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形象生动 意味深长——雕塑欣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9-15
第5版()
专栏:

形象生动 意味深长
——雕塑欣赏
郁风
有个朋友最近在美术馆看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班的毕业创作展览会,欢喜得到处奔走相告。他过去不大爱看雕塑,可这次看上了瘾。不但看而且研究:为什么有些作品就那么讨人喜欢,有些就不怎么讨人喜欢?他所喜欢的作品既然主题、题材、体裁、风格都不一样,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的东西能够使他一看就喜欢,而且越看越喜欢呢?
后来他找到了一条极简单的结论:雕塑这种艺术,既要一眼看得尽,又要再看看不完。
这话乍一听本身就是矛盾的,但是仔细一琢磨,还是很有道理。
这个道理如果一般的理解为既要一眼吸引人,又要耐久看,在绘画和其他造型艺术中也同样适用。但是雕塑由于它本身的特点和局限,特别需要提出这样的要求,这两句话应用在雕塑上便有它的具体内容。
一眼看得尽,应该是指作品主题的明确性与形象的真实性,艺术处理的概括和形式表现的统一与完整。一件作品表现什么就是个什么,干净利落。作者的意图,从生活基础上提炼的形象,大体上一眼能看得明白,看得周全,生活感受和艺术魅力一下子能够征服了观者。但是一眼看得尽又不等于是一览无余。再看看不完,应该是指形象所表现的内心深度,含蓄的气势,生活真实所引起的共鸣和联想,体形结构多面观的变化,以及整体和部分造型的和谐,完美的艺术效果等。这两者在好的作品中常是同时存在,辩证的统一起来的。
就举一件那位朋友所喜欢的作品为例吧:《草原民兵》(石膏圆雕·孙纪元作),一个哈萨克少女背枪守望。她精神饱满,望着远方。可是站着的体态却是安详自然,毫不装腔作势,恰恰和她的精神状态混然成为一体;使人确认她是一个解放后的少数民族少女,具有自豪和对祖国的责任感,信任她的坚定和对敌人藐视。这些是你一眼看得尽的,也是主题和形象所要告诉你的。再看下去,就发现这个少女很可爱,机智而又勇敢;拿枪的手坚实有力,插腰的手舒适自然。她披着头巾和厚厚的外衣,含蓄的衣纹和头巾上的穗子,直到皮靴的皱折,都统一在简练、单纯、朴实的调子中。你绕着她走一走,换一个角度,又发现姿态的变化和与前一印象有联系的匀称感;稍远些看,由于每一细部的凸凹有控制的减弱,使得观者和她的距离空间扩大,似乎她是远远的挺立在风沙中,……这些就是再看看不完的,也是最能引人深入的艺术境界。
我自己倒是更喜欢作者的另一件作品《瑞雪》,这是一个哈萨克小孩,整个身体裹在大皮帽和厚外衣中,两手揣在胸前,只露出小脸对着一片瑞雪。特别是恰好的运用了汉白玉的材料,白色的石头晶莹发光,使你感觉到正是在洁白的雪花飞舞中,站着这样一个纯真稚气的孩子。他必然是非常调皮,也许一下子就跑不见影的,但是这一刻正在精神贯注。既恰当表现了天气的寒冷,又传达出了人物内心的喜悦。在形式处理上比那一件更单纯,更完整,也更富于民族的简练浑厚的装饰风格,真是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去掉或改动的地方。(也许下身整个缩短一些更好。)但愿他——凝化成为艺术品的这孩子永远像这样存在。这正是只有雕塑才能满足的要求。听说这位作者是在敦煌研究所工作的青年同志,从这两件作品可以看到他在生活道路和艺术道路上探讨的初步成就,也可以看到他在吸收民族雕塑艺术传统上的潜移默化,而不是生搬硬套,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按照那位朋友的欣赏标准,在这次展出当中,还有不少好作品。譬如《稻香千里》(汉白玉圆雕·田金铎作),一座美化了的新时代劳动妇女的雕像。尽管有人说脸太甜,就不免有些一般美人儿的概念化,不像个具体的劳动妇女,但是我还是非常非常喜欢。因为她的美还是属于纯真的,向上的,并没有庸俗造作的痕迹。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创造社会主义时代的美人?也许有人会说,光凭形象塑造的艺术,不像文学可以有种种具体行动过程的描写,如果说不能仅从服装道具来区别的话,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时代美人的特征?这个问题还是可以说得明白的。只要比较一下,历代塑像画像中,一品夫人的端庄富泰,闺秀小姐的宁静含蓄,或者一般少女的娇羞,美人的概念即使在同一旧时代,同一阶级,也还包含这些不同的内容,更何况美的标准常常跟着时代变迁。譬如,即使不看服装,我们也很容易区别北魏和唐代石刻造像在造型美感上的不同。如果旧时代的美人穿上今天的服装,群众也不会承认她是美的。就以这件《稻香千里》来说,从她的形象和整体姿态,你不能设想她会是旧时代的一品夫人或是娇羞的小姐,你只能设想,她面对着的是幸福的生活,劳动创造的喜悦;她有着开朗的性格,舒畅的心情;她待人真诚亲切,有着和我们共同的理想,……等等。应该说是具备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一些特征。自然,从题目看,作者是想说明她面对的境界,《稻香千里》也很有诗意,但我觉得对于这件作品来说,这题目还嫌太具体了些,不一定是最好最恰当的。至于像不像劳动妇女,恐怕也是对于劳动妇女的形象标准作何理解的问题。劳动妇女可以不可以是优美的?完全可以。我们下乡时都会观察过,只有知识分子没有学会劳动的人干起活来才是笨手笨脚、姿态生硬难看的。即使在劳动的间歇休息时,只要不是矫柔造作或呆板的拍照姿势,也就可能是优美的。其次,如果是大革命时代或抗日战争时代的劳动妇女,和今天的劳动妇女应该有很大不同,甚至今天的老年妇女还有可能保留着受过苦难的烙印,而一个完全从新时代成长的青年妇女就会完全是另一个面貌。——话扯远了,因为这是一个在其他美术作品中也常遇到的问题。总之,《稻香千里》虽不是独一无二的好得不得了的作品,但是它确是能一眼看得尽,主题明确,形象吸引人;又是再看看不完,愿意一看再看,这面看了那面看,都看着很美。或者它在形式上的完美是多过于它所能告诉我们的具体情节内容,但是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作品在一切方面都给予同样的满足,这样的要求对于作品的多样性并不是有利的。
譬如另一件作品《参军》(石膏圆雕·叶如璋作),它的好处就和上述作品正相反,人物、事件、情节都很具体,老汉和儿子的精神气度说明了农民参加革命,参加自己的军队的主题。儿子带着红花骑在马上,老汉牵马走着,说明他们正在群众的行列里经过。老汉的毫不掩饰的自豪与儿子的略带矜持,正合乎特定人物的身分和心情。由于作者对于产生这一题材的生活的认识和正确表现,使观者能够引起许多有关这一事件的联想。这件作品叫人再看看不完的地方主要是在这里。作者在表现形式的处理上是纯朴的,与主题内容是相适应的。但是也不能不提到,如果能够克服某些部分的缺点,(譬如人物身上的衣纹的自然状态的琐碎与马的夸张装饰处理的不调和),作品的完整性和艺术魅力都会增强。
好的作品还有许多,但是多数的作品也还有美中不足之处。这一点也可以说是雕塑艺术的特点对于完整性的要求特别严格之故。
是不是也有一眼看不尽,而再看又无可看的作品呢?我看是有的。那些没有生活基础或对生活的认识不深,更多的根据主观概念所产生的形象就是如此。它不得不借助于符号,如镰刀、斧头、麦穗、渔网、海浪、花草等等来说明主题和人物,而这些东西常常不是增强而是剥夺或削弱形象本身所应有的感染力,有时也破坏造型的完整。自然,这些东西用得好也可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它不能补救形象的贫乏。这样的作品即使表现的是重大主题,也不可能起多大教育作用。譬如有这样一件作品,题目是《工农》,塑造一个老年农民,却像妇女那样盘一条腿坐着,这个人物本身不可信;和一个工人在一起,又弄不清是在做什么。根据他们手里拿的工具确知他们是工人和农民,看来看去最多是猜出工农联盟这个主题概念,并不能使人感受到更多的真实生活的启示。这就不能不让人一眼看不清、看不懂,而再看也不过是如此了。产生这样的作品,恐怕主要的并不是由于作者的技巧问题,而更重要的还是生活和对于生活的认识问题。
(附图片)
草原民兵(雕塑) 孙纪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