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各族人民十多年来在乌兰布和沙漠前缘造林获大成果 三百里林带截住东侵流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1-26
第1版()
专栏:

各族人民十多年来在乌兰布和沙漠前缘造林获大成果
三百里林带截住东侵流沙
紧挨林带出现一望无际的农田和新的牧场,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农村的新房越来越多。昔日“沙逼人搬家,农田被沙压”的荒凉景象,再也看不见了。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二十五日电 记者廖由滨报道: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布和沙漠前缘,各族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用十多年时间营造起一条长达三百五十华里的防沙林带,这条林带已经迎头截住不断东侵的流沙,使沙区边缘人民生活安定下来,农牧业生产有了迅速发展。这是当地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同自然作斗争中取得的一个巨大的成果。
记者最近沿着三百多里长的乌兰布和沙漠前缘旅行,极目望去,第一条宽三百米到四百米,树高十米左右的防沙林带,像一座绵延的城垣,把靠近林带西边的沙漠固定为一条条小山似的沙丘。现在这些沙丘上丛生着沙蒿、白茨、梭梭等固沙植物,在紧挨林带的东边,是一望无际的农田,这些曾被流沙埋过的农田恢复耕作以后,庄稼长得特别好,糜子有半人多高。还有许多被沙漠埋过的地方,变成新的牧场。越过林带向东走去,绿树丛中出现了不少养鱼养鸭的沙漠湖。杭锦后旗召庙人民公社的许多蒙古族和汉族社员,沿着林带盖起许多新房。这里去年粮食亩产量比解放前提高一倍多,今年农业又获得丰收,春季小麦和秋季作物产量都比去年高。过去那种“沙逼人搬家,农田被沙压”的荒凉景象,再也不见了。
巴彦淖尔盟境内有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它们的总面积共达两亿七千多万亩,占内蒙古自治区沙漠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三。这三大沙漠连成一条绵延千里的弧形大沙带,南临黄河,北抵蒙古人民共和国。长期以来,乌兰布和沙漠危害的范围逐年扩大,流沙随着疾风不断向黄河和包(头)兰(州)铁路沿线的一些地方逼近。每年,有大量流沙落进黄河,数以千亩计的农田被沙埋掉。解放前,从包头通往兰州的公路,因流沙危害而几次中断;由巴彦高勒市通向杭锦后旗最大的沉家河干渠,也七次改道,许多农民被逼得搬家。
从一九五一年起,沙区边缘的蒙古、汉、回、满等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第一次展开了征服沙漠的伟大斗争,开始植树造林。一九五八年后,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先后派来五百多名科学技术人员和大专学校学生,深入沙漠进行考察。沙漠边缘地区各人民公社成立了社、队林场或林业专业队。每到造林季节,社员们便带上行李、锅灶、工具,到沙区边缘植树,有的社队还组织造林远征队,到沙漠深处造林。居住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头的几个牧区人民公社的蒙古族社员,每年用马和骆驼驮着树苗,在一块八十多平方公里的大片沙丘上植树造林。
几年来,沙区边缘的各民族社员在征服沙漠的斗争中,摸索出了许多治沙好办法,他们根据沙漠“一喜三怕”(喜干旱、大风,怕树、怕水、怕草)的规律,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封沙育林育草)、防(设置防沙障)、灌(兴修渠道引水灌沙)、造(植树造林)等综合治沙措施,大大加快了治沙进度。此外,沙漠前缘的巴彦高勒市和杭锦后旗的九个人民公社的社员,还在三百多里长的防护林带附近,封沙育草和播种草籽,有效地控制流沙的活动,使人工栽植的树木很快长大成林。
乌兰布和沙漠是国家重点治理的一个沙漠。一九五八年,国家在防沙林带附近建立了六个治沙站和国营林场,三千多名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各民族职工,在改造沙漠的斗争中表现出愚公移山的坚韧意志。他们用植树造林和播种固沙草籽等办法,固定了十多万亩的流沙。
现在,乌兰布和沙漠前缘十多个人民公社和国营农牧场的生产面貌开始发生了变化。记者到造林最早的巴彦高勒市补隆淖尔公社河壕大队时,大队长王仕华兴奋地说:现在,咱们村后虽然仍旧是片大沙漠,但有密密麻麻的树林把流沙挡住,人们再也不用愁着搬家了。他还说,队里靠近沙漠的一千多亩地,过去因风沙危害,只有少量的地种些高粱、糜子等,现在这些地不但都能耕种,而且还能种小麦、大麦、豌豆等早熟作物,今年种的春小麦亩产达到三百多斤。三面环沙的巴彦高勒市,因为有了防护林带,八万多亩被流沙吞没的农田恢复耕种以后,每年生产粮食约二百万斤。巴彦高勒市的牧场在不断扩大,产草量也提高了,加上有三百里长林带提供大量树叶作饲料,因而牲畜繁殖很快。解放初期,全市只有牲畜一万三千多头,今年已发展到十四万多头。
乌兰布和沙漠边缘第一条林带形成以后,附近农民的生活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林带出的木材逐年增多,农村的新房也越来越多了。杭锦后旗召庙人民公社团结大队有百分之九十的农户在解放后盖了新房。社员们都歌唱今天的新生活。他们说,过去是:一门一窗,人起炕光,地下放半截水缸;现在是:玻璃窗,大正房,红油漆柜亮堂堂,花花被子叠半墙……。
乌兰布和沙漠前缘地区出现的巨大变化,大大增强了人们征服沙漠的信心。今年,巴彦淖尔盟除在乌兰布和沙漠前缘开始营造第二条三百多华里长的防沙林带外,现已开始加强对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治理工作。
(附图片)
全国治沙、造林先进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哈腾套海综合林场的造林队伍进入乌兰布和沙漠。 新华社记者 陆轲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