姑娘涌进来,母亲一看,全是卫生院那些大丫头。自从女儿在外边当上了医生,这群丫头三天两头跑来问:“莲姐什么时候回来啊,捎信来没有?”看今天见着莲这个高兴劲。
支书靠近老人,认真地说:“大嫂,莲半年才回来一趟,你亲,我们也近啊!可不能光守着你一个人,这群姑娘找来,可有要紧话说。”
“我还能把她噙在嘴里,有话就说吧!”
“她们请红莲给讲课。”
“讲课?”老人认真了,“你们事先也不说一声。”她记得红莲说过,要想讲好课,准备工作很重要哩。闺女毫无准备,上来就讲,能行吗?
支书看出老人的心思,说:“放心吧,早下过聘书了。”一边提过红莲的书包让她看,“瞧,全是讲稿。”红莲妈这才看到书包里又是书,又是图。她一下明白了,准是支书干的事。邻居王法家大小子在城里当电工,每次回来,支书也总是抓住机会让他给村里年轻人说道说道电这门学问。年轻人记性也真好,说了两次,小活儿居然也能动手干点了。
老人看着这群好学上进的姑娘,高兴地说:“好,我退席。”
于是北墙上挂起了小黑板,露天院里坐下一片人,姑娘们掏出本本,抽出笔,垫着膝盖准备着。
妈走进屋里,直往外探头,听着女儿清脆的声音,流利的语言,虽然听不清说什么,但她知道女儿讲得好,要不,这群姑娘才不会一个个聚精会神,瞪大眼,刷刷写字哩。小院里这样静,老人一下想起女儿的过去:一个瘦弱、皮包骨的小丫头,大风雪天跟着妈妈去讨饭,财主家的狗咬伤了她的腿,她捂着伤口喊:“妈,血!”躺在床上昏睡抽筋,死了几个来回。想不到,今天是个医生了。“路总算走过来了。”妈拭去眼角的泪花,自语地说。
“该休息啦,吃了饭再讲吧!”支书又走进来,双脚粘着泥,挽着袖子,风趣地说:“看看,也不知道给教员晾碗水。”
姑娘们哄嚷着散去了。
支书帮红莲把东西收拾进屋里,像对红莲讲,又像对老人说:“红莲讲得好,在墙外边都能听清楚,给咱们解决大问题了。不过,”他若有所思地说:“莲,我提个建议,往后别光讲人的五脏六腑,也讲讲你是怎样从穷要饭的当成医生,又怎样成为先进工作者的好吗?”
“对,对!”妈同意说:“讲讲这些,让她们也知道知道。”
莲眼望支书,低头想了想,笑笑点点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