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在农业地区建立和加强大牲畜繁殖基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9-11
第2版()
专栏:

在农业地区建立和加强大牲畜繁殖基地
本报评论员
随着我国整个农业战线形势的日益好转,畜牧业的情况也显著好转。今年各地大牲畜的头数普遍比去年增加,畜产品的数量也逐步上升。这显示了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和国营农牧场社会主义经济的威力,又一次证明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能够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我们知道,在目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大牲畜不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而且是农家肥料的主要来源;同时大牲畜多了,还可以为城乡人民提供更多的肉食、奶食和工业原料。即使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以后,大牲畜在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仍然要居于重要的地位。我们说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里说的农业是指广义的农业,也就是包括畜牧业在内的农业。在广义的农业内部,种植业和畜牧业必须是同时并举、互相促进的。怎样发展畜牧业生产呢?在牧区和农区,具体办法应当有所不同。本报七月十八日的社论中,专门论述了牧区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问题。现在,再就农业区发展畜牧业中间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发展大牲畜的问题,提供一些意见。
农业区能不能迅速地稳定地发展大牲畜呢?不久前山西省召开的大牲畜繁殖基地会议提供的事实证明,在农业地区加速发展大牲畜,也是完全可能做到的。我国除了广大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是畜牧业的基地以外,在一般农业地区还有很多山区和半山区,很多滨海滨湖等地区,也具备大量繁殖大牲畜的有利条件;其中很多地方,历年来就有大量繁殖和输出商品大牲畜的习惯。农业地区发展大牲畜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具备这些有利条件的地方建立和加强大牲畜繁殖基地,有重点地对这些地方加强领导和支援;然后,用这些地方发展的大牲畜支援其他地区。最近几年来,山西、河北、江苏等十九个省和自治区,已经在上述这些地区选出了二百多个县,作为发展大牲畜的基地县。这些基地县,一般地都有广阔的草原、草坡,饲草来源充足;有较多的具有繁殖能力的母畜,而且由于大牲畜多,母畜负担的劳役较轻,有不少可以用来专门从事繁殖;当地群众也有饲养母畜、繁殖幼畜的传统经验。所有这些,都是繁殖大牲畜的极为有利的条件,只要充分地加以运用,就一定能够加速大牲畜的发展。山西省是在去年七月开始建立大牲畜繁殖基地的,时间还只有一年,但是已经显示了这种做法的优越性:全省二十六个基地县的大牲畜增长率,比七十二个非基地县高,而且基地县涌现了成百的高产生产队和生产大队,这些队的母畜一年一胎或三年两胎。在基地县的带动和支援下,全省大牲畜繁殖发展的速度加快了,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大牲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建立大牲畜繁殖基地,不仅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符合于因地制宜的原则,符合于国民经济分工合作的原则,而且从领导方面来说,可以做到有重点地集中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以加速大牲畜的发展。这样做,一方面由于有些地方的大牲畜发展比较快,能够输出更多的大牲畜,以支援畜力缺乏的地区,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和国家建设事业,另方面,对于大牲畜繁殖基地的公社和生产队来说,利用自然草原、草坡进行放牧,更多地繁殖大牲畜,也是一项成本低、收益大、见效快的重要生产事业。大量繁殖、出售大牲畜,可以增加社员收入,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山西省大牲畜繁殖基地之一的沁源县花坡公社花坡大队,从一九六○年到现在,共繁殖成活幼畜二百四十九头,出卖大牲畜一百三十一头,畜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还多。单是出卖大牲畜一项,每个社员每年就收入七十元。目前,全大队的集体大牲畜已发展到四百三十八头,平均每户近两头。由此可见,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大牲畜繁殖基地,既符合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整体利益,也符合于基地县社、队的集体利益和社员个人利益。建立大牲畜繁殖基地、输出商品大牲畜,并不只是基地对缺畜地区的单方面的支援,实质上是基地和其他地区之间相互支援。
办好大牲畜繁殖基地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基地县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的积极性。要经常地深入地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鼓励他们积极地繁殖和输出大牲畜,加强相互支援的全局观点,提高对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责任感和光荣感。要认真地贯彻执行发展大牲畜的各项政策。除了一般应该按照规定把大牲畜交由生产队经营,有领导地开放牲畜市场,制订奖励繁殖大牲畜的办法以外,生产队出卖大牲畜的收入,应该并入农业总收入,参加当年分配,以保证社员能够随着大牲畜的发展而增加收入。
草原、草坡是建立大牲畜繁殖基地的基本条件,必须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要按照党的政策切实划分草原、草坡的使用权,加强对草原、草坡的培育管理。有些草原、草坡已经进行了不适当的开垦,影响了牲畜的放牧,应该制止,并逐步实行退耕育草。有些草原、草坡使用不合理,致使一部分草原、草坡退化的,应该组织划区轮牧,或者分批分期实行封山、封滩育草,使草原有轮歇更新的机会。造林要有全面规划,合理安排,根据需要留足牧场,留出放牧道。封山育林区,应该定期开放打草。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利用闲散土地、坡边、沟壑等,大量种植牧草。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和盐碱地,应该结合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有计划地种植草木樨、苜蓿等适合当地生长的高产牧草。
为了建立和加强农业地区的大牲畜繁殖基地,还要采取一系列经济和组织措施。商业部门要多供应繁殖基地生产、生活用品,以便更多交换商品牲畜。银行要在贷款方面给缺乏资金的大牲畜繁殖基地和缺少大牲畜的地区以必要的支持。在大牲畜繁殖基地,还要适当增设一些畜牧兽医站、配种站,解决种畜不足的问题,增强领导力量和技术指导力量。
大牲畜繁殖基地是输出商品牲畜的地区,如果一旦感染疫病,将会变为疫病传播的场所,因而应当特别注意做好牲畜疫病的防治工作。有关农牧部门,要对基地的疫区进行全面检疫、全面防治工作,力争短期内彻底消灭牲畜疫病、特别是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基地输出或输入的牲畜,都必须实行严格的检疫制度。对基地需要的兽用药械、牲畜用盐,放牧人员需用的劳动保护物资等,有关部门要尽可能地予以满足,大力支援基地繁殖发展牲畜的工作。
各个大牲畜繁殖基地,在大量繁殖大牲畜的同时,都应当积极地改良品种,提高大牲畜的质量。基地输出的大牲畜,很大一部分是供应需要增加畜力的地区作为役畜使用的,如果牲畜的质量好,个个体大力强,在生产上发挥的作用会更大,必然受到普遍欢迎。改良牲畜品种,提高牲畜质量,还可以提高牲畜的经济价值,给基地本身带来很大好处。因此,更加重视改良品种的工作,也是加强互相支援的全局观点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基地的技术指导,克服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的野交滥配现象,有计划地开展选种、选配和本品种的选育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还应该适当引进外地良种,进行杂交改良,争取以更多更好的大牲畜支援农业生产。
目前,大牲畜生产的形势很好,很多地方大牲畜的恢复和发展比较快。但是,同需要比较起来,我国大牲畜的数量仍然不足;而且各个地方大牲畜的恢复和发展是不平衡的,大牲畜繁殖基地的工作也有好有坏。因此,不应该有任何自满松劲情绪,每个地方都应该加强对繁殖发展大牲畜工作的领导,特别是要认真做好大牲畜繁殖基地工作。凡是有条件建立而尚未建立大牲畜繁殖基地的地方,领导方面应当立即着手规划建立这种基地;凡是已经建立这种基地的地方,则应当像山西那样,定期检查规划执行的结果,及时总结交流这方面的经验,力争把每个基地都办好,进一步发挥它在繁殖发展大牲畜中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