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听革命故事 看革命文物 瑞金青少年经常受到阶级教育,九千多人获得“五好青年”称号,近四千人受到表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0-17
第2版()
专栏:

听革命故事 看革命文物
瑞金青少年经常受到阶级教育,九千多人获得“五好青年”称号,近四千人受到表扬。
新华社南昌电 江西省瑞金县各公社、学校,以及共青团、少先队各级组织,经常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近三年多来,瑞金县五万多名青年中,有九千多人获得了“五好青年”的称号,有三千八百多人受到省、地、县、社等各级组织的表扬。这和经常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很大关系。
一九三一到一九三四年间,毛主席以瑞金为中心创立了强大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就设在这里。当时这里有许多人踊跃参加革命。现在,全县有一千二百多名红军老战士、工农民主政府时期的老干部和红军长征后坚持斗争的游击队员,他们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部生动的革命斗争史,许多单位就请他们担任革命传统教育的报告员。像县委书记刘辉山、副县长熊德祥等老同志,他们到哪里工作,就应哪里的邀请给青年作报告、讲革命斗争故事。参加长征的红军营长钟道山虽已年老退休,还是经常到学校、工厂、部队作报告。今年以来,全县各地举行的这种革命传统报告会达五百多次。许多青少年听了报告感动得流下泪来,他们说:革命史是精神食粮,听了以后,浑身就有一股用不完的劲。
瑞金县目前有一万六千八百多户革命烈士家属和革命军人家属,还有几万户原来是贫农和下中农的社员,其中许多人家都有一部苦难史、斗争史和翻身史。许多中小学校都开展了问父母,访亲属,记录和编写村史、家史的活动,启发学生的阶级觉悟,更好地继承革命传统。在一个假日,老同志胡道全把自己的子女和附近的青年带到一丘田边,对他们说:“红军没来时我从地主手里租种了这丘田,因为交不起租,在这里挨了打,差点送了命,直到红军来了我才分田翻了身。”青年们听了后激动地说,不问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旧社会这样苦,地主这样狠,不闹革命哪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瑞金的革命史迹和革命文物很多,每逢重大节日,这个县普遍开展参观、访问和祭扫烈士墓等活动。叶坪小学的旁边就是工农民主政府的中央礼堂,周围还有红军烈士纪念塔、毛主席办公室等革命遗址,学校经常在这里开展少先队活动,使学生们知道这里是革命圣地,毛主席曾在这里领导人民进行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教育孩子们树立起遵循革命长辈教导,做革命事业可靠的接班人的崇高理想。有的学生参加活动后,在作文中写道:我过去以为天天像过年那样,吃得好,玩得好,穿新衣,生活舒服才是幸福,现在我认识到继承先烈的革命遗志,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才是真正的幸福。
(附图片)
山西永济县卿头公社关家庄大队的老红军战士张生炜,今年六十九岁。他转战南北二十多年,一九五八年退休还乡。他回到农村后,在党支部积极工作,并且经常参加集体劳动。这是他在给青年社员们讲革命故事,鼓励他们继承革命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郭凤鸣摄(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