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知识分子前进的道路——介绍话剧《三人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0-21
第4版()
专栏:剧评

知识分子前进的道路
——介绍话剧《三人行》
赵寻
在首都话剧舞台丰盛的秋收中,老剧作家阳翰笙编剧、舒强导演、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的《三人行》,是其中重要的收获之一。
《三人行》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一场土地改革的群众运动,描写了三个不同思想性格的大学教授,指出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道路。
三个教授中,作者着力描绘的是作为知识分子左翼的赵文浒。这个反美蒋斗争中民主战士的形象,在第一幕中以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鲜明地树立了起来:一是不顾妻子的阻拦,同意儿子去解放区;一是谢绝了朋友们好心的劝阻,毅然参加了在反动军警包围中举行的“五四”晚会。
解放以后,赵文浒积极工作,热心动员别人参加土改,而自己呢?却以为“什么样的风险也都经历过了,现在似乎不一定要参加土改,再受一次考验了吧!”但是,当他听说有的地方工作上有些毛病,于是,又“要去帮助下边把土改搞好,而且我相信,我去了也认定会搞得好!”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正是知识分子思想的通病。到了乡下,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很快就收到成效,经过他的谈话,贫农二顺“把心里话都讲出来了”,别人表示怀疑时,他却说:“想要在他身上发现什么奇迹,那恐怕是你们希望石头开花吧!”结果,地主暗杀干部的阴谋破获了,贫农二顺这才打消了顾虑,讲出了地主对他的威胁利诱与迫害农民的种种罪行。赵文浒“才开始明白,像我这样一个人,懂什么呢!能干什么呢!我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能干。”
不从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去观察人,不仅看不清农民,也看不清知识分子。他自以为比别人都更了解老朋友石人俊,认为石人俊参加土改“才几个月就变成两个人了”。就在这个时候,石人俊却正在庇护自己的恶霸地主哥哥。事情败露以后,给了赵文浒思想上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不禁慨叹:“我看不清、认不明白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但是,他有面向事实的科学态度,有勇于改过、追求真理的决心:“真理已经被我发现了,我就一定要学会怎样去掌握真理,革命的队伍我已经找到了,我就一定要加紧锻炼、争取赶快入伍。”剧本到这里,完成了这样一个在长期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在不断思想改造过程中,努力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三个教授中,刻划得最成功的是中间分子、地质学家吴思贤的形象。作者从这三个方面突出了他性格的特征:一、热情爽朗,爱憎强烈。第一幕一出场,他对蒋记政府的批评,痛快淋漓,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国统区人民的生活与情绪。比如:物价一日三涨;大学教授穿不上一条好裤子;这种“滥污政府,要是还能长治久安下去,那才真正叫作是无天理!”;……二、热爱专业,热爱祖国。解放以后,他像埋藏在地下的矿石一样被人民发现了,英雄大有“用武之地”了。他欢欣鼓舞,专心致意于“地下”,对“地上”的事情却不大关心,因而对于参加土改没有兴趣。后来又乐意去了,是因为去的地方,地下资源很丰富,可以“一面参加土改,一面兼作野外调查”。三、脱离政治,敌我难分。在土改中,他还是抽空去作野外调查,而且找了一个地主的狗腿子罗三带路,并把他当成贫雇农,作为“知心朋友”,要“把他当成很好的根子来培养”,还把斗地主的计划与我们的防卫力量告诉了他。等到罗三暗杀干部的一声枪响,吴思贤才大吃一惊,如梦初醒,觉悟到脱离政治是多么危险。这才懂得:“要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得有阶级观点,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重大问题,得走群众路线。”吴思贤这个人物就是这样从多方面性格特征的统一中表现了艺术的真实性与思想教育意义的完满结合。
三个教授中,作为知识分子右翼的人物是石人俊。在反美蒋的斗争中,他主张“应该有我们独立的主张与独立的看法”,“应该有我们自己应该走的道路”,这种“第三条道路”,正是美帝国主义所欢迎的所谓民主个人主义者的道路,也正是敌人用以瓦解进步力量的手段。解放以后,“不管什么人,什么事,他都一味在那里冷眼旁观,怀疑挑剔。”社会越向前发展就与他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矛盾越大。对于土改,工作一遇到困难,他就散布“土改糟糕论”;地主阴谋被揭穿,他也跟着紧张,感到“世界太可怕了,恐怕我家乡的斗争也这样激烈吧!”他包庇自己恶霸地主哥哥的违法行为被揭发以后,不但拒绝赵文浒的帮助,还反唇相讥,一怒而去。剧本对这个人物没有做最后的结论,是沿着下坡路越来越向背离人民的方向滑下去?还是认清大局,悬崖勒马,彻底改变自己的立场观点?这两个前途在等待他自己的选择。
石人俊与赵文浒是互相对照的两个形象,也是知识分子两条不同的道路。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它必须依附于别的阶级,并为这个阶级服务。今天的中国,剥削阶级的经济基础被消灭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封建剥削阶级、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还有什么出路呢?因此,赵文浒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而石人俊的道路是条绝路。正如吴思贤对赵文浒说的:“你决心要走的这条道路,也就是我应该走的道路。”知识分子的光明大道只有一条,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与劳动人民相结合,彻底改造思想,做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三人行》的内容决定了它的艺术特色:在戏剧冲突上,这个以思想改造为内容的戏不同于一般反特或地下斗争的戏剧,在形式上不是那样矛盾尖锐、戏剧性强。大多的戏剧冲突表现在性格矛盾、思想斗争和人物的内心活动中,有时要通过平静的外表来表现炽热的内在冲突。它是静中有动,动静相结合的。因而在故事情节上,它不是以情节取胜,而是以人物性格刻划为主。作者用这些大家都熟知的生活细节描绘了几个真实、生动、有代表性的人物。情节看来平淡,而淡中有味,它是浓墨淡写,浓淡相结合的。这样,在剧本结构上,它并不是以反美蒋斗争或土改运动为中心线索贯串到底,这些斗争是当作时代背景和戏剧的典型环境来处理的,它的贯穿线是剧本的主题思想和围绕这一主题思想的人物性格的发展,这样的结构容易松散,但《三人行》用人物思想性格内在的红线,把看来并不十分连贯的场次紧紧地联在一起。它是似松实紧,松紧相结合的。剧本反映了重大的主题、严肃的斗争,在风格上却又充满喜剧的色彩、活泼的气氛。它是寓严肃于活泼之中,严肃与活泼相结合的。
导演的艺术处理发挥了剧本的特色,整个演出具有严谨朴实的现实主义风格。全剧的基调是:不温不火,有动有静,松紧相间,平淡中有兴味,严肃中有风趣。剧中有热烈的场面,如:群众捕获地主的狗腿子罗三,但导演在这里没有作过多的渲染,而把重点落在三教授对此的反应上,动与静有适当的安排。剧中有些易温、易松的情节,如:三个教授的一些思想争论(土改思想总结的讨论等),但演出并不枯燥,这里不是导演增枝添叶,追求噱头而取得的剧场效果,而是突现了人物思想特征,迸发出了性格矛盾的火花。剧中也有不少日常生活的描写,如:赵文浒老两口顶嘴,两位教授夫人聊天……,导演和演员从这些日常生活中揭示了它背后潜在的人物思想深处情感的变化。
整个演出,由于演员们细致的表演和全体工作人员的集体创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人行》不仅真实地描写了老一辈知识分子走过的曲折道路。而且,对于今天的青年知识分子和广大干部也都具有教育意义。当前革命形势正在飞速发展,国际国内进行着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我们必须努力改造思想,适应时代和人民的需要。《论语》上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三人行》中我们不是可以取得一些有益的教训与启发吗?
(附图片)
地主的阴谋揭穿了,赵文浒的思想受到很大震动。 贾经武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