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从办公室走进柜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1-14
第5版()
专栏:

从办公室走进柜台
南小街第五副食品商店经理 崔士魁
我从办公室坚决走到柜台前,经过了一个认识和实践过程。记得一九五八年我担任王府副食商店经理的时候,成天光坐在办公室里处理行政事务或者开会。店里的大事小事全都找到我。王府副食商店有五千多种商品每天至少要进几百种货。进货单通通由我审批一天就得花一两小时。还有什么零星购买啦,什么房屋修理啦,全是我一个人管着。成天忙得昏头转向,职工还对我有意见。
再说会议,就更多了。千条线一根针,上面召集各种会议都要找经理。回来传达、布置工作,也要开会,每月订计划,写汇报,做总结,还是要开会。开会不仅要占用售货时间,还要把营业员、组长从柜台前拉到办公室来。每个售货小组的人手和工作量都是有规定的,一个人去开会,工作就要别人来做。有的营业员说:“经理呀!我人在开会,心在小组。”我没有重视这种意见,反怪不愿开会的人落后。职工们看我成年累月不上柜台,背后叫我是“会议干部”。我心里虽然也觉得不对劲,还没有想到不站柜台劳动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下定决心
那时,我想:当管理干部,不就得管着点别人么!因此,在写总结、做报告中,总喜欢表扬这个,批评那个。自以为有表扬有批评,工作总算做得全面了吧!可是,自己没站柜台,没参加劳动,摸不着事情的底细,表扬与批评就很难对头。职工们听我说的事儿不切合实际,心里意见一大堆,有人说,在经理眼中的职工是“能干的不如能说的”。
这句话像一根针扎在我心上。自己从小受资本家压迫,和职工本是同根生的,怎么不知不觉地彼此之间就有了这一道看不见的隔心墙呢?我想过去资本家叼着烟袋,往柜台里一站,监视着店员。大家都远远地躲开他们,说是“了高的”来了,当心找岔儿。现在,是不是职工也把我看成过去的掌柜的呢?想到这里,我大吃一惊,觉得自己不参加劳动,不和职工打成一片,可不是小事情!这样下去,怎能把党交给我们的企业管好呢?
这时,党支部要我好好吸取过去的教训,发挥工人阶级艰苦朴素的本色,依靠职工,办好企业。一九五八年,向米市大街商店学习了领导参加劳动、群众参加监督、工人参加管理,改善经营管理的“三参一改”的经验,我才对干部参加劳动的问题有了一些认识。以后我调到南小街第五副食品商店工作,就下了决心从办公室走到柜台。职工们看我每天一心一意地站柜台劳动,把我当作自己亲密的伙伴,什么都对我说。
一个基层副食品商店的工作,与街道上每一户居民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当经理的要时时刻刻熟悉柜台上的各种情况,譬如本地区的特点,市场的变化,顾客的要求,进、销、存各个环节的问题,职工的思想表现和服务态度等等。要掌握这些活的情况,就得深入到柜台前面,同职工一起卖货,亲身接触顾客。今年三月份,在组织货源的工作中,由于事先没有研究本地区的销售特点,食品水果组一次进了一百五十斤梨脯,副食组一次进了一千四百包干笋条,结果,销路都不好,积压了资金。我在柜台劳动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就设法改进了。
避轻就重
副食行业老有临时的突击销售任务。今年春节,市里分拨给我店一万五千斤肉,要在八天中卖完。一个组四个人,光卖肉,勉强忙得过来;去骨头,就费时间了。过去店里多卖猪肉,不常卖羊肉。因此,职工们剔猪骨头在行,剔羊骨头心里没谱。一只百七八十斤重的猪,十几分钟就能剔完骨头;三十多斤重的一只羊,剔骨头要半点多钟到点把钟。我看到鱼肉组组长盛占仁心里很着急,就到鱼肉组劳动,早上六点钟就和职工一起上肉柜卖肉,晚上剔骨头一直到午夜二时。别的组长看到卖肉的确忙,又看见经理带头剔肉,下了班围上围裙帮着干,组员也自动来参加。鱼肉组职工看到大家来支援,干劲就更大了。这就说明,大伙儿常说的“组员看组长,组长看经理”的话,是大有道理的。干部参加劳动,不能挑轻躲重。咱挑重的难的活儿干,组长组员就不会挑轻的容易的做。大伙儿齐心努力干,困难的任务就不那么困难了;重的担子也不会只压在少数几个人肩上了。
我经常定点到小组劳动,有时也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有目的地去某一小组参加劳动。今年年初,向居民供应三千四百斤食油,卖完后还剩三十四斤。数量虽小,问题可大。社会主义的商店,少给了群众的份量,是很不应该的。可是究竟怎样多出来的呢?谁都不知道。不知道,就不能批评营业员。我带着这个问题到副食品小组参加劳动。我先看看油提子,没有毛病;再观察新职工打油的技术,发现他们提油不正,快慢不匀,心想这里可能有问题。但是,这还不能说问题一定都出在他们身上。于是,我提出练习打油技术的建议,让全组营业员都练一遍。结果,在三个徒工中,有两个提油不准,有亏一钱的,有亏二钱的。一斤亏一钱,一百斤亏一斤;一斤二钱,一百斤二斤,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新职工来的时候,我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不能怪他们。打油本来很有讲究,旧社会有一种说法:“紧打酒,慢打油”,目的是多赚顾客一点。现在就得反过来,要紧打油,慢打酒。紧打油,滴下的油少,份量足。可是,不同情况,也有不同的打法:满缸要慢些,浅缸要快些,才能保证群众和国家两不吃亏。我请老职工给新徒工讲授打油技术,并让他们实际练习操作。结果,今年五、六、七三个月,我店卖油就只亏七斤,损耗是合理的。把这个问题弄清以后,我在消费者代表会上说明原因,作了检讨,并提出改进措施,请群众继续监督我们。群众很满意,职工的工作热情更高。
不能特殊
我觉得干部参加劳动的态度十分重要。一个干部是不是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参加劳动,在职工眼里是看得很清楚的,对工作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九六一年春天,我刚上柜台参加劳动,不老老实实卖货,喜欢乱指挥,看到商品存放不对,当场就说;对售货员下胡同卖菜,到什么胡同,卖什么菜和卖多少,都越过组长去指挥。这样,职工工作起来很拘束,组长的积极性也受到了影响。有时候我去开会了,组长就等着我回来调配工作,反而耽误了时间,给他们添了麻烦。所以,经理到小组劳动,一点也不能自视特殊;如果觉得自己比小组长高一头,看到什么就说一通,那就会把事情搞糟。在一般的情况下,当经理在小组劳动的时候,售货员多愿听经理的话,很容易使小组长处在被动的地位,甚至增加工作中的矛盾。后来,我吸取了这个经验教训,凡是在劳动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先记下来,在晚上碰头会上和小组长通通气,一起研究解决的办法,并且由小组长在小组里提出来。此外,干部站柜台时,对一些小事,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比如站柜台,就要穿上工作服,带上号码章,便于群众监督;离开工作岗位,要向小组长请假,不能要来就来,要走就走,随随便便。那样,就会给职工以不好的影响。
站柜台劳动,对工作大有好处。许多业务问题和思想问题,都可以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解决。
这几年,就是这样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扎下了干部参加劳动的根子。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劳动中进一步密切联系实际,团结职工,争取不断改进商店的工作,更好地为人民生活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