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天山南北的京剧新花——喜看《西琳与帕尔阿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1-05
第6版()
专栏:剧评

  天山南北的京剧新花
  ——喜看《西琳与帕尔阿特》
  缪俊杰
刚刚成立三年的新疆京剧团,在建国十四周年的前夕来到了首都。这个曾经在祖国西北边疆风尘仆仆,不辞劳苦地为各族人民服务的剧团,带来了具有浓郁民族民间气息的新剧目《西琳与帕尔阿特》。
京剧《西琳与帕尔阿特》(原著刘肖芜,作剧杨少谱、刘文魁)是根据一首长诗改编成的。这首长诗叙述维吾尔一个优美的民间故事。但是京剧舞台上的《西琳与帕尔阿特》,经过了一个重新创造的过程。这出戏从题材上来看,原来是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的。那藏着无限奥秘的宝库,那照出纷纭景色的宝镜,那具有神奇威力的神锤,那控制着艾尔曼国国民命脉的神河,都是现实世界中所没有的。故事的发展也富有神奇的色彩。然而剧作者却没有采用离奇的手法把它写成一出神魔戏,而是写成为基本上属于现实主义的艺术作品,赋予它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剧本通过以西琳、帕尔阿特、老歌手等与反王谢鲁亚为代表的反动势力针锋相对的斗争,不仅暴露了阶级社会中那种强权主义的罪恶,而且严厉地批判了依赖大国屈辱求生的投降哲学,歌颂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英雄气概。但这些都是通过剧情的发展、通过人物性格的冲突,自然地表现出来。剧本作者在对这一神话题材理解的基础上,贯串了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评价,所以剧本才有这样鲜明的主题。
《西琳与帕尔阿特》在主要人物的塑造方面,基本上是成功的,也有一些新的尝试。帕尔阿特在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身份上来说,他是一个王子。但在这里,他并不是作为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来描写的。这个人物生性勤劳勇敢,而且有一股“怪脾气”,有宫殿他不住,而要到处云游,与工匠百姓为伍,拜穷苦铁匠为师。他有强烈的正义感,有顽强的意志,当他在宝镜中看到弱国受欺凌的情景、看到形容憔悴、面有菜色的百姓,便不辞劳苦,历尽艰辛去寻找这个境地,决心去救助他们。作者把他当作同情被压迫人民的人物来描写,并没有违反生活的真实。西琳公主的性格写得也比较鲜明突出。她不是一个宫闱弱女,而是一位有胆有识的巾帼英雄。她聪明美丽,有倔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为了战胜强邻谢鲁亚断水的威胁,她带领百姓四处寻水,走遍天山南北,整整找了三年,虽然没有成功,但她并不灰心丧气。当谢鲁亚为了逼婚,断了神河水,艾尔曼的百姓濒临困境,全国上下用求活命的眼泪劝说她答应婚事的时候,她的内心是多么矛盾呵!为了国家和人民,她觉得个人的生命是无足轻重的,然而强盗般的谢鲁亚的贪欲永远也不会满足,所以她深深地惋惜在他们的国家没有一个“带头人”,带动大家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在这个重大矛盾面前,她那“宁可自由站着死,不作奴隶跪而生”的坚强意志始终没有动摇。正是这样,她才和那敢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帕尔阿特王子在意志和行动上互相契合。她和王子带领着百姓开山凿渠、引进水源,终于战胜了谢鲁亚断水的威胁。她和王子的爱情可以说是在斗争中建立起来的,他们的爱情具有高尚的情操。除了这两个正面主人公之外,作品还描写了许多群众,其中特别着重描写了老歌手。作者是把他作为群众的代表人物来写的。对反面人物的描写,也有一些可取之处,例如对谢鲁亚的刻划,就没有简单地把他脸谱化,他的戏虽然不太多,但是几个场面便把他凶残贪婪的面目揭露得斑斑可见。从更完善的要求来说,我们觉得剧本对帕尔阿特的描写还有些不足的地方。如当他助公主引水成功之后,又要离开这里,应该说,此刻他的心情是矛盾的,然而在戏里似乎看不出他内心的矛盾和斗争,这就显得有点不够合情合理,至少是写得粗略了一点。老歌手的性格也不够丰满,如果能充实一些,这个人物在戏里会起更大的作用。
除了主题鲜明、主要人物刻划得比较成功之外,艺术表演中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新疆维吾尔地区的生活风貌、生活气息也留给观众较为深刻的印象。
新疆京剧团编演的《西琳与帕尔阿特》从题材处理、人物塑造、表演风格以及舞台美术等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尽管还不是那么完美,但这些尝试是可贵的,看得出剧团正在努力体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精神。可以期望,在党的正确方针的指导之下,经过不断地实践、提高,新疆京剧团无论在编剧和演出方面,都会出现更理想的成绩。我们祝京剧艺术的花朵,在祖国美丽的边疆开得更鲜艳、更媚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