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在科学实验中成长 植棉能手常修文从劳动中发现了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和科学实验课题;他的科学研究成果,又从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得到检验、补充和丰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9-14
第2版()
专栏:

在科学实验中成长
植棉能手常修文从劳动中发现了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和科学实验课题;他的科学研究成果,又从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得到检验、补充和丰富。
  本报记者 田培植
常修文是山西曲沃县吉许公社吉许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他领导的这个大队是山西省农业生产特等先进单位,粮、棉、烟连年丰收,棉花生产尤为出色。从一九五七年以来,这里的棉花大面积亩产一直保持在百斤皮棉的水平上。去年六百一十九亩棉花,亩产比一九六一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四,达到一百五十斤(水地亩产一百七十六斤;旱地亩产一百二十五斤),共卖给国家八万斤皮棉,超额百分之四十四点八完成了征购任务。今年,这里的六百多亩棉花又长得很好,七月中旬,每株棉苗就现蕾二十五个左右,其中有两三个蕾开花结铃。
吉许大队棉花生产这样出色,不仅是因为这里的社员有一股昂扬的革命干劲,还因为他们有一套能够战胜自然灾害,保证棉花增产的技术措施。这套技术措施就是常修文带领着社员从六年多的科学实验中探索出来的。
吃一堑,长一智
一九五六年,常修文被群众选为高级农业社社长。当时,政府号召扩大棉田,多种棉花。这位年仅二十八岁的青年社长满腔热情,积极响应。但是,在推广外地植棉经验的时候,他没有注意因地制宜,典型试验,逐步推广的原则,结果棉花减了产。
吃一堑,长一智。常修文接受了失败的教训,他开始懂得:推广外地的经验,一定要从当地具体条件出发,不能抛开原有的传统经验,而且要亲自下地参加生产实践,多跟大伙商量,才能领导好集体生产。
在新的一年——一九五七年中,天旱得很,他们按照传统的办法,用大水漫灌了几亩棉田。这样一来,棉花狂长了,叶子肥大,节儿细长,有催掉蕾铃的危险。怎么办?常修文就跟老农、技术员一道琢磨。大家说这是因为棉苗久旱以后浇水过饱造成的。常修文想:大水漫灌浇水过饱,棉苗就要狂长,那么,能不能在垅背上挖上一条一条的小沟用细水小灌呢?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农张玉川和马守义。他俩说:“你的想法有道理,试试看。”常修文接受了上一年的教训,先同两位老农一道在两畦地里进行试验。过了四五天,效果显出来了;这两畦苗长得很正常。社员都说开沟小灌好。于是这个新的灌溉方法就在全部水地棉田里推广开来。
棉苗到了打旁顶的时候,常修文跟社员商量打法。有的说:“天这么旱,打了旁顶,剩下的蕾一落,再也长不出新蕾了。”有的说:“打了旁顶,劲儿才集中,剩下的蕾铃才能长成花。”意见有分歧,该听谁的?已经尝到了试验甜头的常修文说:“咱们像开沟小灌一样,再试验它一番。”于是,他跟社员们一起,给两畦棉花打了旁顶,过了几天,发现棉蕾并没有脱落,而且开花结铃了。在事实面前,大家的意见统一了,就一齐动手,在大田里打了旁顶。
那一年,吉许大队的棉花丰产,平均每亩收皮棉一百零二斤四两。
从这年棉花丰产的实践中,常修文有了新的认识:同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作斗争,既不能不顾当地、当时的条件,盲目推行新技术,也不能墨守成规,完全按照老一套办事,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创造新方法,才能增加生产。怎样把两者结合起来呢?首先是试验。同时,他还体会到:搞试验还能集中大家的意见,统一大家的认识,这是在生产技术管理上走群众路线的好办法。
从一九五八年起,吉许大队的社员们拨出了一部分地专供常修文、老农和技术员进行科学实验。从此,常修文的植棉技术试验,从品种、播种、密植,到整枝打杈、中耕施肥、防治虫害,全面地展开了。
“推陈出新”
常修文以六个寒暑的艰辛劳动,带领社员进行科学实验,摸索出很多战胜自然灾害,增产粮棉的新办法。
吉许大队已有四百多年的植棉历史,但是棉农们却年年对于缺苗断垅和难保全苗壮苗大伤脑筋。为了解决这个阻碍棉花增产的迫切问题,常修文把它作为重点研究项目。一九五八年,他向技术员学会了温汤浸种、药剂拌种等新技术,并通过试验传授给社员。一九五九年,他又去闻喜县向植棉模范吴吉昌学“芽苗移栽”办法,回来就在试验田里试栽了二分棉苗。可是,常修文还不满足这个方法,因为一株一株地移栽,挺费工。他想:能不能在播种时就解决缺苗断垅问题呢?他召开了老农、技术员座谈会。老农王洪祥说:“缺苗断垅多是出在撒籽上,一个人边走边撒,撒完第一把再抓第二把时,一闪身,就走过一尺八寸的,撒不上籽,或撒的很少。”常修文总结了老农的经验,把过去的“一人撒籽”,改为“双人撒籽”,就是一人在前边撒籽,一人在后边补撒。一九六○年,首先在试验田里、各生产队的四十亩地里,作了小田对比试验,结果,用这个方法播种的棉田,保证了全苗。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六二年,吉许大队主要靠它消灭了缺苗断垅现象。这时,有人说,这是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但是,常修文觉得掌握的方法愈多,才能对付大自然的意外变化,万一“双人撒籽”失灵,“芽苗移栽”不是就能用得上吗?因此他每年同老农、技术员还坚持试验“芽苗移栽”,摸索适宜当地的一些移栽法。
今年,这里的天气变化很大。原先人们估计是春旱,水地的棉苗饱饱浇了一次水,地皮未干,就用“双人撒籽”下了种。不料,刚下种,就来了个霪雨天,一个月内只有三个好天。这场雨涝,一些棉籽在地下霉烂了,部分棉田出现缺苗断垅现象。这时,常修文就带领社员,用“芽苗移栽”的方法,移栽了十余亩棉苗。
六年来,常修文通过科学实验,既熟悉了旧有的传统经验,又懂得了新的科学技术,而且推陈出新,创造了许多棉花生产的新经验,像“双沟施种肥”呀,“深中耕提前”呀,“脱花裤留两片真叶”呀,等等。这些新经验,都对提高棉花的产量起了不小的作用。
劳动是基础
“跟社员一起参加劳动,是搞好科学实验的基础。”这是常修文长期坚持科学实验的一条重要经验。他的每一项科学实验的成果,实际上也就是他坚持参加生产劳动的成果。就拿他对深中耕问题的研究来说吧:
一九五八年夏天,常修文跟社员一起在棉田里劳动的时候,发现棉苗的叶子每天下午都搭拉下来。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白天边劳动边观察,夜晚又独自去棉田里研究,终于发现棉叶在半夜里开始伸展,太阳出山时才直挺起来。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入伏以后才消失。为什么?他访问老农,查书本,请教技术员,找到了初步答案:吉许大队的棉田是土墟、地阴的老水地,伏前地温低,不能满足棉花前期生长的需要。
怎样提高地温,促进棉花前期发育呢?
一九五九年夏天,常修文跟社员在棉田里中耕。他偶然伸手摸了摸中耕过的土层,觉得挺暖和,可是中耕土层下边的土却是又硬又凉。他又摸摸别的社员中耕的土层,发现比自己的浅些,温度也似乎低些。他想:老农常说“锄头底下有火有水”,中耕过的土层,太阳光射进去了,提高了地温;那么中耕得更深些,地温不是可以更高吗?他有意地深耕了一片。过了几天,那一片中耕较深的地里的棉苗,果然比别的地里的棉苗高一寸多。可是,常修文并不敢在大田里马上实行深中耕,因为按照老习惯,幼苗中耕只许浅,深了怕受制;待长到四、五寸时,才能深耕。能不能把深中耕的时间提前?他把这个想法和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老农和技术员。他们研究以后,就在试验田里作对比试验,有中耕不到一寸的,有中耕二寸多的。七天以后,证明深中耕的地温提高了一度,棉苗比浅耕的多长了一寸。这些试验说明,深中耕是可以提前在幼苗期进行的。于是,常修文和社员就在大田里深中耕。他在劳动过程中又发现,在大田里用中耕器——刀耙来深中耕,太费劲了,尤其是女社员,力气小,只能深耕一寸。怎么办?他又跟老农、技术员一起商量了一个大胆的新办法:用牲畜拉上犁在垅背上冲开一条沟,深中耕三、四寸,晒几天再用刀耙复土。接着他们在小农场里试验,结果棉苗长得比刀耙深锄的还好。以后,“犁开沟”的深中耕方法,才普遍推广。去年定苗的时候,他们就用“犁开沟”进行了第一次深中耕。可是,常修文在劳动中又发现,因为“犁开沟”疏松不了幼苗根部附近的土壤,加上天凉天旱,棉苗变化不大。因此,他又跟社员商量了一个“骑垅松土”的办法,就是人跨在棉垅上在距苗二寸左右的地方,用刀耙深锄二寸。先做了个试验,十天以后,“骑垅松土”的棉苗多长两个叶,多长高一寸。这样,经过反复几次试验,才使深中耕的技术趋于完善。
科学技术工作者总结了常修文深中耕的研究成果,肯定深中耕具有提高地温、促进棉苗前期发育的效果,并且能把棉苗地表层的毛根割断,天旱时能促进主根下扎保墒,起到防旱作用;雨涝时又因为吸收水分的毛根少了,也能防止棉苗狂长。科学工作者认为,常修文把深中耕的时间提前,深度增加,打破了过去棉苗幼期不能深中耕的陈规,丰富了棉花栽培学。
常修文研究深中耕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的过程,充分说明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对于进行科学实验的重大意义。这几年,常修文的科学实验所以搞得好,也在于他劳动好。他虽然工作很忙,但他每年做的劳动日还在一百五十个以上。今年一月至七月中旬,他已经做了一百三十多个劳动日。他从生产劳动中,发现了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和科学实验的课题;他的科学研究成果,又从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得到检验、补充和丰富。
现在,常修文是精通样样农活儿的好把式,具有丰富的生产知识,他领导生产的经验也愈来愈丰富,渐渐养成严格的科学态度,在指挥生产上做到了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成为农业生产前沿阵地上的出色指挥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