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梦想变现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0-05
第6版()
专栏:

梦想变现实
许钦文
国庆节的前夕,我翻检旧书,发现在一九三七年上海出版的一本杂志《谈风》上,有我发表的一篇《二十五年后的西湖》。这是一本题名“理想世界”的专号。对于“二十五年后”——今日的西湖,我写出了种种希望。所以要希望,正说明我不满于现状。同时这希望能否实现,自己也是毫无把握的。
当时的西湖,风景很好:“孤山的梅花未谢,苏白堤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桃花也已含了苞,红粉粉,绿莹莹,春水盈盈,和风拂拂。”“不过游人很少。”白堤上只有偶然经过的几辆车子,中山公园和西泠印社的门前,也都冷清清。当时,大多数人,“都整天整天地关着,一年中只有三五日可以出来走走。……西湖,实在只为少数人所有。”在旧社会里,劳动人民做牛做马,不得温饱;工人一早进厂,天黑出来,连太阳都难见到,店员站柜台,也是起早落夜的。在蒋匪帮的统治下,苛捐杂税,敲骨吸髓,民不聊生,更谈不到游西湖。又当抗日战争前夕,国难严重,人心惶惶,西湖的大好风光,的确只为别有心肠的少数资本家和统治阶级所享受。我当时所理想——希望的:“但到将来,西湖总得为大家所共有,无论做手艺做买卖的,都得时常来玩,大好风景,实在是应该大家共同享受的!……因为做手艺做买卖的人,每天规定的工作时间,至多不会过八小时,一日之间,可以轮流着休息;且有例假,一月之间,可以整天地轮流着休息。在休息的时间,当然要像过年过节的到这种青山绿水间来游玩。”
现在这种理想终于实现或者基本上实现了。解放以后,劳动人民大翻身,农村人民公社的社员也有了休息日。西湖归还了人民,大好风光,这才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受。如今白堤、北山街,七路、五路的公共汽车,漂漂亮亮的大客车,川流不息地穿梭其间;节日、星期天开加班车,班班客满。往来于六桥、三竺,灵隐道上和龙井、虎跑之间的,不再是搽脂涂粉的太太、小姐,大腹便便的老爷,而是粗手大脚、昂首挺胸的工人和农村人民公社的男女社员。挖深了的西湖舟艇畅行无阻,适宜于划船比赛;西山公园芳草如茵的青草地,是青年学生远足队、旅行团集体游玩休息的好地方。
把反动派的私人别墅改作公共场所的理想也已实现;解放以来,不断地建设,现在西子湖畔,山腰岭间,新增加了许多巍然高耸的楼房,旅馆饭店以外,有的是疗养院、休养所,其中工人的疗养院和休养所是突出的。多办托儿所、幼儿园的一点也已实现,孤山的幼儿园,一出门就是大片的青草地,孩子们由保育员带领着在放鹤亭畔走走,玩玩,清脆的童声唱着轻快的歌曲,游人听着,悦耳爽神,更为着后一代生活得幸福而感到欣慰。
我翻阅着我的这篇二十五年前的旧作,脑际不断浮现出今天的西湖胜景,我的内心有不少的感慨。正是由于时代变了,西湖才变为人民所有,它正在日新月异地添新装,山光水色,辉煌灿烂。我长期生活在西湖边,我热爱西湖,更热爱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