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新生活的礼赞——读韩少华的散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1-20
第6版()
专栏:

新生活的礼赞
——读韩少华的散文
江之水
读了韩少华同志的散文《第一课》(今年九月十二日本版),心情好久不能平静。是因为他写的人物的心灵太美好了吗?还是因为他写的故事真切细腻而又富有诗意的缘故呢?
一个刚从师范学院出来的女学生,第一次走上课堂,多少个陌生的眼光盯住她,多少颗好奇的心向着她,这是一个多么幸福,多么庄严的时刻!这也是她走向生活的一个起点。我猜想,韩少华同志在生活中一定是感受到一个人在这一刹那所体现出来的诗意和其中含蕴的生活哲理,因此他乐于探索此时此地人物的内心活动,在他那并不算多的散文里,曾经不止一次地描述过此情此景中的各式人物。
去年,韩少华同志写过一篇《九月一日》(一九六二年九月四日本版),写一个孩子是怎么开始了小学生生活的;前年,他写过一篇《序曲》(一九六一年十月十八日本版),写一个年轻的舞蹈演员是怎么第一次出台的。你看,作者就是这么热中于写我们这时代的新人,写他们是怎么怀了对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内心的激动,在生活的旅程上欣然起步的。
当《第一课》里那个姑娘第一次来到教研室的时候,她蓦地发现自己桌上放了一杯晶亮的清水,里面插了几枝天冬草和两朵叫不上名儿的小红花,这小小的花草难道仅仅是一种普通的装饰?不,这背后代表了一个老年教师对她的关怀和祝愿。这花草是一位老教师的化身,然而这老教师的形象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化身呢?作者所着意渲染的是我们这时代新人的成长,但是他又用更深厚的感情去礼赞我们这个时代,对于新人的培养和关切!老教师启示姑娘:“热爱孩子,没有热爱,就谈不上教育。”“自己没做到的,就要求学生做到,我们没有这种权利。”
在课堂上,对于姑娘的种种考验果然接踵而来。也许由于过分紧张,她写错了字,孩子在下面有些骚动了,怎么办?她勇敢地在错字旁打上红叉子,写上对的。然而,她换回来的却是孩子们的信任,特别是那个带头引起小小骚动的孩子,一下课便跑上讲台,把黑板上老师刚才写错的字用力擦掉,好像只有如此才能表达出他对新来的老师的歉意和尊敬。就靠了这些简练的描写和极有说服力的人物行动,作者勾划出这可爱的孩子和这可爱的老师的动人形象。我们为姑娘走向生活的第一课而感到喜悦,她用自己的行动取得了严格要求孩子们的权利。她在生活的长途上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诚然,那位老教师在这篇散文里并没有怎么露面,但是我们总觉得她就在姑娘的身边,我们在姑娘的身上看到了她的影子。
《九月一日》写的虽然是一年级小学生的开学,但是作者却是通过这一生活场景告诉读者:孩子们在开始成为小学生的时候,遇上了一些多么好的人,碰上了一个多么好的时代呵。崭新的天地,灿烂的年华,如花似锦的前程,作者热情洋溢地描绘了一幅充满了诗意的生活风情画,用以赞颂我们这时代,赞颂我们这时代平凡的人们。
《序曲》也是如此,在姑娘首次公演前夕的严峻时刻里,她心绪不宁,有些慌了。怎么办?正是这种时候,老院长来到后台;正是这种时候,她收到了一封陌生的,然而是很不寻常的信。写信的是位观众代表——一位公共汽车女司机。她在这封信里有趣地向姑娘讲述了她自己头一回正式执行任务时的经历和心情……总之,她是给她的不相识的,但正经受着生活考验的年轻的伙伴打气来了。这位年轻的舞蹈演员就这么不平凡地迈开了走向生活的第一步。她简直是让那老院长、那些不寻常的观众亲手扶着走到侧幕的旁边,她就依靠了这些人的关切和鼓舞,终于满怀温暖和自信地跨进了舞台……与其说她是跨进舞台,还不如说她是跨进我们这个伟大的生活洪流。有了这么多人在背后支持,她怎么会不感到自己充满了力量,她怎么会不勇气百倍地在一个崭新的天地里纵情地欢舞呢!
作者就是这样通过散文里的那些新人的幸福成长,向人们阐明了我们这个社会制度的优越,反映出我们这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无私的关系。作者笔底人物如同一泓清水,人的思想风貌闪亮透明,光泽照人。这些故事和人物激励着读者,产生一种心愿,也要去建立那种崇高美好的情操,让人们在生活里会情不自禁地要去为正在萌生的一切新生事物贡献力量。一个人的成长不能脱离开社会,不能脱离开集体,任何一点个人的成就,都是和这个社会,和这个伟大的集体分不开的。读完韩少华同志的这些散文,我们很自然地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作者是一位青年语文教师,他的散文里充满了热情,流露出一股清新欢悦的气息,又加上作者的语言比较精练和遣词造句上的考究,读起来有一种轻快之感。作者在利用课余之暇,为反映学校生活里的新人新事而努力。他的散文创作反映了他本人是热爱学校生活,热爱人民教师工作,热爱孩子的。他为我们这可爱的时代作了热情的讴歌,为新人的成长作了衷情的礼赞。他能写出这样动人心弦的散文,也证明他在生活当中是具有深入、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表现能力。
但是,在他的散文里也难免有生活气息不强和雕饰造作之处,某些情节和描写还会给人一种不真实之感。在语言上,似乎也还可以更多地注意积累一些生气勃勃的、朴素的、甚至是粗犷一点的生活语言。
韩少华同志的散文,向我们表明了在学校的生活里,是有无数富有教育意义和鼓舞人心的新鲜事物不断产生,这个写作的领域还有待更多的人来开阔。我们希望韩少华同志在坚持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下,继续不断地写出一些新的作品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