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从“铁饭碗”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0-14
第4版()
专栏:

从“铁饭碗”说起
浦豪
北京,是元明清三代的帝都,南郊一带是当时封建帝王打猎的围场。这里地势低洼,有雨必涝,土地贫瘠,是出名的“苦海子”。虽然近在天子足下,但多少年来,人民一直生活在困苦中。土地改革以后,农民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后来,又建立了红星人民公社,仅仅五年的时间,这个“苦海子”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粮食能够自给了,而且成了供应首都大量牛奶、蔬菜、肉类和水果的重要副食品生产基地!社员的生活不断改善,大家都说人民公社是“砸不烂、摔不开”的“铁饭碗”。
“砸不烂、摔不开”的“铁饭碗”,就是说人们的生活有了可靠的保证。这句话说得真好,真是对人民公社的最生动形象而且含意深刻的赞词。常言道:人望幸福树望春。千百年来,人们就多么渴望能捧上个砸不烂、摔不开的铁饭碗啊!可是在过去,这只能是个虚无缥缈的幻梦。《白毛女》里的纯朴农民杨白劳,虽然捧了个吃不饱、饿不死的饭碗,最后,地主黄世仁一发狠,杨白劳的饭碗就被摔得粉碎了。《日出》里的银行录事黄省三,同样捧了个吃不饱、饿不死的饭碗,最后,资本家潘四爷一发狠,黄省三的饭碗也被摔得粉碎了。杨白劳和黄省三的悲剧,是千千万万中国劳动人民真实生活的写照。试问,像他们那样,连最低的生存条件尚不可得,哪能有什么铁饭碗呢?!
固然,反动统治阶级也曾着意为自己涂脂抹粉,向人民进行欺骗的宣传——一方面无情地打碎了像杨白劳、黄省三等劳动人民的饭碗,逼他们走上死路;一方面又吹嘘邮局、铁路等几个有限的行业是铁饭碗,似乎干这些行当的人,生活职业便有保障,不怕雨打风吹;但铁的事实却粉碎了他们的谎言。且看广州铁路南站开展的讲站史家史的活动中,老扳道员余伍所说的他的遭遇。余伍从一九二七年起就在铁路上干活,长时期内,工资都只二十一元,根本养不活家口;有一年,他那个站的车务处长换了,他也就被撤了职……。余伍的遭遇证明,即使那挂着铁饭碗招牌的行业,实际上也并不真是铁饭碗。
一句话,在旧社会里,三座大山牢牢地压在人民身上,反动统治者只是一个劲地吮吸人民的血汗,哪管你有吃无吃,是死是活!人们要想端上个砸不烂、摔不开的铁饭碗,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这种行业不是铁饭碗,那种行业也不是铁饭碗;城市人民没有铁饭碗,而受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压迫剥削的农民,更没有铁饭碗。
新中国成立了,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这时农民是否就有了铁饭碗呢?回答是:没有。因为一家一户进行生产,势单力薄,经不起风吹雨打,受不住天灾人祸。列宁曾经这样说过:“在小块土地上从事经营,即使是‘自由土地上的自由劳动’,也不能摆脱可怕的危机和普遍的破坏,也不能拯救自己。”这种情况,哪能算得有了铁饭碗呢!
人民公社的成立,才使农民的生活有了可靠的保证,农民确实得到了砸不破、摔不烂的铁饭碗。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红星人民公社社员的话,说明人民公社给农民带来了什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