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主人翁的脚步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1-20
第6版()
专栏:

主人翁的脚步声
贺青
江西传来的消息说,井冈山地区有二百多名长征老红军子女,在他们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走上农业第一线,决心献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同时,由于他们的鼓舞和影响,井冈山地区近两年来有两万多名知识青年走上了农业生产战线(见十月二十八日《人民日报》第一版)。于是,在我的耳朵里,响起了年青一代前进的脚步声。
一批又一批年青的一代,走上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的岗位,犹如滔滔的扬子江,一浪跟着一浪,奔腾澎湃,一泻千里。这是我们国家的一幅动人的图画。井冈山二百多名老红军的后代,没有因为自己的父母是人民的功臣而自视特殊,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追求个人的“幸福”生活;相反,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他们处处关心集体,不怕吃苦,表现出革命后代的优良品质,获得群众的赞扬。莲花县退休回乡的甘祖昌将军的大儿子甘锦荣,从一九五七年随父亲从新疆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后,劳动积极,办事大公无私,能吃苦,被群众选为生产队长,后来又被选为生产大队的治安、调解委员。群众是最公正的裁判员,谁要是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不吝啬自己的力量,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做出了贡献,那他就必然会得到群众的信任和赞扬。井冈山地区的二百多个老红军的子女中,有七十四人当选为生产大队或生产队的干部,其中五十二人被评为优秀干部,有一百一十五人成了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泰和县四十八名参加农业生产的革命后代中,就有四十一人被评为“五好”社员。读着这些数字,实在令人鼓舞。“老子英雄儿好汉”,这话用在这里,是最合适不过了。
当我们赞扬一群生龙活虎般的青年朋友时,自然不应忘记了感谢老红军的教子有方。正是这些革命前辈,用“身教”和“言教”,培育了年青的一代,把革命的精神注进了年青一代的血液里,使他们在建设新农村的实际斗争中锻炼成长,从而使得“老子英雄”和“儿好汉”之间,有了必然的联系。试看老红军刘智元的故事吧。这位永新县的老红军,前几年让两个从小学毕业和一个从部队复员的儿子当了农民。今年夏天,他另一个儿子刘仁波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高中。刘智元又耐心地教育他,使他高高兴兴地跟着三个哥哥的脚步,回到家乡去参加农业生产。像刘智元这样的父亲,他将一把又一把锄头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实际上就是将革命的火炬传到了后一代的手里,让他们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际锻炼中成长起来,将革命的火炬擎得更高,燃得更亮。只有把革命的火炬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才能使人们看清前进的道路。
井冈山地区二百多名长征老红军的后代迈开主人翁的步伐在前进,井冈山地区二万多名知识青年迈开主人翁的步伐走向田野,这个令人鼓舞的景象,是全国人民在各个战线上英勇奋斗的缩影。只有充分理解自己所肩负的崇高使命,具有革命坚定性的人们,才能踏着这么整齐、坚实的步伐,勇往直前。在这个革命大军的面前,还有什么艰难险阻不可以被战胜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