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讲史与纂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1-04
第4版()
专栏:文化街头

  讲史与纂志
风态
我国的方志纂写工作,在历史上,曾经放出闪烁的光彩。历代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著述家,都曾致力过方志纂写工作,为后世研究一方风俗文物、一代典章制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明代的散文家归有光,在他创作《项脊轩记》等名篇之外,还撰写方志《三吴水利录》一书。明末爱国学者顾炎武,写了考证天下山川形势险易、古今战守得失之迹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还写了《昌平山水记》这类类似方志的书籍。清代的阮元,写了《文言说》一书,校刊、辑集过《十三经注疏》、《经籍纂诂》等大著,还担任过《浙江通志》、《广东通志》和《云南通志》三部方志的总编工作。以著《屈原赋注》和《方言疏证》等书见称于世的朴学大师和语言学家戴震,编过《汾州府志》。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
当然,过去的文学家和著述家所纂写的方志,在内容和观点上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新方志是大不相同的,但是,他们这种留心和致力于方志编纂工作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现在,各地正在开展家史、村史、公社史的讲述活动,这对我们将来纂修新方志,大有帮助。我们的新方志与过去的旧方志,有本质上的不同,旧方志仅是记载一方山川沿革、风俗文物、名人官迹等内容;而新方志则必须具有鲜明的阶级观点,以记载一村一社的阶级斗争史,劳动人民的创业史为主。不仅要写出旧时代的沿革,人民的苦难,还要写出新社会的面貌,以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旧社会对比的史实,来教育我们的后代。
我们的作家和学者,在深入生活的同时,如果能够参加当地的“三史”讲述活动,适当留心当地的文史资料编写工作,把“新方志”这项工作担负起来,那么,“新方志”这株鲜花,将会在百花争妍的大花园里,开放奇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