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武钢聚会祝贺一批老工人光荣劳动三十年 老工人忆苦思甜,谆谆勉励后辈;青年工人表示,一定继承和发扬老工人的优良传统,做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0-17
第2版()
专栏:

武钢聚会祝贺一批老工人光荣劳动三十年
老工人忆苦思甜,谆谆勉励后辈;青年工人表示,一定继承和发扬老工人的优良传统,做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据新华社武汉十六日电 武汉钢铁公司的领导人和职工代表,在十二日举行的一次聚会上,向这个企业里六十七位三十年以上工龄的老工人致热烈祝贺,祝贺他们光荣的劳动经历,祝贺他们老当益壮地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这次聚会是武钢工会主办的。六十七位来自炼钢炉、炼铁炉、炼焦炉旁的矿山、机械车间的老工人,在会上忆苦思甜。公司党委、行政和工会的领导人以及湖北省总工会的负责人等,同他们一起畅谈。
在一片掌声中,中共武钢党委副书记胡山和武钢工会副主席董显锐,代表武钢党委和全体职工先后向老工人们贺喜。他们谈到:老师傅们三十年劳动斗争的历史,是我们的活教材,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的青年工人一定要学习老师傅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经验,当好接班人,把社会主义革命的大旗举到底,奋发图强,自力更生,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的强国。
高炉技师包秀良介绍了他家两代人在高炉旁截然不同的命运。他和他的大儿子都是二十岁上高炉的,可是一个是下地狱,一个是上天堂。包秀良十二岁给地主放牛,十三岁死了父亲,只读了一年书,在家里实在呆不下去,才流浪到鞍山,上了高炉。但是,干了七八年还是当杂工,连什么叫瓦斯都不知道。那时候,日本统治者根本不愿叫中国工人学技术,连偷看一下高炉仪表也要挨打。他儿子包晓春是读到高中才上高炉的。他一到炉上,领导上就派他跟一位老瓦斯工当徒工,现在仅仅五年,已经基本上熟悉了瓦斯工的操作。
曾在汉阳兵工厂做过工的老车工陈锦康,沉痛地诉说着过去的苦,又兴奋地谈起今天的甜。他说:“现在的生活,是过去根本没法比的。现在工人真正成了工厂的主人,工厂里的事情工人们管得着,工人们的生活也好了。我的五个孩子都上了学,大的已上了高中。
“要谈过去的苦和今天的甜,八天八夜也谈不完。”许多老工人在会上都这样说。会上的一张统计表表明:参加聚会的六十七位老工人,几乎全都是贫农和城市贫民出身。现在,这六十七位老工人中,有十七人已经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三十人在近几年中先后被提拔为工长、车间主任、工程师或厂长。
技术革新能手、青年工人代表王松久和包秀良的大儿子、高炉瓦斯工包晓春先后在会上热烈地向老师傅们祝贺。他们表示:一定要记着老师傅们的教导,一定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工人的优良传统,牢记着旧中国的苦难,奋发图强,勤俭建国,做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