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棉花学术讨论会评定一批科技成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9-15
第2版()
专栏:

应用科学技术新成就大幅度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
棉花学术讨论会评定一批科技成果
到会专家分别讨论了南方和北方的棉花栽培技术、育种、良种繁育、棉病棉虫防治等问题;提出今后棉花科学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通过关于提高我国棉花生产和加强棉花科学工作若干问题的建议。
新华社十四日讯 紧接着第二次全国集中产棉县棉花生产会议以后在北京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棉花学术讨论会,总结了建国十多年来的棉花学术研究工作,评定了一批可以逐步推广的科学技术成果。会议深信应用这些经过田间实验证明有效的研究成果来革新棉花生产技术,一定可以促进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增加。参加讨论的一百三十多位专家一致认为,棉花是技术性比较强的一种农作物,因此在棉花生产中进行技术改革和应用科学技术新成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农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召开的这次讨论会从八月二十六日开始,到九月三日结束。与会专家按照各自的专业分别讨论了南方棉花的栽培技术、北方棉花的栽培技术、育种、良种繁育、棉病防治、棉虫防治六个方面的问题。会议收到了上述各方面的论文共一百五十五篇。这是十多年来棉花科学研究工作的结晶。会议对这许多论文进行了讨论,肯定了下列一些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
在南方棉花的栽培技术方面,总结出了粮棉两熟的一系列栽培技术;初步揭示了棉花高产中棉株生长发育和内在物质代谢的基本规律以及相应的栽培原则;摸索出了一些减少蕾铃脱落的技术措施。
在北方棉花栽培技术方面,明确了低产区所以低产的原因和改变低产状况的一些技术措施;在总结曲耀离植棉经验的基础上,肯定了一系列的棉花丰产技术;提出了盐碱地上保苗的综合措施;鉴定了一批适用于各类地区棉花生产的农业机械。
在讨论棉花栽培技术中,绿肥问题引起了普遍的重视。专家们都认为棉田种植绿肥是提高地力、增加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会议收到的有关防治棉病的研究论文中,比重最大的是关于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方面的。这两种病原体是否由棉种传带,是各国学者长期争论的问题。现在我国植物病学家已经设法证明这两种病菌是由棉种传带的,并且发明了在少量棉种中消灭这两种病菌的方法。关于棉花苗期的根腐和叶病两类病害,科学工作者肯定了药剂拌种、温汤浸种等种子消毒处理方法对防止烂籽、减少根腐、增加出苗具有明显作用;关于铃期病害的防治,找出了铃疫病病原体的分离方法,证明了铃疫病实际上在整个棉花生长季节都可以为害;科学工作者并且发现了黄河流域棉区烂铃的主要病原。
会议着重讨论了金钢钻、红铃虫、棉蚜等主要棉花害虫的防治方法。专家们认为,云南潞江棉区由于掌握了金钢钻的取食规律,采用棉田改制——改成粮棉轮作、早播、密植等促进棉花早熟的措施,使金钢钻在一个时期内得不到食料,因而逐年减少了虫害,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专家们在讨论中还肯定了辽宁棉区利用自然低温防治红铃虫和江苏棉区采用不让红铃虫越冬与田间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治虫措施;会议经过讨论后,初步明确了局部地区棉蚜对“E1059”有一定程度的抗药性,而不同类型的蚜虫的抗药程度又各不相同,在防治时,应该注意多种品种药剂的轮换使用。
参加会议的育种专家确定了一批可以推广种植的陆地棉和海岛棉以及能够抗黄萎病、枯萎病的新品种;总结出了新棉种选育方面的一些经验。在良种繁育的讨论中,明确了棉种退化的各种原因,指出当前防止退化的途径应该以防止品种混杂、连续选种和提高栽培水平为主;棉花原种繁育应该以选择、培养为主要方法;在群众性的选种工作中,大家认为,单株混合选种、选大朵腰花、瓣选、粒选等方法效果都比较好。
在总结棉花科学研究工作成就的基础上,会议提出了今后棉花科学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
会议最后通过了“关于提高我国当前棉花生产和加强棉花科学工作若干问题的建议”。建议的内容包括良种培育、长绒棉的培植、变低产为高产、防止蕾铃脱落、提高轧花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病虫的抗药性等方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