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十年九不收”的地方建成排灌网 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旱涝保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1-16
第1版()
专栏:

“十年九不收”的地方建成排灌网
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旱涝保收
本报武汉十五日电 记者郭万里报道:今年湖北省江汉平原“四湖”地区三百二十多万亩水稻和八十多万亩棉花,普遍获得丰收。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产百分之二十八,棉花增产百分之一百三十八。这是这里近几年兴建的排灌工程发挥了抗旱防涝作用,同时节约了大批抗旱防涝劳力,改变了过去粗放耕作方法的结果。
“四湖”——长湖、三湖、白鹭湖、洪湖地区,位于江汉平原的中心地带,南临长江,北倚汉江支流东荆河。一九五八年以来,这个地区的人民公社,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兴建了规模巨大的排灌枢纽工程。这套水利设施在今年的排涝抗旱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今年五月上旬和八月中旬,这个地区发生过两次连绵半月的大雨,农田普遍渍水。这时,工程管理部门把灌区下游新建的十六座大型排水闸打开,使渍水以每秒一千三百六十立方米的速度,顺畅地排入长江和东荆河,只六七天就排走了农田全部渍水。当水稻孕穗的时候,这个地区又发生了持续七十多天的干旱。这时,工程管理部门又把建立在长江和东荆河干堤上的二十七座进水闸打开,灌溉了三百二十多万亩水稻和八十多万亩棉田,保住水稻和棉花能正常发育。
“四湖”地区,气候温和,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但是过去水利设施很差,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旱涝灾害。所以,过去这个地方流行一句“十年九不收,一收顶九秋”的谚语。解放前,一共只有五座涵闸,也年久淤塞,失去作用。当时,人们为了抗御旱涝灾害,便在沿湖修筑民垸。结果大小民垸像蜂窝,破坏了自然水系,更加深了排灌的矛盾。解放后,国家多次派人勘测设计,作出了“四湖排涝施工方案”,个别工程随即动工。一九五八年,这个地区加速了“四湖”排灌工程的兴建。一九五九年冬和一九六○年春,人民公社组织了二十多万人,一举开通了四条纵横全境、累计长达三百九十公里的枢纽干渠,建成了七座大型引水涵闸,当年便收到显著排灌效益。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广大社员根治旱涝灾害的信心,调动了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以后,各人民公社一面继续派出劳力参加新建和续建大型枢纽工程,同时又发挥自己的潜力,单独举办或几个公社联合举办一系列中小型配套工程。人民公社付出的工程投资,占整个工程总投资的一半以上。五年来,由国家和人民公社投资,共新建大中型排灌涵闸一百零二座,小型剅[lóu楼]闸、斗门一千九百四十座。挖通大型干渠四条,主要支渠一百八十九条,中小型渠道三万三千多条。在整个地区形成了一个排灌水利网。
按照计划,这个工程的全部配套工程完成后,排灌面积可达到七百万亩。目前这个工程的自流排水面积已达四百八十五万亩。在长江、汉江水位较低的条件下,其中有三百三十五万亩可抗御日降暴雨二百毫米;灌溉面积三百九十三万亩,其中自流灌溉面积占百分之七十左右,可以抵抗持续九十天左右的干旱。
四湖排灌工程的兴建,给这个地区的自然面貌带来了根本变化。沿四大干渠的十六个区,过去大部分农田经常渍水,现在都变成了良田,并且还新开垦了九十二万多亩湖田,这几年都获得了很好的收成。以三湖沿岸的江陵县丫角庙公社胜利大队为例,施工前,社员除了在湖边高地上种几亩水稻糊口以外,主要靠捕鱼过活。一九五九年挖通了干渠,排走了三湖渍水以后,社员又修筑了防渍堤,开挖排灌渠,把全大队一万五千多亩湖田造成了“棋盘格”式的畦田。去年夏天,日降暴雨二百多毫米没有发生渍灾,今年干旱七十多天没有受旱。水稻单位产量比过去提高了两三成,成为江陵县水稻生产的先进单位。
“四湖”地区每个劳动力一般要负担十几亩耕地,多的达二三十亩耕地。过去因为每年都有旱涝灾害,收成没有保障,加上排渍抗旱又要大量用工,劳力不足,一般耕作很粗放,单位产量不高。据有关部门计算,过去每年排渍抗旱的车水用工大约占全年农业总用工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实现自流排灌和机械排灌以后,收成已经基本有了保障,又大量节约了排灌用工,为精耕细作提供了良好条件。今年,这个地区的农田底肥都施得充足,稻田耕作一般做到了三耕三耙,棉田锄了八九遍草,在推行新技术方面也比往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