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上海专家现场指导 各厂职工虚心学习 东北轻工业学到上海大批先进经验 某些行业缩短了和先进同行差距,某些产品质量赶上了先进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1-22
第2版()
专栏:

上海专家现场指导 各厂职工虚心学习
东北轻工业学到上海大批先进经验
某些行业缩短了和先进同行差距,某些产品质量赶上了先进水平
据新华社沈阳二十一日电 记者史越峨报道:记者最近在东北轻工部门采访的时候看到,上海一批工业生产方面的专家撒下的先进经验的种子,已经在这里开花结果。东北地区纺织行业在上海来的专家们帮助下,新近试制出许多新的毛织品和尼龙织品。上海轻工业行业近几年出现的技术革新成就——一部分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工具,目前正在东北地区的自行车、金笔、缝纫机、塑料和日用五金行业广泛采用着。
据辽宁省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已经采纳和推广上海来的一批专家提供的先进经验和合理化建议六百多项。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由于大量采用了这些先进经验和合理化建议,东北区某些轻工业行业同全国先进的同行业之间的差距大大缩短了,有些产品已经赶上了全国先进的质量水平。
东北是我国的重工业生产基地,轻工业的基础比较薄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最近几年来,东北各省市和许多轻工业工厂都以上海先进行业为学习榜样,以先进产品为追赶对象,屡次组织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到上海去“取经”。但是,由于基础较差,经验不足,一些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和管理工作,一时难以迅速解决。为此,东北区的经济领导部门在今年年初,要求上海市派一批工业生产方面的专家到东北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上海市派出的五十多名工程师、老技工和车间主任到东北后,被安排到沈阳、哈尔滨、长春、安东和吉林等市,重点地帮助提高这些城市的毛织、印染、针织、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塑料和日用五金等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另外,东北各省市和一些企业,还直接同上海兄弟单位协商,自行聘请了一批专家。
有关工厂请到上海的工程师、老技工、车间主任后,都专门成立了学习推广先进经验的小组,和“三结合”技术研究组,及时实现他们的建议。轻工业领导部门把他们所帮助的工厂定为学习推广先进经验的基点,并且组织他们到同类企业进行考察和巡回指导。
上海来的工程师、老技工、车间主任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解决了许多重大的技术关键,使一些企业的生产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沈阳毛织厂的产品质量一向较低,有些人认为是设备差,技术低,一时难以改进。上海毛麻公司总工程师刘益远等十个人通过调查分析,逐个机台、逐个人地进行测定观察,发现毛织品质量低,主要是疵点太多,而这些疵点大都是清洁不良和操作不善引起的。工厂领导根据他们的建议,迅速地改进了操作技术和清洁工作,结果毛织品的质量显著提高。吉林市轻纺工业在上海等地派来的专家帮助下,大大加快了建设和生产的速度。一些老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新增加的产品如塑料薄膜、塑料小商品、人造丝衬衣和尼隆袜等,已成批投入生产。
上海派来的一批技术人员到东北以后,都是全心全意地帮助兄弟厂解决生产关键问题,迅速赶上先进水平。许多技术人员还预备了大批技术参考资料和生产图纸。东北的许多工人都说,上海专家看得远,想得周到。安东金笔厂新建的钢套车间聘请上海的车间主任徐玉峰来作指导。徐玉峰从上海出发时随身带了一套劳动服,还预备了两件礼物:一件是钢套生产的全部技术资料和经验汇编,一件是十副标准的模具。他一到安东金笔厂就穿起工作服,跟班调查,蹲点研究,帮助他们建立和健全了生产管理制度,而且还到最薄弱的热处理小组,推广勤加煤、少加煤的操作方法。徐玉峰虽然在安东金笔厂只工作了十五天,可是他的两件礼物,却成了这个厂的技术“顾问”。不久前,他们遇到钢套自动爆裂、拉管起皱纹等技术问题,结果在徐玉峰的技术资料中找到正确的答案,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为了把上海派来的技术人员的技术经验同当地工人的操作经验更好地结合起来,许多企业都建立试验基点,逐步推广他们经验。有些条件不同或一时不能推广的技术,就继续进行试验,积极创造条件。在安东丝绸印染厂进行技术指导的印染技术人员没有生产过柞丝绸,不熟悉柞丝绸的性能,但是他们能够认真研究,同当地技术人员一起在基点小组作科学试验,从图案造型、色泽调配等方面作了一些大胆的革新,而且运用玫瑰、桔黄、硃红等鲜艳色彩,大大提高了柞绸的鲜艳度。印染车间时常发生印花“刮不出”疵点,有人主张色浆调稀,但害怕稀浆引起流色。上海派来的技术人员和当地技术人员一起在邓善东小组进行三十多次反复试验,改进了色浆配方,彻底杜绝了“刮不出”的疵病,还为国家节约大量淀粉。
(附图片)
大连制锁生产合作社社员正在装配“狮子牌”挂锁。这种挂锁质量已经赶上久负盛名的上海“皇后牌”挂锁。
新华社记者 孙丕永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