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高歌妙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9-08
第3版()
专栏:朝鲜通讯

高歌妙舞
本报记者 史立成
朝鲜歌舞艺术在国际上享有“黄金艺术”的声誉。去年七八月间,在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八届世界青年学生联欢节大会上,荣获了三十一枚金质奖章、十枚银质奖章、十枚铜质奖章,是获奖最多的国家。
平壤市大剧场和牡丹峰剧场经常演出精彩的歌舞、舞剧、音乐舞蹈等。从一九六○年开始,由三千人集体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叙事诗《我们光荣的祖国》,包括约几十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十多个长歌。整个节目本身就像是一部英雄的朝鲜人民的战斗史,并从各个方面显示了以金日成同志为首的朝鲜劳动党的英明领导。著名的优秀舞剧《游击队的女儿》、《红旗》、《在明亮的太阳照耀下》以及舞蹈《牧童与村女》、《千里马纺织工》、《蚌舞》、《迎春舞》等,同样灿烂夺目,激动人心。一直到现在,每当看到红旗,我的脑海里立即闪现出朝鲜舞剧《红旗》一幕幕的场景。不屈的革命战士崔炳勋,在金日成同志的直接领导下,表面上担任伪区长,忍受乡亲们的排斥和诅咒,实际上机智地掩护革命者,侦察敌人的秘密,破坏敌人的阴谋诡计。最后他接受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引诱敌人到深山密林中抗日游击队的伏击圈内。当四面八方响起乒乒乓乓的枪声,敌人的枪弹击伤了他的胸膛;坚强的革命老人,从怀里取出一面红旗,站在高高的山巅,不停地挥动着……这个剧巧妙地运用了朝鲜民族舞蹈语言的形象表现力,深刻地刻划了一系列的英雄群像。
朝鲜从六七岁的儿童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几乎人人都能歌善舞。每逢假日、节日,或者工厂庆功贺喜、农村分配的时候,以及欢迎尊贵客人的时候,人们总是击奏着伽倻琴和长鼓,引吭高歌;穿民族服装的老人、姑娘和儿童,扬袖舒衣,翩翩起舞。在这群众性广泛的歌舞活动中,业余文艺小组起着骨干作用。据统计,朝鲜目前共有八万五千四百多个业余文艺小组,拥有组员二百万,约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其中工人业余文艺小组有一万三千二百多个,组员绝大部分是千里马作业班班员和劳动能手,因为千里马作业班的条件之一,是人人参加一项文化艺术活动。记者欣赏过好多次工厂、农村业余文艺小组的演出。这些演出的节目,百分之九十是他们自编自演,形式多样,战斗性强,强烈地反映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领袖和新社会的无限热爱,对美帝国主义的刻骨痛恨,同时不少节目真切地描写了抗日游击队战士的英雄主义和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前年秋后,记者到平安北道昌城郡访问。当天晚上,郡领导同志领我们来到一座用石头、柞木盖成的大礼堂,这儿正在演出歌舞剧《黄金山之歌》。这个剧,运用多种舞蹈动作歌颂全郡的真实事迹,描述全郡人民遵照金日成首相指出的“靠山吃山”的方针,建工厂,开牧场,采山果酿酒制糖,利用野生纤维织布做衣裳,因地制宜地种田收粮,结果全郡丰衣足食,牛羊满山,成了全国建设山区的光辉榜样。演出过程中,精巧的演技和悠扬的歌声,使我们还以为这是哪儿来的专业文工团呢。郡的一位领导同志幽默地笑着说:“要说专业,织布、种地是她们的专业……”第二天在工厂和田野,我们果然碰到了昨晚演出的人——业余文艺小组的组员。朝鲜同志告诉我们,业余文艺小组也是“机动宣传队”,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和号召,激发群众的劳动热情和战斗意志。去年全国“攻占六个高地”,文艺小组编演的有关“六个高地”的歌舞节目,即有一千多个。
朝鲜少年儿童们的艺术天才也是很喜人的。去年朝鲜少年儿童艺术会演时,十岁左右的孩子登上大舞台,从从容容地进行表演,不少节目连专业艺术家也称赞不已。名为《感谢您——金日成元帅》、《万景台组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歌舞,在观众欢迎的掌声下连演两三次。最吸引人的是咸兴市南山中学的合唱队。小指挥黄金山才十二岁,双手舞动,指挥若定,清脆的歌声在剧场反复地回响:
“我们再没有什么可羡慕的东西,
党的怀抱就是母亲的怀抱!”
听说南山中学已经有一千八百名学生会演奏三种以上的民族乐器,能演出几十个歌舞节目。会演中,有一个《假若有一支枪》的舞蹈,由十多名战争孤儿演出。情节大致是: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中,逮捕了孩子们的父母和乡亲,残暴地进行鞭打、杀害,当时只有几岁的孩子希望有一支枪,打死敌人,解救亲人。如今他们长大了,即将成为工农赤卫队员,心里仍然记忆着为亲人报仇雪恨的往事。
近一年间,记者曾访问过朝鲜几位著名的艺术家和歌唱家。功勋演员、青年舞蹈家洪贞花,是平安北道定州郡一位火车司机的女儿。她从小喜爱民族舞蹈,在学校的文娱活动中是积极分子,党为了培养她,送她入了舞蹈学校。当党号召艺术家到工厂、农村去,洪贞花先后到平壤纺织厂、青山里合作农场去,白天劳动,夜晚把体会记录下来。前年秋天,她同农民一起参加秋收,不时地为土香、稻香所陶醉,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回到剧场,学习金日成首相在青山里的教导,进一步明确了作品主题,脑际里浮现出农民在分配时喜不自禁的姿态,结果创作成功了优秀的《分配的喜悦》双人舞。这两年来,洪贞花就是这样遵照金日成首相关于深入生活、反映千里马时代现实、正确继承民族艺术传统的教导,连续创作演出了《鼓舞》、《幸福的线》、《舍堂舞》等获得国际奖的舞蹈。她在谈到创作体会时说,我所想的,始终是怎样使党的政策体现在舞蹈艺术之中。不从个人的趣味和个人狭窄圈子里去设计,而是接受党的意志,并为贯彻党的政策而真挚地努力。
记者访问“红色歌唱家”玄策时,他也提到了类似的体会。玄策出身于贫农家庭,种过地,当过工人,战争时期在前线服务。他经常生活在工厂、农村,学习群众语言和民谣。有一次,他听说有位老大爷民谣唱得好,便跑一百多里路拜老大爷为师。随后,他用民谣加工创作并演出了《随着劳动党的旗帜》、《我的故乡》、《千里马在奔驰》和《南北统一的列车飞跑》等歌曲。他说:“我的成长过程就是党和群众教育我的过程。我愿为党的革命事业、人民的利益而歌唱一生。”(附图片)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功勋演员洪贞花的“鼓舞”。
朝鲜中央通讯社稿(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