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山里人心上的供销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8-13
第2版()
专栏:

山里人心上的供销社
本报记者 江夏
在河南林县西北的太行山里,有一个全县闻名的基层供销合作社——石板岩供销社。这里只有十间普普通通的石板房,加上设在外村的五个分销店和两个转运站,总共只有八万二千二百元资金,经营着一千几百种商品;供销社人员里里外外算在一起,也不过三十个人。可是,提起这个供销社支持山区人民发展多种经济、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事迹来,当地群众莫不喜在心头,笑在眉梢,赞不绝口。
山区今昔
林县石板岩公社位于峰岭逶迤、陡崖峭壁的深山区。全公社九十六个生产队分布在三百六十二个自然村,其中一半以上的村庄是在险峻的山尖、崖顶和半山腰上。在这里行路,抬脚就是山,村村之间道路崎岖难行,不要说独轮车不能通过,不少山上的村庄,连牲口也上不去。解放前,住在山上的群众要去山外买四两灯油,天不亮出发,回来时头顶上已经是繁星点点了。那时,当地群众愁吃,愁穿,愁跑路。他们用“富归川,穷归山”这句话感叹自己的生活,感叹山区的前途。
如今,情景完全不同了。
五月末一个晴朗的早晨,石板岩供销社主任李林洹和职工杨浩贤、王花竹又挑着货担上山了。朝阳村,不算远,却座落在一个大山顶上。越往上爬,路就越陡,有些地方,只有二尺左右宽,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山谷。虽说这条山路他们已经跑熟了,但精神还是不敢稍有松懈:每迈出一步,都要先看好下一步的落脚点,肩膀上还要注意平衡着八九十斤重的货担。三个人快要爬到山顶上的时候,正在锄地的社员,连忙放下锄头跑来,亲热地抢过他们的担子。中午,货摊在村头架了起来。宁静的小山村顿时变成了热闹的集市。群众纷纷从家里拿出药材、梨干、鸡蛋、废品,生产队也把羊绒、皮张等拿了出来。这一天,三个人满载而来又满载而归,总共做了七百多块钱的生意。
这不过是一次很平常的送货上山。其实,在方圆几十华里的石板岩公社,哪一个村庄没有供销社职工的足迹呢?就连当地群众称之为“手扒崖”、“蒙眼道”的险路,职工们也经常挑着货担过来过去。
解放前,山上群众到山外买油买盐,如今,山里有了供销社,群众下山买东西已经方便多了,石板岩供销社的职工就是坐在门市部,东西也不愁卖不掉。可是他们却不那样想。他们说:“要为群众服务得好,就不能怕爬山!”“自己爬山,辛苦些,是应当的;让群众爬山,耽误了生产,可是大事情了。”为了让山区群众少跑路,十几年来,他们整天肩不离担,把生活必需品送到山上,又把群众出售的零星山货土产担下山来。供销社职工一共送货上山下乡多少次?过去的,没人计算过,也不好计算了;眼前的,倒有一个数字:今年头四个月,这个供销社一共送货上山下乡六百八十八次。也就是说,全社三十名职工,平均每天要有五个人挑着担子满山转。如今,山区群众不再为吃油盐跑路而发愁了。
面向生产
供销社主任李林洹,从小生长在山区,是个朴实、勤快、爱动脑筋的人。他懂得,单靠送点油盐和工业品上山,毕竟是有限的。要建设山区,促进山区改变经济面貌,供销社的业务必须面向生产,必须大力帮助生产队发展多种经济,增加社队收入。
养蚕,是这个山区重要的集体副业之一。今年蚕茧长得特别好。群众眼看着肥胖的蚕结成喜人的大白茧,心里对供销社怀着说不出的感激。原来,这一带群众饲养的蚕是本地种,个儿小,质量差,出丝率很低。前几年,有人引进一部分江苏蚕种在山区试养,出丝率比本地蚕种提高一倍。第二年,供销社又引进一部分江苏蚕种,继续获得了丰收。群众亲眼看见连年增产的事实,饲养江苏蚕的兴趣很大。去年春天,养蚕育苗季节快到的时候,几乎所有养蚕的生产队都要求把本地蚕种换成优良蚕种。问题紧跟着来了:要全部满足养蚕队的需要,就得上千张蚕种。这么多,能不能买到?在供销社理事会上,人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争论。有人担心地说:“千里迢迢去产地买蚕种,来回车费就得六七十元,要是落了空,社里赔不起呀,再说,这又不是咱社分内的事情……”他们主张不要去“冒险”。李林洹却不同意这种意见:
“买蚕种,这是全社群众的要求,也是对生产有利的事情,咱应当想尽办法做到,不能光是想着赔钱。”李林洹的发言终于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蚕种很快买回来了,可是还缺少放蚕的席子,有的队桑叶也不够用。时间是非常紧迫的。供销社又立即派出采购员,从外地买回席子、桑叶,及时供应了生产队。结果,去年蚕茧又获得了丰收。单是这一项副业,全公社生产队就收入了六万二千元,每户社员平均增加收入三十二元多。养蚕队卖出蚕丝以后,买了七万多斤化肥。这些化肥及时施入夏秋两季农田,对全公社去年增产粮食起了很大作用。
然而,李林洹的眼睛并没有停留在这一点上。早在去年他就想:桑叶不足,可是山里的柞树很多,为什么不可以试验放养柞蚕呢?今年春天,供销社又从外县采购了一部分柞蚕,供应生产队试养。现在柞蚕生长情况很好,如果试养成功,又将为生产队开辟一条重要的副业生产门路。
“分外”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从来不满足于自己“分内”的工作,他们总是满腔热情地为群众做更多的事情。
去年春旱很厉害,山草长得不旺。山里的牛没有足够的草吃,就去啃橡树的幼芽。没有几天,全社有一百八十多头牛,脖子突然红肿起来,不吃不喝。社员心里焦急万分。兽医站医生给病牛检查了一下,说是吃了有毒的植物引起的,必须赶紧抢救。医生立即开了药方。这事被李林洹知道了,他想:山区耕地、碾磨,全靠牛,要是不能及时抢救,就会给群众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困难。他毫不耽搁,马上抽出三个人去县城和外地买药。药买回来了,李林洹还是放心不下,索性和医生一起跑到东弯生产队,像伺候病人一样亲自给病牛煎药,又一勺一勺地往病牛嘴里灌药、灌饭汤。整整守了三天三夜。第三天头上,病牛果然又重新吃草、喝水了。
事后,供销社又供应给生产队二百多斤小麻籽油,掺在饲料里给牛吃,预防牲口再中毒。
还有一件事,虽然过去好几年了,可是山区群众却一直不能忘。
一九五六年春天,经过省卫生部门的调查,发现当地八千多口人有将近一半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其中一千五百多人病情比较重,脖子下面已经形成肿囊,干累活或是爬山,就会憋得满脸通红,上气不接下气。卫生人员化验了山区饮水,认为这是由于水中缺少碘化钾造成的,就建议患者服用碘化钾进行治疗。但大多数群众嫌麻烦,不愿服用。后来有人建议把一定比例的碘化钾掺在食盐里。采用这个办法以后,群众果然愿意吃了。买药的钱从哪里出呢?供销社理事会讨论了这件事。认为给社员治病,这是公益事业,决定动用一部分供销社的公益金买药,给群众治病。不到一年,大部分人脖子肿大的症状逐渐消失,多少年来给山区群众带来痛苦和折磨的甲状腺肿,从此受到了控制。
勤俭创业
“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事业……”李林洹总是把党的指示牢记在心。他常说:“勤和俭是分不开的,光勤不俭,就好比买个没底锅,装水再多,也要漏掉。”勤俭,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字眼,但又是一个包含着闪闪发光的革命精神的字眼。这一点可以从石板岩供销社职工身上看得很清楚。
下边记述的只不过是几件很平常的小事情。
去年五月间,采购员常广栓去河北涉县办货,一千五百把扫帚装了两大车。返回的路上,车在漳河边停了下来。河水深,车过不去。怎么办?赶车人劝他雇人搬。常广栓望着宽阔的漳河,心里盘算起来:搬这么多扫帚,至少得花五块钱脚钱。社里每经营一百元也不过挣四五块钱,咱在外可不能大手大脚啊!他打定主意:自己搬。只见他毫不犹豫地脱掉外衣,抱起扫帚趟到齐腰深的漳河里,一趟,两趟……。两个赶车人看到这般光景,也抱起扫帚一齐趟到河里。就这样,五块钱的运费省下来了。
老土产收购员杨泰凯,一年要有三百天挑着担子在外面转。不久前,社里派他去南召县办货。普通的客房已经住满了人,好一点的房间倒是有,只是房租要贵几角钱。杨泰凯只租了一条被子,在客店的过道里睡了一夜。
石板岩供销社职工们,为了给社里节省一点运费,为了避免商品受到损失,总是一点一滴算细账。用职工自己的话说:“哪怕是公家的一枚缝衣针,也要把它看成磨盘大。”
克勤克俭,点滴节约,实际效果到底有多大?还是让数字来说明问题。现在石板岩供销社全部流动资金当中,非商品资金积压仅占百分之一点七三,也就是说,一百元的资金,有九十八元二角七分直接参加企业的商品流通。这个指标,远远低于全县平均指标(百分之二点二)的水平。十几年来,不论按季、按月,石板岩供销社在业务经营上都从未发生过亏损现象。今年一季度,银行拨给这个供销社三万元贷款指标,他们只用了一万元。第二季度,他们在业务经营上所需流动资金,已经全部自给,没有再向银行贷款。
这不是偶然的。提到勤俭,就不能不说一说这个供销社创办初期一段动人的“创业史”。
那是十六年前的事了。
一九四七年,供销社初建的时候,只有四个人。家底有多大呢?依靠贫雇农一共凑起一千八百元冀南票(当时边区政府发行的货币)。用这点钱只能买一百斤盐和二三十斤旱烟。全部家当,一根扁担就能挑走。那时,资金周转是按天计算的。要是货物几天不能卖掉,就有赔掉老本的可能。几个人白天跑百把里路去办货,晚上再累,也得把货物卖出去。那时,私商在山区高价卖出食盐、火柴、棉布,又低价购进山货、土产。一进一出,盘剥群众十分厉害。当时供销社创办人之一的李林洹心想:不能总是看着群众受剥削,要想办法扩大营业。几个人一商量,果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做“没本生意”。什么叫“没本生意”呢?就是有人去县城办货的时候,带上一把斧子,一路走,一路砍柴,挑到城里,卖了钱,算作资金,再多办点货担回来。可是他们生活上的开支却节省到最低限度。进城办货,带着干粮,有时,连一碗汤也舍不得喝。在那艰苦创业的日子里,有的人吃不了苦,动摇了,中途离开了;可是李林洹当时却认为:什么事情都是由小到大,现在吃些苦算不了什么,只要坚持下去,事业终归是要发展起来的。李林洹他们三个人终于坚持下来了。……
他们经常用这段“创业史”教育职工。就是在这段感人的“创业史”面前,初来供销社不安心工作的中学生,安心工作了;大手大脚的人,变得会精打细算了;不愿送货上山的人,心情愉快地挑起了货担……。
最重要的……
今天的石板岩供销社和创业初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大业大了,人员多了;但勤俭的传统却始终保持下来。走进石板岩供销社看一看,十间连在一起的石板房,大部分被门市和仓库占去了,虽说房子简陋些,但商品却摆得丰富、整齐。一长排货架,还是职工们利用废木箱自己动手改做的。在门市的尽头,用席子隔开了一个不大的房间。房间里陈设着一张褪了色的桌子,一个板凳,一个木箱(当板凳用),一盏电灯。靠墙边,还支着三张木板床。这就是两个社主任和一个人事干事的办公和睡觉的地方。
这一切,反映着人的精神面貌。十六年来,李林洹始终不改当年本色,他一直没有放下过那根创业的扁担。领导工作再忙,会议再多,他每个月总是抽出几天的时间送货上山。去县城开会的时候,他也从不空手,不是顺路从山外的转运站挑些百货回来,就是担些食盐回来。十几年来,靠着这根扁担,他和当地群众建立了血肉般的关系。
石板岩山区的面貌在迅速改变着。一九五八年,石板岩村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小型发电机。全公社所有的生产队都架设起电话线。今年,从任村到石板岩四十华里的公路也初步修通了。四月十五日那一天,当河滩里第一次响起马达声的时候,山区的群众欢腾起来了。山顶上,河滩里,到处站满了人。怎么能不欢腾呢,许多五六十岁的老人看见汽车,这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啊!当第一车货物卸到供销社门前的时候,职工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不要多久,等公路全部修好以后,那时,汽车每天将把成百人的肩膀解放出来。那时,将会有更多的农具、工业品运进山来,又将运出更多的山果、药材、羊绒、皮张……。
供销社主任李林洹思忖着:“业务越闹越大了,仓房不够用了,职工的业务和文化知识也不够用了;随着业务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需要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无疑,这都是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还是勤俭的精神,一根扁担创业的精神。”(附图片)
何韵兰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