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干部参加劳动怎样才能经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9-24
第2版()
专栏:

干部参加劳动怎样才能经常?
基层干部怎样才能坚持经常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最近山西阳城县的一些干部讨论了这个问题。
思想自觉才能经常
能不能经常坚持参加生产劳动,思想认识是第一关。桑林公社下桑林大队党支部书记说:“能不能经常劳动,不仅是个工作安排问题,更重要的是个思想认识问题。拿我来说,以前总认为要求劳动好工作好是领导上给下边出的难题。后来学习了文件,和武侯梨同志比较了一下,感到人家工作比自己多,一年还做了二百多个劳动日,为什么自己不能参加生产劳动呢?思想通了,时间有了,劳动也就多了。”城关公社下川大队党支书郭小庙说:“的确,劳动好不好,首先决定于你的认识好不好。以前,自己重视劳动,投的工就多。后来思想走了样,认为劳动不劳动,还差自己干的那一点!学习了昔阳的经验,感到这样下去很危险,才又劳动起来。”次营公社天掌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心田说:“去年夏季有一天,我在地里干活,一个富农笑嘻嘻地走到我跟前说:‘支书!当干部的在办公室里定计划,出个点子就行了,可你却和我们滚在一起劳动,真不像个干部样。’地主分子也说:‘是呀!你是一队之主,只要多出些点子,那还在乎你干的那几个工。’他们这么一说,把我也弄糊涂了。后来仔细一想,不对劲。我十六岁就给这些人扛活,一天从早到晚喘不过气来,怎么没见他们发过半点慈悲,现在他们倒‘关心’起自己来了。想到这里使我吃了一惊,原来他们是笑里藏刀,想拉我下水。”这说明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就是同群众一起搞革命,在劳动中不仅有思想斗争,而且有阶级斗争。如果没有坚定的革命立场,高度的思想自觉,要想把干部参加劳动制度永远坚持下去是不可能的。
县社领导改进作风
县社干部改进领导作风,对于保证基层干部参加劳动,十分重要。有些基层干部说:“领导光批评我们参加劳动少,就不说许多时间都被会议、表报占去了,这叫我们怎样参加劳动?”城关公社有的大队干部说:“县社干部有三多,统计表报多,电话多,会议多,今年六月底有一次县整风办公室就发下四十八种表格,要求六天完成。公社说要少开会,白天不开会,可是把晚上的会变成了‘鸡叫会’,一黑夜不能休息,白天怎能下地干活!”河北公社六甲大队党支部书记去年一年光到县里开会就整整占了一百天。驾岭公社七月份就开了五次党支部书记会。还有的基层干部说:“有些县社干部下乡,不仅不参加劳动,还要拉着我们在办公室研究工作。”这些意见,给县社干部以很大的启发。县委书记首先代表县委作了检查,说明要改进作风,减少会议。县社干部下乡不按规定乱要情况,或在白天找队干部研究工作,基层干部有权拒绝。各公社也提出了保证。基层干部说:“只要上边能按这些制度办事,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参加生产劳动。”
在劳动中做好工作
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怎样才能把劳动和工作结合起来呢?西交公社对桥大队党支部书记崔德宽说:“劳动和工作相结合,并不难,只要挤时间抓紧干就行了。”今年五月初,县里通知他来参加座谈会,他听说供销社要三个人送药材,便向队长说:“我算上一个,再去两人就行了。”第二天来县开会他捎了一担药材;等会议结束,他又和供销社联系好了,捎回去一担杂货。有一次公社开完会天快黑了,他计算还能劳动一会,就到地里和社员一块垒地垠。芹池宜壁党支部书记说他们是四不占,即能在地里和饭场解决的问题,不占整工;能晚上办的工作,不占白天;能挤到雨天处理的问题,不占晴天;能一个人办的事,不占其他人的时间。根据大家介绍的经验,参加讨论的人总结了几句话:工作抓关键,跳出事务圈,大事同研究,小事分开管。这样一来,办法有了,大家参加生产劳动的信心也就足了。大家认为,只要对劳动的认识和自觉性提高了,办法就会想出来,时间就会挤出来,劳动和工作就能结合好。
群众监督制度保证
寺头公社大乐大队党支部书记张廷荣说:“以前我队有些干部参加劳动不多,我们虽然下决心扭转这种情况,但是效果不大。后来干部按月定出投工计划,向社员公布,月底检查完成的情况。这样干部社员心中都有了底,干部劳动也多了,今年前半年都完成了按制度规定的出工任务。”町店公社美泉大队党支部书记说:“干部投工多少,由生产队管起来,每天干部和社员一样,由队长统一派活,有事向队长请假,无故不到算旷工。这样把干部参加劳动置于社员监督之下,保证了投工计划的完成。”
根据各地的经验,必须做到几点:一,定工劳动,定额补贴,逐月检查;二,由生产队管理大队干部的投工计划,督促他们完成任务;三,按月评比,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四,开展工作好、劳动好、思想好的“三好”竞赛;五,干部参加生产劳动按月公布,让广大社员监督。
山西阳城县 杨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