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锅炉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0-20
第2版()
专栏:

“锅炉迷”
新华社记者 程敏
人们看到烟囱冒烟,只不过想到那是工厂而已。可是杭州有一个老人,一看到烟囱冒烟,总要细细地观察一番,看看烟是大是小,是浓是淡;要是发现冒烟不正常,他就掏出本子嗦嗦地写下点什么,等一有机会就去把“谜”解开。
这个被人们称作“锅炉迷”的老工人,就是著名的全国工业劳动模范、杭州锅炉厂厂长兼总工程师、共产党员陈有生。
每逢假日,陈有生不是伏在桌上孜孜不倦地设计锅炉,就是到农村研究锅炉,整天忙个不停。一提起陈有生,他妻子沈阿兰就说:“他呀,一年到头没得空,白天忙锅炉,夜里梦锅炉,吃饭也想着锅炉!”接着,她讲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去年旧历年三十。吃罢午饭,沈阿兰对陈有生说:“你平时没得空,明天大年初一,你带点东西过江去看看我妈好吗?”
“好啊!”陈有生满口答应说。
沈阿兰见他答应了,很是欢喜。第二天清早,给他拿出了一套新衣服,包好礼物,临出门时还叮嘱了一番。
新春佳节,街上人来人往,一片节日景象。陈有生高高兴兴地骑着车子,穿过市区,到了郊区。忽然,他看到一些没有冒烟的烟囱,就想:春节是工厂一年一度锅炉大检修的日子,锅炉修得好坏,关系到工厂一年的生产,应该去看看。
想到这里,车子便自然而然地放慢了速度。
几家工厂的锅炉不断在他脑子里盘旋着。他仿佛看到工人们紧张维修锅炉的神态。“别人紧张地修锅炉,我怎么能去拜年呢?!”他又想,海潮橡胶厂的锅炉是火车上的锅炉改的,不熟悉的人很难修。
“拜年事小,改日再去也成。”他想着想着,蓦地把车子摆头一转,向海潮橡胶厂奔去了。
他走进锅炉房,就向锅炉里钻。细心地察看一番之后,他就同工人一道叮叮当当地动手修了起来。修了一阵,他又细细地检查一遍,直到再找不出毛病了才离开工厂。
出了海潮橡胶厂,陈有生又到东南化工厂、利群烟厂,照样是先钻锅炉。当他了却了自己的心意离开锅炉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只好依旧带着礼物骑着车子返回家。一跨进门,他妻子看到一身新衣服变得墨黑墨黑的,劈头就问:“你到哪里去了呀!看到妈了吗?”陈有生边洗脸边歉意地笑着说:“帮助几个工厂修了修锅炉,时间来不及了,妈那里改日再去吧!”
“又是改日再去!你哪一天离得开锅炉啊!”说着也笑了。
陈有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不论到哪里视察,都特别关心工厂锅炉的好坏。去年的一天,陈有生到宁波市恒丰布厂去视察。厂党委书记、厂长早就准备了汇报材料。全厂职工都在兴奋地等待陈有生的到来。可是左等右等,还不见陈有生的影子。大家正在疑惑不解,忽然陈有生穿着一身沾满煤灰的衣服走进厂长办公室。厂长定睛一看,惊讶地说:“你什么时候来的!”陈有生笑着说:“我进来两个多钟头了,在锅炉间修了修锅炉。”
原来陈有生来这里已是熟门熟路,他在上班前就从边门直往锅炉房走去。当时司炉工正为锅炉水位不稳定而伤透脑筋。一见陈有生来了,司炉工亲昵地一把抓住,一五一十地把锅炉的毛病讲了一遍。陈有生听了司炉工介绍之后马上走进锅炉房。他拿起工具,转动阀门,同工人一起检修了两个多小时,锅炉的水位才恢复正常。司炉工高兴地说:“看!拖了很久的毛病,陈有生一来就治好了。”
当陈有生到厂长办公室的时候,恒丰布厂厂长拿着本子要向他汇报,陈有生却先向厂长汇报了锅炉房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
平时出差也好,参加会议也好,陈有生都丝毫不放过钻研锅炉的机会。他在旅馆住宿,在饭店吃饭,都要进锅炉房看看。不论到哪里,锅炉总像磁石吸铁似地吸引着陈有生。
有一次,陈有生从农村访问回来,路过海宁县的长安镇。当时已经是半夜一点钟了。他买好火车票以后,看看表,离开车还有三个小时。刚跑了三十多里路的陈有生,满可以在候车室里休息一会儿,闭上眼打个盹。可是他刚坐下,猛然想到,长安镇上有一个规模很大的缫丝厂,不如趁此机会去看看那厂的锅炉,然后再回来乘车。他忘却了一天的疲劳,兴冲冲地跑到缫丝厂。司炉工一见陈有生,揉揉眼睛,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惊奇地说:“陈师傅,这么深更半夜,你从哪里来呀?”陈有生笑了笑,拉着司炉工就检查锅炉。他这边察看,那边研究,一问通风灵不灵,二问烧煤省不省,边问边帮助解决问题,并且把技术传授给司炉工。直到司炉工表示满意了,他才赶回车站。这时火车已经进站了。
陈有生已经同锅炉结下不解缘了。研究、修理、设计和制造锅炉已经成了他工作和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成了他最大的喜好和乐趣。在解放以后的十多年之内,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差不多把全浙江厂矿企业的锅炉都检查和研究遍了。一谈起浙江的锅炉,陈有生就会如数家珍似地把各个工厂的锅炉的性能、结构等等,一口气讲出来。在他脑子里仿佛装着浙江省全部锅炉的“档案表”。
陈有生除了修理、解剖、研究国产的锅炉以外,对英国、法国、苏联、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制造的各种锅炉,都作过解剖分析比较。他接触过的锅炉有大型的,小型的,古老的,现代的,不下一百种。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在陈有生的设计下,杭州锅炉厂开始制造锅炉了。目前这个厂出厂的锅炉已有一百多台。解放以前,浙江省修理锅炉都要靠上海;现在,杭州锅炉厂不仅承担了省内的锅炉修理任务,而且还能制造大型锅炉了。去年以来,陈有生还设计成功了供炒茶、造土纸和农村发电用的锅炉,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年过半百的陈有生已经同锅炉打了快满四十年的交道了。他自小就进资本家工厂当学徒。挨过资本家的皮鞭,受过饥寒交迫的煎熬。痛苦的生活一直延续到一九四九年解放。当他回顾起以往那几十年奴隶式的经历,便激动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陈有生。我陈有生活到四十多岁才苦到头啊!”
苦尽甜来。陈有生从一九四九年起开始了当家做主的全新生活,同时也对锅炉产生了爱之入迷的深厚感情。
“我要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新中国的锅炉事业!”这是陈有生在解放之后立下的誓言。在这誓言的鞭策之下,十多年来,他不仅变成了一个被人们称许乐道的“锅炉迷”,而且被提升成杭州锅炉厂的厂长兼总工程师,连续地被选为浙江省和全国的劳动模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