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科学实验在生产第一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7-23
第2版()
专栏:

科学实验在生产第一线
本报记者 廖道维 张效良
正是南方水稻地区进入大忙季节的时候,我们从湖南省有关部门听到了两件振奋人心的消息:省农业部门的同志说,全省数百万亩名叫鸭屎泥的低产田,找到了由低产变为高产的有效办法,现在正在大面积推广。省供销部门的同志说,过去不受农民欢迎,以致大量积压的化学肥料过磷酸钙,今年虽然再次增拨,仍然供不应求。
经过一番打听,才知道他们说的原来是一回事:对付鸭屎泥田的有效办法,就是施用供销部门过去难销大量积压的过磷酸钙。
提出用过磷酸钙来“医治”鸭屎泥田这一科学措施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和湖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设立的祁阳基点的研究人员。
六月上旬,我们来到了基点工作组的驻地——祁阳县文富市公社官山坪大队。在这里,社员们正在欢欣地运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多少年来,农民们因为鸭屎泥田的“坐秋”问题而伤透了脑筋,由于低产田的拖累而不能迅速提高水稻产量。所谓
“坐秋”,是指水稻在插秧后一个较长时期内返青极慢,禾苗萎黄,禾根发黑,生长停止,严重的甚至大量死亡。每逢水田冬干,来年一定发生这种“坐秋”现象,水稻就要严重减产。现在,在往年老是“坐秋”的成百亩水田里,正生长着油黑茁壮的禾苗。“坐秋”现象消灭了,只有在板木塘生产队特意留下做对比试验的那几丘田是个例外。
一天,我们和来自衡阳专区各县的农业技术人员一起,来到了板木塘生产队一丘稻田的旁边。这丘稻田被几条临时做成的田埂分成许多块。其中特别显眼的一块,稻叶枯黄,苗架矮小,有些禾苗正濒近死亡,这是没有施磷肥的结果,正在出现“坐秋”现象。可是,在同一丘的其他几块田里,由于施过磷肥,禾苗茎叶茁壮,生气勃勃。
提起改良低产田的事,当地干部和社员一致称赞研究人员三年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精神。
先做调查研究 先当群众学生
为了寻找改良南方水稻低产田的途径,一九六○年三月十七日,研究人员来到了这个具有代表性的低产地区,以这里作为长驻基点。他们分头住到各生产队里,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一面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帮助社员搞好当前生产;一面广泛调查和观测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从调查中了解到:这里的土质差、肥力低,全大队的四百二十三亩稻田,鸭屎泥和黄夹泥(也是一种土质较差的低产田)分别占水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五和百分之二十七。鸭屎泥田在风调雨顺的年成,每亩产量可达三四百斤,如遇冬天干旱,第二年便发生禾苗“坐秋”现象,一般每亩只能收稻谷一百多斤至二百斤,不仅当年严重减产,而且连续两三年也得不到好的收成,所以当地群众有“一年干冬,三年落空”的说法。这是当地水稻产量不能稳定的主要原因,也是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关键问题。于是,工作组决定把防治鸭屎泥田禾苗“坐秋”,当作研究改良低产田的首要课题。
怎样着手进行研究呢?他们决定从总结群众对付“坐秋”的经验入手,和当地农民一道研究措施和原因。基点的研究人员多次同老农举行座谈会,还经常个别访问老农。经过深入的调查,他们得悉有些农民过去曾经采取过掺紫色沙土和施猪粪等办法,来减轻冬干田“坐秋”的危害。但是,每亩需要三万多斤紫色沙土才能见效,而这种土还要到几里路以外的地方去取,需要很多劳动力。这种办法要在大面积稻田里使用,显然是办不到的。
怎样找出更经济有效的措施呢?他们进行了更广泛的调查访问。
一天,工作组的陈永安到祁东县白地市公社调查,在一个生产队里,看到在有好几十亩“坐秋”的鸭屎泥田中,独有一丘禾苗长得很好。生产队长张玉宝说,这丘田每亩追施了二三十斤鸡鸭粪,禾苗很快就返青了。张玉宝还说,过去把磨番薯粉和荸荠粉剩下的水,在每亩冬干田里施四五千斤,对防治“坐秋”也有成效。
陈永安心想,这些都是些含磷量比较丰富的肥料,鸭屎泥田冬干“坐秋”是不是由于缺乏磷素养分?他觉得这个线索很重要。随后,他又到祁阳山区的大村甸公社六合岭生产队调查。老农徐贤琇告诉他,把陈砖土碾成粉末,施到鸭屎泥田里,效果很好。这又是一种磷素养分较多的物质。
这两个公社的两个生产队的情况是不是有代表性呢?在一个炎热的日子里,陈永安又翻山越岭,到山区的寺门前公社和老农座谈,听到老农们反复提到用骨粉沾秧根,能够防治冬干田“坐秋”的意见。
陈永安把农民的这些经验和工作组的同伴们一谈,大家又举出许多事实,证明鸭屎泥田冬干“坐秋”,可能是由于缺乏磷素养分所致。接着,他们在基点的简易化验室里,对鸭屎泥的养分和性质进行了各种分析测定,同时把鸭屎泥运往北京的研究室,采用更精密的方法——原子示踪法进行研究测定。这些分析测定,都证明缺乏磷素养分是鸭屎泥田“坐秋”和低产的原因之一。
从探索性试验到大面积试验
找出了“坐秋”的原因以后,他们在一九六○年夏季,采取了二十多种办法,针对“坐秋”田进行了试验。经过施用过磷酸钙的禾苗,不但返青快,不“坐秋”,株高穗大;而且磷肥用量较少,价格便宜,来源不缺,不花很多劳力,使用也很方便。这只是小面积的探索性的试验,还有待于反复验证。
一九六○年冬季,官山坪大队遭到了严重的干旱,全队百分之九十五的水田冬干,群众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来年必然会“坐秋”减产,焦急万分。这时,工作组以历年“坐秋”现象最严重的板木塘生产队为重点,和生产队的老农、技术员一道,选择了两丘群众认为势必“坐秋”的冬干鸭屎泥田,在一九六一年春季插秧时,采取用过磷酸钙沾秧根等办法,先走一步提前插秧,秧苗插下后不久便提早返青,防止了“坐秋”现象。随后又和群众一起选择有代表性的四十多亩冬干田进行对比试验(每丘田一半施磷肥,一半不施磷肥),反复验证过磷酸钙防止“坐秋”的效果。结果证明:冬干鸭屎泥田每亩施用十五至四十市斤磷肥,可以防止“坐秋”。冬干田种早稻,施用磷肥比不施磷肥的要增产百分之三十三点二,冬浸田种早稻施用磷肥比不施磷肥的也要增产百分之十九点五。
当大面积的试验肯定了磷肥的效果以后,他们又考虑到在一块田里连年施用磷肥是不是仍然有效?因此,在一九六二年和一九六三年又选择典型丘块进行了多次重复的田间小区试验,效果仍然很好。
进一步探求治本的办法
防治鸭屎泥田水稻“坐秋”的措施找到了,但是,这还是一个治标的办法。究竟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良鸭屎泥田的土壤,提高肥力呢?这是工作组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一九六○年夏天,工作组组长江朝余沿衡祁公路往公社去开会,走到百丈塘时,看到一片鸭屎泥田,水色棕黄,一堆堆树木落叶已在田里沤烂,禾苗长得比一般田好。很明显,这是腐烂的山青在起作用。他想:利用种绿肥来提高土壤肥力,是全国许多地方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这里的鸭屎泥田里种绿肥如果能长好,这对于改良鸭屎泥田会有好处。回到大队,他便向许多有经验的老农请教。老农说:别的田可以种绿肥,这里的鸭屎泥田可不能种绿肥,因为种上绿肥,稻田就要冬干,而冬干又会造成来年水稻“坐秋”。江朝余又把引种绿肥的想法和同伴们一起商量。大家想到,“坐秋”现象现在已经能够用施磷肥的办法来防止,只要说明冬种绿肥的道理,群众不会再耽心冬干会造成“坐秋”了。但是,在鸭屎泥田里种植绿肥能不能高产呢?研究人员和队干部一起到种植绿肥的地区去学习经验。一九六○年冬,便在一些黄夹泥田和少量鸭屎泥田里种上了绿肥。果然,第二年春天,每亩一般收了鲜草二千多斤。社员们反映:种了绿肥的鸭屎泥田,犁耙时省劲了,泥团也少了。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六二年,他们又反复在鸭屎泥田里试种,施以适量的过磷酸钙。结果,绿肥高产,每亩收获五千七百斤。同时,种过绿肥的田,增加了氮素,提高了土壤内速效磷含量,改善了土质,不但可以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还为扩大复种创造了条件。
试种绿肥成功,同样给当地农民很大鼓舞。现在,这个大队绿肥种植面积已由一九五七年的七亩扩大到去冬今春的一百零八亩(占总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点六)。祁阳县农业局副局长谢黎明告诉我们,全县的低产田地区,今冬也将普遍推广官山坪种植绿肥的经验。
反复试验得出科学结论
当然,他们取得上述的成果还是初步的,还有待于继续扩大和提高。近两年来,在总结当地经验,防止“坐秋”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研究人员还精心地探索鸭屎泥的特性和引起“坐秋”的具体原因,以便做出比较完整的科学结论。在访问期间,我们看到研究人员从田里掏回许多泥巴,放在瓶瓶坛坛里边,细心地测定各种鸭屎泥的养分情况和肥力变化。
这种泥巴冬干后为什么禾苗会“坐秋”?为什么叫鸭屎泥而不叫鸡屎泥?江朝余、陈永安、杜芳林等同志翻阅了各种有关杂志和书籍,了解到国内外对于“坐秋”这一类问题只有过一些零星研究,各家学者对“坐秋”的原因,有的说是缺硅,有的说是缺硫,有的则说是有机质太少,结构不良。但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水稻“坐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在科学上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为了寻找这个答案,他们决心再到生产实际中去探讨。陈永安和同伴们,一方面以鸭屎泥占总田面积百分之八十的板木塘生产队为重点,和农民一起,把全生产队的九十多亩稻田,按地形部位,肥力水平,泥质好坏和水利条件等情况,分成三种类型,逐丘建立田间档案,并选择其中的典型丘块,进行深入而经常的观测;一方面又多方访问农民,寻找线索。在黄家岭的一次座谈会上,老农邹兴富说:“老辈子把这种夹泥田叫鸭屎泥是有来由的。鸭子在排泄粪便时,屎和尿不混在一起。鸭屎泥冬干后,泥团多,水和泥也不融和。”还有一些老农反映:冬干后的鸭屎泥,犁耙费劲,插秧时感到泥巴很紧,秧苗插下后,不易走根(不发根);还说,这种田不起泥浆,泥团多,下田好比摸“鹅蛋”。
老农的这些经验,对研究人员有很大的启示。可是,“鹅蛋”到底有多少?禾苗“走根”的情况又怎样?却从来没有过科学数据。一九六○年夏季的一天,陈永安和同伴们冒着酷热,来到一丘鸭屎泥田里,把一种特制的无底木箱,嵌入田泥中,取出一堆一堆的“鹅蛋”似的泥巴,用水洗净后,按照不同大小分成几个等级,又一个个地点数,一个个地测量。最后,终于测定出在耕作层八千立方厘米的体积中,便有半径二三厘米至五厘米以上的泥团八十三个。他们用小刀轻轻地破开泥团,发现泥团中的土粒干燥,排列紧密,不易化泥。他们还特意采集了几个曾经在水里泡了五个月、半径四厘米的泥团进行观察,剖开一看,还有半径约一厘米是干的。后来,发现这种泥团直到第七个月,才全部浸润而逐渐溶化。为了验证不易“走根”的说法,对秧苗禾根扎入泥团的情况,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发现栽插了二十天的禾苗,扎入泥团的根数还只占总根数的百分之二十三点五。根据农民提供线索进行的观察,同时在基点的简易化验室里和在北京的研究室里对鸭屎泥养分和性质进行的各种分析测定,终于初步找到了鸭屎泥的秘密。这种田,土质粘重,磷素养分少,一经脱水冬干,土粒就凝聚成块,耙不碎,泡不散,形成大量外湿内干的泥团。为什么泥团多的田就发生“坐秋”现象?是因为有效磷素转化、释放少呢,还是因为这种田的水稻根系吸收磷的能力差,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这是研究基点上的科学工作者们正在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引起了农民群众从事科学实验的极大兴趣。他们自动地进行着各种实验,并且培育着大量的丰产田。在第五生产队的田野里,我们看到女社员李元英正在一丘有着几条田埂的长方形稻田里仔细观察。原来,这是她为了考察施用磷肥的不同方法,在生产队和其他社员的支持下,特意开辟的试验田,考察施用磷肥。
祁阳基点的研究人员的实践证明,在生产实践中,有着无限的科学源泉;勤劳的农民,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研究人员深入农村,不但可以很好地发展科学,也便于迅速地促进生产。工作组组长江朝余深怀感慨地说:“在研究室里,我们也可以用几克土研究一年两年或十年八年,得出一些研究成果,但它却远远起不到在农村基点里两三年工作所起的作用。”现在,这个基点的研究人员,正和群众一道,继续总结经验,按不同地形,不同土壤,探求低产稻田实现亩产八百斤的土壤肥力条件和演变规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