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杂谈偏旁、部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1-05
第6版()
专栏:论语说文

  杂谈偏旁、部首
  林曦
读者章炎同志来信要求谈谈什么是偏旁、部首,通用汉字有多少偏旁、部首。据说语文教师教学生掌握汉字这个工具,也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我想,不单是语文教师,就是一般学习和使用汉字的人,弄清楚汉字结构上的这两个概念也是有用处的吧。
偏旁,是历史上形成的构成汉字的部分。汉字的结构,有单体,有合体。单体字古代叫作“文”,就是按照事物的形象画出来的象形字,像古文的“日”“月”“水”“羊”。合体字就是字中有字,两个以上的“文”合起来,就叫作“字”,像“明”“洋”。这种合体字的构成部分,也就是“字中之字”,后来在分析汉字时就专门给起了个名字叫作“旁”或者“偏、旁”。旧日有种说法,说是“左方为偏,右方为旁”。这其实并不可靠。照现代通行的偏旁名称看来,在左方的“扌”“讠”“犭”,都叫“提手旁”“言字旁”“反犬旁”,从来没听见有叫作什么“偏”的。而且在上方的“头”“盖”,(草字头、秃宝盖),在外面的“框”(门字框)或者“壳廊”(病字壳廊)等等,都可以统称作“偏旁”。“偏旁”一词,成立已经很久。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上说:“未识偏旁”,宋代苏东坡诗也有:“强寻偏旁推点画”。这都说明用不着拆开字来讲。
偏旁有两类:用来标明一个汉字的意义、类别或者字形来源的,叫作“形旁”。用来规定一个汉字的读音的,叫作“声旁”。例如“偏”字的形旁是“亻”,声旁是“扁”。可是这是就约占汉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形声字”来说的。合体的会意字及其他非标声字,都用不着这么分,只叫偏旁就是了。例如:“信”字中的“亻”“言”。形旁的数目大致就是部首的数目,下面再说。声旁的数目,据清代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全部《说文》九千三百多个篆字共有一千一百三十七个声旁。隶书、楷书通行以后,形声字增加到好几万,声旁当然也跟着增加。但是通用的六七千字,偏旁却不多,据初步研究只有七八百个的样子。由于造字选旁都没有限制,笔画很多或者很生僻的字也可以被用作声旁,例如“馕”“瘾”中的“囊”旁、“隐”旁;“拶”[zǎn]、“?”[zhā]中的“?”旁、“虘”旁。因合体字也可用作偏旁,所以大偏旁之中又有小偏旁(或称次级偏旁),例如“隐”旁又可拆成“阝”“急”二旁。“急”又可以再拆为更小的偏旁。这种分析到不可再分析的偏旁,有人叫它作“字根”,并分析出:未简化的八千零七十五个通用字中共有五百零四个字根。汉字简化以后,有五十四个偏旁已经简化了。还有一些偏旁在简化字中简化了。
语文教学中利用分析偏旁帮助学生认记汉字,最好只分析到学生还可以认识的大偏旁为止,不宜于作文字学上的追究。比如教“隐”字,单讲左边是“左耳旁(阝)”,右边是“急字旁”就够了;不必再分析下去或者找字源。
部首,是字书、字典上专用来排列、说明和检查汉字的那些偏旁。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把小篆、古文九千多字分为五百四十部,每部建立一个字作为开头(“其建首也立一为端”),然后按照字形有关和文类相近的原则,把用那个字作偏旁的字和字形上有联系的字排在它后面。这每部的头一个字(部首),大多数是构造汉字的大偏旁,有单体的也有合体的,而且多数是用作形旁的,还有一部分兼作声旁。楷书通行以后,有些篆文的部首无用了;有些部中的字太少或者已成死字;有些合体的部首(如?、蟲,丝、素)可以归并到单体的部首(如虫,纟)。这样,历经合并减缩,到明代梅膺祚编的《字汇》,就改进成二百十四部,并且接受了始于金朝《篇海》的按笔画多少排列字序的办法。清代《康熙字典》采用并推广了这种分部法。一九六二年出版的《新华字典》的部首检字表,把部首归并为一百九十一部。部首查字法还在继续改进中。
从字中分离出部首来,有时候并不容易。“及”字好像是单体,其实却在“又”部。“赖”字不知往哪一部查,原来却是“贝”部“剌”声。用部首查字可能碰到的困难,语文教师要预先理会到,给学生讲一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