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刘小鱼的反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1-27
第6版()
专栏:

刘小鱼的反问
葛德
《石圪节矿风》中(人民日报十一月八日二版),有不少使人感动和受启发的事,刘小鱼反问别人的事就是一件。
“打炮工刘小鱼,往炮眼里装火药,有时崩煤,用不完一个炮的药,他就装一半,留一半等下次再用。一个炮的药不过二两重,值两毛钱。别人问他为甚要这般计较?他反问道:‘半个炮能崩的煤,为甚要用一个炮?’”
是啊!半个炮能崩的煤为甚要用一个炮呢?可是,偏偏就有人觉得它奇怪。竟然还有人一本正经的问他:为甚要这般计较?好像只有多费了那半个炮的药,多花了那一毛钱,才合乎常情。
假如是这位别人去买件东西,只需一毛钱他就只花一毛钱,而不是花两毛钱。会不会也有人问他:“你为甚这般计较呢?”我想是不会有的。
在个人生活上,对于人人来说都是这般明显的道理,而一到了有关国家或集体财产的事上,对于一些人来说,就不这般明显了。
细细想来,这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还拿这件事来说吧。对于矿山和有关的财富,这位别人恐怕还没有感到它就是自己的。所以就有点儿“一毛两毛不在乎”的样子。而刘小鱼同志却觉得他就是这矿山和财产的主人。所以对它就比那位别人格外珍惜,丝毫不苟,认真得很。但是,能不能因此就说他是有意识的要浪费国家的财产呢?不能。我们只能说,由于种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他的国家主人翁的观念,没有刘小鱼同志那样深刻和明确,因此,对于这种问题,就没有刘小鱼那样看得清,认得真。我们还可以再回想一下,在各种场合,我们碰到的一些提这种荒唐问题的人,有的还是满不错的同志哩。
这样一来,就使我们认识到一个问题: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队伍中,由于各个人的觉悟高低的不同,认识深浅的不同,在个人同国家和集体的关系上,也就有种种不尽相同的态度。因此,有些人经常提出一些自己并不觉得荒唐的荒唐问题,作出一些自己并不觉得荒唐的荒唐事来。这些荒唐的问题,荒唐的事,在未经反问或指明以前,有些人也并不觉得它荒唐的。它也因此能在无形中长期地广泛地在一些人的思想中产生了作用。
只有具有高度的国家主人翁责任感、高度的集体主义觉悟的人,才能锐敏地发现这类问题的荒唐,也才能对它进行这样及时的有力的反问。也只有经过这样的反问,才能使更多的人看清它的荒唐。
在工作中、生活中,时时刻刻,多反问一下别人,也多反问一下自己。经过不断的反问,使本来正常的事更显其正常,使本来荒唐的事更露其荒唐。使更多的人,在反复的反问中,更加坚决地投向真理,更加迅速地摈弃错误,更加在言行中发挥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会在不断的反问声中加快进程。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精神面貌,也一定不断地焕发出新的光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